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 吕一雷 陈蕊

摘 要:伴随政策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由“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转变,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备受关注和重视,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文章从实践育人蕴含的主体性出发,厘清主体性转化机制的参与要素,并将其作为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参照系形成理论依据。借助获取的一手调研数据,探讨了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建设的阻滞因素,最后围绕主体协同机制、资源匹配机制、结构嵌套机制三方面,提出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设想。

关键词:实践育人 主体性 高校 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6-182-03

一、引言

实践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检验理论知识、锻炼磨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渠道,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政策牵引下,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我国实践育人的工作体系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西方高校实践育人普遍采用社会行动的模式,与其关注道德教育和学生成长细节表现出的“松散”特性不同[1],我国高校实践育人贯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注重“综合”特性,因此,在借鉴西方成果经验时须更加审慎,应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各方面力量,为高校提供优质资源供给和丰富实践载体。

目前,国内理论和实践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高校实践育人时代特征的相关研究。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下: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为擦亮人才培养的政治底色提供具体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2];具有科学化和精准化特点,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成才需求,提出个性化方案[3];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对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价值构建进行整体设计,协调和夯实构成要素间的价值共识[4];具有全程累进特点,以学业生涯演进规律为依托,系统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其二,高校实践育人现状的相关研究。构建“螺旋式”实践育人矩阵,协同机制、主体、平台要素等内外部资源[6]。将咨政、科研、服务、实践育人等多重任务有机结合,探索“咨政实践育人”模式[7]。将“主题教育”的现实路径植入十大育人体系中,构建横纵协同联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的实践育人体系[8],以红色历史文化赋能实践育人[9]。从整体上衔接社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10],引导学生从狭窄单一的实践活动转向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实践[11]。其三,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策略和优化路径等执行层面,再缩小到高校范围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基于主体性教育的理念,设计并验证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唤醒大学生的自主、能动、创造特性[12]。也有高校工作者揭示了群体教育实践中的“主体性”迷失问题[13]。激发大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方面,营造“朋辈”实践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激励氛围[14]。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方面,以“双创平台”为依托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15]。

尽管对实践育人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众多,尤其对如何补足实践育人“契合学业生涯演进”短板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关于高校如何激发实践育人核心对象“大学生”主体性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却几乎罕见,不能满足新时代扎实推进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紧迫决策需求。

二、高校实践育人的大学生主体性探析

(一)高校实践育人蕴含的主体性旨归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更高水平科技的介入,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面临“群体性教育”向“个体化教育”转向的新发展阶段,“十大育人”体系和“三全育人”改革同实践育人紧密结合延伸高校育人工作外臂,广大学生以多元形式参与实践,实践育人的主体性和对象性耦合程度不断加强,逐步构建起师生共同书写实践育人功能和价值的新生态。值得注意,实践育人蕴含的主体性及其功能性指向,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实践育人中“人”的重要性:一是基于实践活动的考察,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揭示了人相对于实践客体而言的功能特性[16]。一方面,人的主体性理论构筑了“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的逻辑链条,印证实践中主体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从而形成自洽的内在尺度。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将实践与人的能力发展关联在一起,突出社会关系构建、自由个性培养和内在需求调整等方面的内容。二是从哲学视角审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体现并得到检验。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和往复,我们可以实现认识的深化与发展[17]。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不仅推动了人的持续进步,更体现了教育本身的内在本质和属性。三是积极心理学与实践育人同向同行,反映出相近的“挖掘人潜在的建设性力量”“塑造健康的人格”的价值诉求。在操作层面,相关主体需要借助“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干预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包括广泛动员形成群体效应从而培养团队精神、在实践的曲折中锻造过硬的心理素质等。四是个体社会化是实践育人过程中主体依赖外部资源的归因,主体需要完成从“学习者”到“社会参与者”的转化。社会有序运行依赖于个体社会化进程以及个体在社会化体验中所获得的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实践育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社会有序运行的隐性支撑,更是为个体从学校过渡到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经济外部属性驱动下,人力资本积累与实践育人双向赋能,主体素质激发和生产力转化是其中的关键。国家、社会及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教育投入的资金也在持续增长。实践育人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其获得的支持亦在不断扩大。将实践育人工作融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降低教育成本,还能够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掌握社会劳动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六是回归教育的出发点,实践育人为学生创设场域,搭建起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管道。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把实践作为教学目标达成的工具。在形式载体上,丰富“教师与学生”的各个接触面,将教与学的关系投射到“社会大课堂”,与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有机结合形成闭环。

