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芝

引言

资源型聚集产业凭借着数量多、经济效益高的优势,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在传统资源型聚集产业发展模式的引领下,资源型聚集产业在经济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①。资源型聚集产业转型的重点是经济转型,只有在经济上进行转型,逐渐改变资源型聚集产业现有的局面,培育更多的主导产业,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聚集产业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推动资源型聚集产业从生产性转变为消费性和综合性,实现资源型聚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②。

孙晓华等人③以美国的休斯敦、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为例,在自然资源的要素禀赋基础上,分析了资源型地区的形成原因,讨论了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带来的产业发展困境,根据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总结出资源型产业的转型模式,从而为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李尔彬等人④以宜春市为例,通过分析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在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替代产业模式、产业延伸模式、产业复合模式等方面,选择了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策略。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在需求波动下,研究资源型聚集产业经济转型模式,能够实现认为这种模式经济型聚集产业在经济转型上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集聚产业创新模式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是指具有高附加值且更新速度快等特点的技术密集型或现代技术密集型产品。对资源型聚集产业而言,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是对传统资源型聚集产业进行升级换代,提高资源型聚集产业的竞争力,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⑤。就以山西大同市为例,大同市将煤炭的精密加工与洁净煤的转型发展作为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并得以实施,其中开发水煤浆、上马洗煤加工项目发展比较突出,已被实践证明是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二)发展特色产业

经济性是资源型聚集产业在资源特性方面、发展方式方面、文化底蕴方面和人文内涵方面的综合体现,是资源型聚集产业的经济灵魂,是资源型聚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具有非常持久的影响力,具有强大的支撑力和整合力。资源型聚集产业创新应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优势的工作思路,实现特色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发展循环经济

就煤炭产业而言,煤炭属于一次性能源,产业链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也比较多。煤炭生产排放了大量的矸石和矿井水。火力发电后,火力发电厂排放大量粉煤灰,已成为煤矿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循环经济的观点来看,煤矸石和粉煤灰是发展建筑材料的优势资源,而矿井水是很多行业不可或缺的资源。以煤矸石、粉煤灰为原料,发展循环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

二、资源型集聚产业延伸模式

资源型聚集产业延伸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客观背景下,在技术创新与进步的共同推动下,资源型聚集产业由低端生产逐步向高端生产逐步发展的过程⑥。资源型聚集产业进入衰退期以后,可以向纵深发展,摆脱衰退,进入全新的、更高端的发展阶段。

资源型聚集产业延伸机制是当资源型聚集产业处于衰退期时,其价值链上的其他环节并不一定会出现衰退现象,相反,资源型聚集产业价值链上的其他环节可能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和利润空间。因此,资源型聚集产业延伸可以为企业带来全新的利润增长点。举例来说,在传统的转型模式经济中,制造业与服务业是完全不同的,服务业被认为是企业利润的来源,而其他服务于产品价值实现的环节则被认为是生产过程的附属品,或者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资源型聚集产业延伸有效地克服了这个缺点,公司不仅可以通过自己销售产品来获得利润,也可以通过销售服务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这对实现资源型聚集产业的价值越来越重要;对于资源型聚集产业,后者的价值增长甚至比前者更快。因为资源型聚集产业延伸的生产能力过于旺盛,利润率也比较低,甚至为负,价值链上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利润率可能远远高于生产环节。举例来说,在美国的机车制造业中,机车本身价值仅占工业总收入的5%不到,而与之相关的机车服务工业则占了95%以上,后者约为前者的19 倍,拖拉机制造业则约为后者的30 倍。

就资源型聚集产业的经济转型模式而言,资源型聚集产业延伸模式是指在原有的资源型聚集产业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延伸资源型聚集产业链,使其原有资源型聚集产业的产品得以深加工制造。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传统资源型聚集产业向高技术或高附加值资源型聚集产业的演化,从而获得加工附加值的过程。

资源型聚集产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通常被看作是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基地,也是我国资源型聚集产业结构中以资源为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资源型聚集产业中重工业占据比重较大,大多处于资源型聚集产业链的前沿,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较大,深加工和终端产品所占比重比较小,下游加工业相对薄弱。资源型聚集产业的产品以廉价型的初级产品为主,大部分产品的技术含量偏低,且附加值也较低。资源型聚集产业可以通过产业延伸模式,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发展下游加工制造业,形成资源深加工利用产业集群⑦。伴随着资源型聚集产业链的延伸,下游及配套服务企业也随之不断增加。由于专业化生产、低成本运输和交易等特点,使大量与资源型聚集产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企业聚集在一个空间中,从而就会形成集聚产业经济。就市场竞争而言,资源型聚集产业链实质上就是一条价值链。在这个价值链的源头,资源型聚集产业已经拥有廉价资源的优势。此外,资源型产业集聚现象带来的集聚经济使价值链具有竞争优势,从而使整个资源型聚集产业经济获得竞争优势。例如煤的西运东输,不仅给铁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造成了酸雨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坑口电厂建在东部地区产煤地区,脱硫处理集中,电能对外输出,或建立电解铝、氯碱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加工企业,不仅有利于资源型聚集产业的经济转型,而且非常有利于优化资源型聚集产业的布局。

