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婵静 孟祥鹏 张艳红 徐芬 周静宁

[提要] 浙江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融资受限等问题。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寻找替代性的融资渠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声誉这一非正式制度对商业信用模式的影响机理,并进行实地问卷调研,研究发现:拥有较好声誉的中小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研究结果可为培育中小企业声誉、降低融资中的交易成本、解决融资约束等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证证据,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声誉;商业信用;中小企业;问卷调研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10354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14日

一、引言

商业信用对企业来说是融资成本较低的渠道,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企业采用商业信用融资的因素有很多:刘凤委等(2009)发现,某一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会影响企业获得不同的商业信用模式,当信任程度较高时,企业会获得交易成本较低的应付账款等商业信用。以上研究促使了我们对如何提高供应商对企业的信任,从而使中小企业获得交易成本较低的商业信用模式,以缓解其融资困难这一问题的思考。

声誉是信任的重要来源,良好的声誉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它能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提升其竞争力。那么,企业声誉是否能够影响企业获得商业信用的模式呢?鉴于此,本文主要是分析企业声誉影响商业信用模式的机理,认识交易成本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通过对浙江中小企业的实地调研,获取相关数据,对企业声誉影响商业信用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为培育浙江中小企业声誉,降低融资中的交易成本等,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证证据,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二、机理分析及问卷调研分析

(一)企业声誉影响商业信用模式的机理分析。Herzig & Lorini认为声誉是信任产生的关键因素。Zucker(1986)也认为声誉是信任产生的最为重要机制之一。郑也夫(2001)提出声誉是信任的重要来源。张维迎(2003)基于三种不同的来源:个性特征、制度和信誉来定义信任,还提出声誉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在这些不同的信任理论中,声誉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若是企业拥有较好的声誉,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该企业的一项独特资源,能够大大提升企业在经营、投资、筹资等各方面的竞争力。企业通过创建、维护等机制来促进声誉的管理,可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从而与社会各界维持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

商业信用对交易成本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由Anastasia& Wilson在2004年提出,他们通过统计发现,约有70%的美国公司和80%的英国公司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且其相对于银行信贷更具有融资比较优势,即商业信用成本相对较低。刘凤委(2009)、陈运森等(2010)认为,企业通过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加强企业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等方式,能够缓解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加强交易双方彼此间的信任,提高对交易过程的风险控制,卖方(销售方)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对买方(付款方)的一些限制条件,从而促使买卖双方选择交易成本相对更低的商业信用模式,减少预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使用,降低交易成本。

石晓军和李杰(2009)研究发现,企业普遍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若是上游企业愿意提供商业信用,下游企业通常都会使用,无论自身的现金流是否充裕,从而间接地证明了商业信用在我国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从付款方的角度来看,商业信用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付账款。由于付款时间的不同,导致了付款方会采取不同的资金管理模式,进而产生了不同的交易成本。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企业往往会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商业信用模式。因此,通过“声誉影响信任、信任影响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影响商业信用模式”这一思路,从信任、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发现良好的声誉能够增进交易双方彼此间的信任,同时拓展了信任空间。声誉机制能够发挥融资作用,即企业声誉有助于获得交易成本较低的商业信用。

(二)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针对研究对象、现实环境设计了较为详细的测度指标。通过企业是否按时归还了银行借款、企业对外公益性捐赠的金额、企业家是否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等方面来定量衡量企业声誉;使用应付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应付票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商业信用模式,设计出一份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收了集相关数据。选取嘉兴、宁波、台州这三个典型浙江中小企业聚集地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并结合线上方式对其他浙江城市进行调研,最终共采集有效数据118份。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解浙江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如图1所示,37%的企业偶尔筹划从供应商处获得商业信用,6%的企业基本没有考虑筹划获取商业信用,5%的企业根本没有对商业信用进行筹划。已有部分研究从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制等角度提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这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有一定积极意义。但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中小企业的另一个融资渠道,即商业信用。很多企业并未真正利用供应商所提供的商业信用进行融资筹划。(图1)

如图2所示,41%的企业认为从供应商处获得的商业信用可能替代短期银行借款,30%的企业认为这种可能性是较大的,12%的企业则明确认为商业信用能够替代短期银行借款。大多数企业能够认识到商业信用对短期银行借款的替代作用,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则其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的金额就越少。(图2)