(二)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的转化机制

综合上述理论与现实层面的分析探讨,实践育人被证实为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为了达成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它要求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互需、互惠、互联的基础上共同发挥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对象性从“分离”走向“融合”,从而推动实践育人的创新性和普及性。具体来看:一是转化机制的组织要素。学校在实践育人机制中起关键作用,是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确保实践育人工作的时效性。理论课教师、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专业的教育团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专业的教育团队,是实践育人机制辐射和扩散的主要支撑力量。目前,各学校均有专门的师资队伍支撑实践育人工作,包括校院两级管理干部、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等,他们职责明确,共同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转化机制的参与要素。合作与参与对实践育人机制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该机制的核心成员,不仅是过程的参与者、创新者,还是实践的具体执行者。参与方式和互动方法的不同导致学生与教师扮演不同角色,各自承担责任。此外,鉴于学生在教育中实践性知识逐步积累、内外知识转换、理念与行动融合的特性,与实践单位合作开展产学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在合作参与中,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和机会,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并构建经验联系,激发成长动力。三是转化机制的环境要素。实践育人机制的有效运作,离不开特定的外部环境。社会环境对机制的运行具有深远的影响,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繁荣向好等为实践育人机制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这种影响加速了学校、家庭、社会组织三者间育人联合体的形成。这些联合体建立在社会环境之上,缺乏社会环境的支持,育人效能将难以维系,对学生的影响也将减弱。

三、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建设的阻滞因素

为探究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建设存在的阻滞因素,选取东中西部地区的一定高校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获取了一手数据资料,运用三角验证法对获取的资料进行了验证处理。初步分析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建设存在的梗阻问题。

(一)覆盖度

根据问卷反馈数据,关于“您就读大学以来,参加过社会实践的次数是?”的问题,有0.95%的同学选择了“0次”,绝大多数同学(85.71%)选择了1~2次。关于“您参加的社会实践与自己专业有怎样的关系?”的问题,有40%的同学选择了“不相关”,接近一半的同学认为参加的社会实践与自己专业略有相关。问题“您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持续了多长时间?”反馈情况表明,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时长集中在5~10天,其中有5.71%的同学不符合时长要求。在访谈中,部分同学对于实践的具体要求并不了解,认为只要参加即可;也有个别同学反映了实践“搭便车”行为,团队实践中有的队长吸纳了本不属于团队的人员,并给予了最终认定。由此可见,社会实践还没有达到对在校大学生的全体覆盖,在有限的参与次数中,一定比例的同学认为社会实践与自己的专业无关。

(二)过程管理

实践育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包括准备启动、组织实施、评价反馈三个阶段及若干具体工作步骤,但目前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社会实践筹备和动员阶段工作有待加强。问卷数据反映出,大部分同学依赖于老师或同学的朋辈影响,“选择性”参加实践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实践中,参加院系组织的占比高于学校职能部门组织的占比,这表明实践筹备和动员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动员效应与传统的“自上而下”工作方式同样值得重视。二是具体实施过程的引导和监督有待加强。个别大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存在“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个别受访者表示,实践采取考勤作为过程监督可能会让一些同学钻空子,需要对具体实践活动加以有效监督。

(三)主体认识与资源整合

尽管高校在实践育人资源整合协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提供支持、课程设计、鼓励创新、总结推广等多种措施,让更多师生参与到实践中去,但各种资源要素的协同效应还有待提升。具体表现为:一是各主体对于实践育人资源整合的目标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学校更多地站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目标的高度来谋划实践育人的工作,因实践载体的实施方不同,如社会实践活动由校团委负责实施,教学实习由教务处负责实施,实施主体之间存在目标设定的分歧难以避免。据调研数据,学生个人则希望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占比65.71%)、服务社会(占比50.48%)、完成专业实践(占比47.62%)。二是不同要素载体之间衔接度有待提高。因实践育人实施主体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不顺畅,问题反馈机制断层等问题,使得校内、校外实践育人主体间缺乏有效互动,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实践育人过程和成效等动态信息。三是对学生实践的支持有待加强。在经费方面,受访的同学中有超过六成同学的社会实践没有获得经费支持,而近四成受资助同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教务、学工、团委部门和院系经费。除资金和物质上的支持外,受访的同学们还希望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同类项目的交流平台、联系实践单位等方面的支持。

