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征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新郑)

近年来,郑州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通过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同时也要看到,郑州市的创新氛围仍然不够浓厚,创新能力与西安、武汉、合肥等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人才相对缺乏且分布不合理,产学研结合紧密度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好创新型城市。

一、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郑州,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全市各界共同参与,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必须澄清人们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错误认识,引导广大市民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对郑州的重大意义,在全社会树立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使创新发展真正成为全市人民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追求。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思想和观念相对保守的内陆城市,更应该改变思维定势,打破思想束缚,在全社会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倡敢为人先、勇于尝试的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努力营造鼓励、支持、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要尊重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申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加大对获得国内外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业标准财政补助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二、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创新型城市的主体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而其中最核心的、最活跃的是企业。在城市创新体系中,企业始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即创新决策主体、创新投资主体、创新研发主体和创新风险收益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实施科技发展战略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树立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切实增强产业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根据科技创新的规律和社会化分工需要,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主体则是企业。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经验来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是因为,迫于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企业具有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使技术创新方向和目标选择更符合市场要求;企业具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能力以及社会化的配套能力。此外,企业能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降低创新成本。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主体。国际上普遍认为,企业研发投入低于销售收入的3%就丧失了竞争力,低于l%就失去生存能力。在美国,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全部研发经费的近70%,政府用于研发的投入仅占30%左右;在韩国,企业研发投入在其国家研发总投入中的比重高达75%。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能完全依靠高校和研究机构,尤其是与市场密切结合的应用研究。企业要在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通过与学术部门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提高企业研发投入中科学研究的比重。政府在鼓励企业研发过程中,要加强对企业科学研究活动的监测和引导,特别是要重视对大型国有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评价与考核。

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自主创新就是一句空谈。引导年销售收入达到5 亿元的企业建立省级研发机构,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基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研发机构。依托郑州市政府确立的重点企业和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力争在短期内建成高水平、高质量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开放式重点实验室。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排一定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对企业建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中心、产学研基地给予相应帮助。

三、构建资源要素流动平台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是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在各类创新主体之间高效流动,合理配置各种创新资源。但现实情况是,郑州市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并没有转化成为创新成果。同时,企业迫切开发新产品,迫切需要新技术,却又难以得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从而形成了研究开发与市场需求错位的局面。科技创新资源流动不畅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有效的服务创新平台。因此,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信息共享、融资、成果交易等平台,实现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信息共享可以实现供求信息的便捷交流,跨区域科技成果有效对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针对性、高效性和集成性。目前,郑州市现有科技中介机构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业务规范各不相同,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也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造成重复投资、条块分割比较严重,信息交流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难于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全市科技、经济的融合发展。应当建设连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科研设施、人力资源、科技文献、科研项目、科研环境信息库,由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组织,建立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吸纳有关单位之间的科技信息沟通机制,为促进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筑畅通的信息渠道。

科技融资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难题问题。当前,市场运作的缺失导致科技融资机制供需脱节。一方面社会上存在大量闲散资金无法利用;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开发尤其是高科技研发活动风险大、资金需求量大,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影响了企业科技活动的开展。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众多,但是优势企业很少,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很小,创新活动得不到支持,科技投入的障碍因素很多,企业投融资依然困难重重。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平台可以使社会限制资金用在最需要创新的地方,有效地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活力。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可以加速创新资源向创新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应该以技术市场为依托,构建连接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市场网络,形成信息传递便捷、交易安全可靠、运作规范高效的市场交易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组织,创新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促进科技成果多转化、快转化。

四、完善自主创新的投融资机制

(一)强化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财政部门要重点保障科技投入,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超收分配,都要满足法定增长的要求。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设立郑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改革管理体制,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对科研项目及经费的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结果实行全过程监管,任何部门不得对科技资金截留、挪用和延时下拨。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政府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绩效目标,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二)健全实施税收激励政策。依据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制定郑州市的实施办法,发挥税收对自主创新的激励引导作用。严格落实国家扶持自主创新的各项税收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开发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在所得税和增值税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进一步落实加速折旧、技改国产设备投资抵扣等优惠政策,鼓励技术设备更新改造;鼓励科技服务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三)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引导各类担保机构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扩大担保机构业务补贴范围,对租赁设备、委托贷款等其他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业务一并给予补贴。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拓宽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支持现有创业投资机构整合、重组,形成一批骨干创业风险投资公司。要建立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支持技术产权交易所创新交易模式和运作机制。

五、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城市,关键要靠人才,离开了人才,一切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高新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的竞争更趋于白热化。当前,必须营造开放、宽松的育才、聚才、用才的环境,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郑州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培养大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孕育兴起,郑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不断加快,航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对郑州市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需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新技术的发明者、新产品的创造者、新产业的开拓者,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生力量。有时候,一个创新型人才带来一项新技术就可以催生一个新产业,一个新产业就可以催生一个产业集群。目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已成为郑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突出制约。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级人才,以重大科技任务培养和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在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中不拘一格,推动创新人才、产业基地和科研项目一体化发展,吸引和凝聚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

[1]庞东鑫.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实证研究[M].武汉理工大学,2008.12.

[2]张文彤.以重点功能区实施性规划为抓手大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Topic专题·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系列报道.

[3]陈江生,郑智星.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瓶颈及解决思路[J].城市观察,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