●叶 燕 应 侃 魏 平 张 卓

培训工作是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保持知识更新的重要手段。工作人员通过培训可以及时了解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执业能力,增强工作效率。

一、培训理念

一个完整、适用、有效的培训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有相应的培训理念支撑。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员培训出现多样化、科技化、终身化的趋势,使得采供血机构在构建培训体系时要树立新的培训理念:

1. 基准化理念。基准化是将自身的各项活动与从事该项活动的最佳者进行比较,从而提出改进方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采供血机构人员培训过程中坚持基准化理念尤为重要。通过了解优秀的采供血机构的人员培训方式,可以清楚自己与其他采供血机构的差距,同时也有利于人员向他人学习。

2. 终身学习培训理念。对采供血机构人员的培训应着重于持续的培训工作。2006 年施行的《血站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采供血机构人员每人每年应当接受不少于75 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培训①。在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情况下,要根据工作新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人力资本投入理念。促进人员综合发展,既要注重人员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又要重视职业道德、思想情操等人生观的培养。

二、培训体系建立的起点:培训需求分析

有效培训体系构建的前提是对培训需求有一个客观、细致的剖析,有需求才有培训的动力和目标。首先,岗位工作的培训需求,告诉你在这个岗位你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和什么时候干。其次,培训的时间设定,什么时候需要培训,培训的频率和时长。在保证正常工作有序完成的前提下,根据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

三、培训体系的要素之一:培训计划的制定

在管理学中,计划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培训计划就是培训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训计划主要有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项目内容、考核与培训后评估。

四、培训体系的要素之二:培训内容的选择

采供血机构人员培训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专业知识培训、职业能力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

1. 专业知识培训内容。专业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涉及采供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流程、行业发展情况、专项业务知识等。培训内容根据不同时期对外交流和业务工作需求也有所不同。

2.职业能力培训内容。职业能力主要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而应当具备的能力。职业能力培训主要有适应不断变化变革的应对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开阔的视野等。培训围绕相应的主题开展专题培训,邀请专家、高级职称人员讲授前沿的检测技术和行业动态,丰富的培训内容能扩大专业人员的知识面;同时鼓励中青年员工积极参与血液知识宣讲团讲课,锻炼员工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培养员工的科研积极性,达到深化培训效果的目的。

3. 职业素养培训内容。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培训内容主要包含职业道德培训、职业行为能力培训、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培训等方面。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大讲堂,强化职业道德规范、谨守职业操守,提升员工道德修养,保持工作的热情。

五、培训体系的要素之三:培训师资的选择

师资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环节。培训师资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机构内部人员,一个是外请专家。机构内部师资主要是高级职称专家和各业务岗位中青年骨干,他们能带来大量的一手经验和专业知识。外请专家主要是国内及省内采供血行业业务专家以及卫生行业相关领域专家或领军人物,他们有不同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扩大员工知识面和视野。为了锻炼中青年员工,中心鼓励外出参加培训人员积极与大家分享所见所学。

六、培训体系的要素之四:培训形式

中心培训形式主要分为四大类: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全员培训、科室培训和新员工上岗培训。

1.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包括自主申报批准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外出参加培训的继续教育项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师资雄厚,培训老师均为省内乃至全国采供血系统专家,实践工作经验丰富,能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是针对全国、全省采供血机构员工。

2.全员培训。全员培训项目按照每季度一个中心思想的框架进行安排,每月至少培训一次,业务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外出进修培训人员学习分享,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了解更多的新知识和行业最前沿的新动态。全员培训是针对中心的员工。

3.科室培训。科室培训项目由各科室根据本科室的业务内容制定计划,业务科负责审核监督。中心鼓励员工积极参加感兴趣科室的培训项目,以扩大业务知识面。科室培训是针对本科室的员工。

4.新员工上岗培训。新员工在校接受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与采供血机构实际工作有较大的不同,因此系统化的培训必不可缺。新员工培训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理论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理论培训统一授课,主要涉及采供血机构相关法律法规、中心规章制度、采供血机构安全与卫生、质量体系文件、采供血工作中相关软件的使用等;实践技能培训主要由科室技术骨干以带教的形式在岗位上学习。培训后统一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七、培训体系的要素之五:培训考核与评估

1.员工的评估主要有两种形式:理论考试和培训后评估。每年中心组织一次全员基础测验,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后评估在培训结束后,以试卷考核、岗位操作考核、分组讨论、抽查提问、答疑等形式进行评估。

2.师资的评估主要通过评估表进行分析。中心成立学术委员会,对师资的授课内容、表达能力、专业能力等进行评估。

3.培训项目的评估可在培训前或培训后进行。业务科对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评估,并在项目结束后的2 周内将执行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全员和科室培训根据实际掌握的情况,评估培训项目的设置、师资情况、对学员的影响和接受程度。根据评估的结论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后续的持续改进。

结语

通过近几年培训工作的开展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从制度上规范管理培训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②。其次培训计划首先从业务实际工作出发,有的放矢,突出培训重点③。培训内容与员工需求不相符,导致员工培训兴趣较低,因此在培训计划应按培训需求制定,了解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需求④。师资水平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和学员参与的兴趣⑤,培训师资的评估也是不容忽视。制订培训计划和培训实施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培训后的考核和效果评估指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总之,通过培训体系的建立,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全面提升采供血机构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提升血液中心在执业过程中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的能力。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S].2005

②李锦,刘延芳,赵晓华,等.采供血机构培训管理模式和方法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12,11(25):1214- 1216

③彭继红,刘强.江西地区采供血人员层级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江西医药,2014,11(49):1261- 1262

④李梦秋.采供血人员层级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1- 2

⑤刘丽文,孟欣,冯桦,周晓东.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6,11(17):72-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