(四)教师指导

社会实践是一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育人过程,其中教育者的指导和引导不可或缺。在问题“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指导老师的作用大吗?”中,有超过五成的同学选择“作用不大”和“没有指导老师”。一方面,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多由学校团委、学院团委、辅导员担任,专任教师参与积极性低。教师的指导一般集中在实践活动的前期和后期,即准备启动阶段和评价反馈阶段,实践过程中的专业指导不够。另一方面,实践的后续指导有待加强。教师指导不够深入的另一种表现是实践成果难以深化和转化。高质量的实践成果,如调研报告、科技作品、合理化建议等,学校一般只以此为评价依据进行评奖评优,继续指导、扶持、深化完善和成果转化不够。

四、基于大学生主体性的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

(一)主体协同机制

实践育人作为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高校内部和社会各界的紧密配合与支持,形成有机整体。一是整合各方资源,最大化各要素的效用,健全主体协同的物质基础。二是建立立体化的部门联动领导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纳入绩效考核,激发校内各实践育人牵头部门的积极性,建立校内外党政企的信息交流平台,统筹各方需求与目标,加强对话与合作。三是建立高校全员参与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辅导员、优秀学生、家长和校友的作用,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动员全校学生积极参与,为实践育人提供参与要素支撑。

(二)资源匹配机制

立足提升大学生实践积极性、专业度和加强针对性的需要,做好主体性转化的物质保障和资源链接。一是为实践育人提供专门场域。提供必要教育活动场地,供师生实践指导与沟通所用,开设针对性课程,加强实践活动的交流和互动。发挥校园文化及大学生实践领域先进典型的激励和示范作用,营造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二是提供经费支持。高校划拨专项经费,确保按计划、分层分类和创新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树立目标导向,保证育人质量。加大校外资源的引入力度,打通“产学研”“科教融合”中大学生实践成果转化的应用通道,规范做好多渠道经费筹集,降低大学生参与实践的成本,确保实践育人工作有效进行。提取资助信息,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合理化帮助。三是培育实践基地。依托校内外资源,建设科研实训、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就业实践、军事训练、思政教育等多元化实践基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及时更新迭代。与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建设校地合作实践基地,作为学生生涯探索的有力补充。

(三)结构嵌套机制

前述机制是嵌套动能优化机制的前提,提升主体协同和资源匹配的黏性,还须优化实践育人工作中大学生行为及成果的评价机制,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构建科学、高效的评价体系,以大学生参与的全过程和结果立体评估实践育人的效果,重视大学生的实践体验与感悟反馈。另一方面,逐步将实践育人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目标激励。为确保评价全面且可操作,需对二级指标进行细致划分和设定,将实践育人的具体要求和育人成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推动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

五、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依托实践育人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是人才培养提质转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当代学生政治认同的共同需要,尤其是高校肩负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推动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史明涛,徐丽曼,张利国.国外高校实践育人的经验及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05):178-180.

[2] 谈传生,艾楚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机制创新——长沙理工大学的新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6):138-141.

[3] 周远,牧士钦.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精准化理念与模式探析[J].江苏高教,2021(10):104-108.

[4] 邹艳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价值结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2):27-29.

[5] 周志强,袁泉.全程累进式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的理念与设计[J].高校辅导员,2013(02):18-20+50.

[6] 于兴业,宋志彬.服务东北区域发展: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的新指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03):156-160.

[7] 何云峰,高志强,王卓.地方农业院校“咨政实践育人”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66-68.

[8] 陈弘,吴波.新发展格局下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教育路径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05):79-85.

[9] 姜沛民.继承弘扬延安精神 坚守为党育人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21(08):13-14.

[10] 李薇薇.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21(09):58-59.

[11] 侯琳,肖湘平,江珩.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演变、特征与启示——以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8):131-139.

[12] 王丽萍,龚燕.学生主体、实践育人与模式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4(02):123-127.

[13] 李成.基于人文关怀视角的大学实践育人[J].社会科学战线,2011(01):277-278.

[14] 舒永久,颜怀坤.校本资源进思政课研究——兴农报国的川农大实践[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1.

[15] 何云峰,陈晶晶,王鹏.农科院校实践育人特色化探索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7] 王玉升,于成学.交往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13,(06):32-37.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3年度专项研究课题“基于学生本位的民办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研究”(WHDHSZZX2023051);南京农业大学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课题“系统思维视阈下涉农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X20230109)]

[作者简介:李洪,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农村区域发展;吕一雷,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陈蕊,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