如图3所示,38%的企业应付款中应付账款的比例中等,11%的企业其应付账款占应付款的比重较小,6%的企业应付账款占应付款的比重很小,半数以上的企业应付款中的应付账款所占据的比例都不高。(图3)

如图4所示,32%企业应付款中应付票据的比例中等,16%的企业其应付票据占应付款的比重较大,5%的企业应付票据所占比例很大。大多数企业应付款中的应付票据所占据的比例较高。在信用期限内,对于带息的应付票据,企业对商业信用融资额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图4)

如图5所示,只有18%的企业业主的社会身份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工商联委员、劳模等,所占比例较小。一般认为,拥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委员、劳模等身份,其社会地位较高,社会声誉较好。(图5)

如图6所示,42%的企业一般能够按时偿还借款,37%的经常能按时偿还,7%的企业明确能够经常按时偿还借款。因此,大多数企业都能按时偿还借款,其企业声誉较好,易获得交易相关方的信任,供应商会更愿意给这样的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图6)

如图7所示,企业平均每年对外捐赠金额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很小的企业有35%,选择较小的有30%,一般的有23%,较大10%,很大的只有2%。企业每年对外捐赠的金额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其声誉的高低。一般认为,热衷公益的企业其业绩较好、资金充沛、实力较强,社会形象较好,社会声望较高,更容易获得供应商所提供的商业信用。(图7)

如图8所示,34%的企业认为声誉或信誉有助于其获得商业信用,36%的企业认为良好的声誉或信誉对于获得商业信用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良好的声誉能够增进交易双方彼此间的信任,同时拓展了信任空间。声誉机制能够发挥融资作用,即企业声誉有助于获得交易成本较低的商业信用。(图8)

如图9所示,59%的企业通常一般没有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其声誉,12%的企业基本没有采取措施,而3%的企业根本没有任何措施来提高声誉。虽然浙江中小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声誉对获得商业信用所起到的作用,但并未重视声誉建设,尚未建立健全声誉管理机制,缺乏声誉管理的内部约束机制,忽略了这一融资方式。(图9)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问卷调研,我们发现:商业信用对短期银行借款具有替代作用,但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重视这一融资渠道,应付款项中的应付票据所占比例高于应付账款,企业对此需支付一定的利息,从而提高了交易成本。究其原因,取决于供应商对该企业的信任程度。供应商更愿意给那些能够按时偿还借款、热衷公益、具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声誉较好的企业提供交易成本较低的商业信用。因此,良好的声誉能增进交易双方彼此的信任感,从而发挥融资作用。但目前浙江中小企业尚未重视对自身的声誉管理,忽略了声誉的融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企业声誉的管理:

(一)构建企业声誉战略。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经济利益的道德价值,对于企业行为的评价以义为主,这就要求企业对本身的使命进行合理定位,在经营理念中体现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从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目标出发,通过对企业环境机会与威胁的分析,同时结合企业自身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声誉战略,从而使得企业声誉战略与企业文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资源基础及企业的成长阶段等方面实现合理匹配。

(二)重视企业成员声誉的提升。我国的文化强调对个人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更多地体现在对企业成员的信任和忠诚,而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与忠诚是企业声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与国外企业相比,个体的声誉会对我国企业的声誉产生更大的影响,因而加强企业成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成员的整体素质将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声誉。

(三)重视战略社会资本网络的构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国文化崇尚借助外力,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网络可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网络整体和网络成员的声誉会促进企业声誉的提升。因而我国企业应该关注通过重视企业网络的建设,如选择优秀的网络成员、加强对网络成员的监督、基于互利的原则与网络成员共同成长等实现网络成员声誉的构建,进而实现自身声誉的提升。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这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凤委,李琳,薛云奎.信任、交易成本与商业信用模式[J].经济研究,2009.8.

[2]陆正飞,祝继高,樊铮.银根紧缩、信贷歧视与民营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损失[J].金融研究,2009.8.

[3]陆正飞,杨德明.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管理世界,2011.4.

[4]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互动关系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