三、资源型集聚产业识别模式

从资源型聚集产业的生命周期、竞争力和资源禀赋约束三个维度,将资源型聚集产业属性划分为强属性和弱属性。如图1 所示,资源型聚集产业生命周期的弱周期和强周期分别代表着下降和上升阶段,由此建立资源型聚集产业识别模型。

图1 资源型聚集产业识别模型

根据资源型聚集产业识别模型的结构,可以将资源型聚集产业划分为八种类型,其中,资源型聚集产业的生命周期、竞争力与禀赋约束的属性如表1所示。

很明显,资源型聚集产业的生命周期和竞争力都处于弱势地位,禀赋约束较强的产业属于资源型聚集产业,但是,仅仅把资源型聚集产业中的一项因素定义为资源型聚集产业,不仅会使太多产业进入资源型聚集产业的范畴,而且与现实相悖。例如山东省济宁市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竞争力也很强,尽管煤炭采选业的发展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兖州煤业等优势企业的存在,采煤行业还有发展潜力,显然不应该被定义为资源型聚集产业。基于对资源型聚集产业及其区域属性演化机制的认识,结合资源型聚集产业的具体情况,在资源型聚集产业生命周期的三大要素中,至少有两个产业具有弱或强的约束条件,为方便描述,将其定义为资源型聚集产业,即产业分类表中的四类产业,结合资源型聚集产业的具体特点和识别因素分析,表2 列出了四类资源型聚集产业的转型机制和原因。

表1 资源型聚集产业分类表

表2 资源型聚集产业的成因分析

四、资源型集聚产业替代模式

产业替代模式是一个产业不断衰退和再生的循序渐进过程,通过产业替代模式实现资源的重组,有利于资源型聚集产业由低效率转变为高效率,实现资源由衰退到新兴的再配置。对于没有替代资源的资源型聚集产业,在经济转型上只能采用产业替代模式。

对于资源型聚集产业经济转型模式而言,资源型聚集产业替代模式是通过对资源型聚集产业现有基础的考察,选取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应用资源型聚集产业的区域优惠政策为其提供大力支持,使资源型聚集产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企业,建立全新的产业群。与此同时,针对资源型聚集产业原有的资源优势,从一定程度上需要限制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资金投入,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新型主导聚集产业经济转型的扶持上。由于摆脱了对原有资源型聚集产业的依赖,资源型聚集产业替代毫无疑问是最彻底的转型模式⑩。

资源型聚集产业替代模式虽然是最彻底的转型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只适合满足下列条件的资源型聚集产业:

第一,资源开发成本高且处于经济落后期的资源型聚集产业。由于资源的长期开发,单一资源型聚集产业的储备粮虽然比较丰富,但是资源的埋藏条件和品位逐渐下降,在经济需求波动下,进一步开发不具备任何优势产业,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必要。此外,一些单一资源型聚集产业经过长期的开发与发展,早已经进入到了资源枯竭状态,没有办法继续以资源开发为目的继续发展下去,然后对外部还没有足够的资源进行补充。上述这两种单一型资源型聚集产业在经济转型上可以考虑产业替代模式。

第二,资源型聚集产业可以筹集到资金和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强。针对资源开发已经进入到转型期但是还没有建立起可以替代产业链的资源型聚集产业,由于资源型聚集产业的财政收入和GDP 下降,导致资源型聚集产业投资环境逐渐恶化,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而实施资源型聚集产业替代模式需要外资与企业内部资金的结合,推动资源型聚集产业替代群的发展,形成资源型聚集产业经济转型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第三,必须结合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市场现状等多个因素的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型人才、扩大市场竞争力以及技能培训等形式,加强资源型聚集产业的综合实力,形成与资源型聚集产业经济转型相配套的互动链。

五、结束语

本文对需求波动条件下资源型集聚产业的经济转型模式进行了研究。从资源集聚型产业创新模式、资源集聚型产业延伸模式、资源集聚型产业识别模式、资源集聚型产业替代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资源集聚研究。集聚产业经济转型模式实现了需求波动下资源集聚产业的经济转型,促进了资源集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本文只考虑到经济转型模式,而缺乏如何提高资源型聚集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研究,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对资源型聚集产业效益的研究。

注释:

①廖红伟,高锡鹏.要素配置与资源型产业经济增长——基于东北地区87 家国有森工企业数据分析 [J]. 江汉论坛,2019(09):26- 35

②周炼. 经济转型视角下我国产业整合的动因、模式及趋势 [J]. 商业经济研究,2018,750(11):172- 174

③孙晓华,郑辉.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模式:国际比较及借鉴[J].经济学家,2019(11):104- 112

④李中建,魏雪莹.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基于企业,产业,经济三个层面的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3):34- 39

⑤陈天妮. 产业经济转型和改革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创新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758(19):7- 10

⑥沈军.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以绿色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J].水泥工程,2020,33(01):1- 6

⑦尹宏. 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经济转型[J].宏观经济管理,2016(03):75- 77

⑧钱巨炎. 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杠杆作用撬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J]. 中国财政,2015(24):38- 39

⑨袁蓉. 经济转型升级阶段我国流通企业商业模式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16(14):5- 7

⑩冯笑. 新时代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探析 [J]. 商场现代化,2019,892(07):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