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

[提要] 在2009年中国银监会叫停大学生贷款之后,“校园分期贷款”便雨后春笋般地占领了各大校园,再加上高额聘请校园代理,大学生申请校园分期贷款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而一些校园贷款公司为拓展公司业务,风险监控、贷款审核便形同虚设,导致普通大学生都能贷款几十万,但又由于缺乏偿还能力,最终陷入绝境。据了解,部分校园贷款平台甚至恶意放贷,编造出类似于“服务费”、“逾期费”、“催收费”等陷阱,通过各种恶意的方式催促大学生缴纳本金利息,以牟取暴利,致使很多大学生陷入网贷陷阱无法自拔。

关键词:校园贷款;学生贷款;提前消费;信用记录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校园借贷对大学生的风险影响分析

收录日期:2017年1月5日

一、大学生校园贷款现状

校园借贷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兴起,但因参与校园借贷无力偿还而误入歧途的例子比比皆是。根据相关人士介绍,由于“校园分期贷”的借贷办理流程简单,只要学生能够提供有效的身份证、学生证以及其他能证明其是在校学生身份的证明,不仅申请门槛比信用卡底,额度也比信用卡高。以某分期贷款平台为例,只要是非毕业生,其贷款额度最多可达1万元。有贷款平台负责人将校园分期贷款的运营模式解释为P2P的扩展:其公司的资金来源于P2P公司,然后再去学校搜索优秀的大学生人群,再引诱大学生选择分期贷款。

主营校园分期贷的公司其盈利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从P2P公司贷款的利息率算在学生身上;另一种是和电商讨价还价,形成“商品高毛利+还款低利率”的盈利模式。由此计算,和信用卡分期付款一般7%以下的年利率相比,校园分期贷的年息往往高达20%,而颇受学生追捧的“白条”利息也比信用卡利息高出一倍以上。学生一旦无力偿还贷款余额,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学习,还会被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影响其终身。

二、校园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校园贷款体系政策。由于不需要复杂的信用证明,也不需要任何财务证明,大多数校园分期贷款平台只需要学生提供能证明其学生身份的证件。如大学生仅凭几张身份证、学生证就贷款多达60万元,充分暴露了校园贷款的漏洞风险,但真正比校园贷款本身的高利率更令人震惊的是,多数校园贷款平台的催缴方式令人震惊。一般如果走正常的法律程序的话,对于那些无法按时还款的学生,校园贷款公司只需要将其起诉到法院,在法院判定胜诉后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继而追回全部或部分欠款,这种方式不会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也不会存在让学生父母偿还、无法让学生毕业就业等问题。但现实是,这些校园贷款公司所采取的催款方式,往往是通过非法途径对学生进行骚扰、威胁甚至是拘禁等极端手段,给学生施加压力,强迫学生外出打工或者拆东墙补西墙再者是向父母要钱等方式来还清债务,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极大的伤害,导致各种悲剧的发生。

(二)大学生缺乏风险保护意识。按理来说,“校园贷”也有其积极意义。由于如今“创客”文化的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庞大的创业资金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因此此时的校园贷款就是一项很好的资金来源,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还可以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也有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贫困,无法按时交纳学费而面临辍学危险,他们也可以利用校园贷款来交纳学费,完成自己的大学梦想,同时也为家里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是校园贷款的利息绝对不容小觑,风险也由此而来。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消费观念,做到不盲目消费,不随意攀比,即使需要,对于校园贷款也要精打细算,每一笔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自制能力,做到适度消费,一旦盲目消费,缺乏安全理财意识,就会踏入校园贷款的陷阱无法自拔。

(三)校园贷款市场监管力度弱。校园借贷平台的安全漏洞以及存在的风险扰乱了正常的P2P模式。由于校园贷款的门槛较低,条件限制少,办理贷款方便快捷,不仅吸引了大批需要用钱的学生,也让另一部分不需要用钱的学生模糊了自己是否真正需要钱的意识,加入校园借贷平台,从而最终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只有网络借贷平台和相关负责部门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才能真正在大学生市场中占据优势。也就是说,校园贷款只有做到真正迎合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支持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而不是一味钻法律的漏洞,才能经久不衰,成为大学生需要的金融产品。

三、校园贷款风险防范建议

(一)完善网络金融对大学生贷款政策体系

1、建立“担保人”制度。由于校园贷款方便快捷易得,吸引了大批学生,但又由于其没有完善的后期应对制度,因此急需建立“担保人”制度。同银行贷款一样,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担保人要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个“担保人”可以是学生家长,也可以是其他年满18周岁具备经济能力的个人或组织机构,例如大学生需要创业而选择贷款,那么就应该由学生所属院校或投资方作为担保人,这样不仅可以调高贷款门槛,防止大学生冲动贷款,也避免了大学生盲目消费,盲目攀比,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完善校园贷款法律法规。在对校园分期贷的调查中,校园贷款机构往往会用“零首付、低利息、低月供”等字眼来吸引学生的目光,但实际上网贷并非如广告宣称的“低息”。不但如此,一旦学生在规定期限内无力偿还时,所谓的逾期利息、违约金等犹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接近于高利贷的利息。例如,“名校贷”每天的逾期违约金是未还金额的0.5%,而“趣分期”则是每天收取贷款金额的1%。更有少数小型贷款公司每天的违约金高达贷款金额的7%~8%。并且在学生还款期间,各类平台还会收取服务金等费用,这类费用不仅高昂还会隐藏设置,比如,明面上是每个月5%的利率,可还设置了5%的服务费,而这些还款细节,在学生前期咨询时,很多公司客服的态度模棱两可,不会给出明确的解释。对于以上漏洞,有关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从借贷初期的合同到最后的还款后期,都要做出相应明确的法律规定。

3、加强对大学生身份审核制度。按照这些校园贷款的运营思路,一般只要确保学生是该校在校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有的贷款公司为了快速发展扩展本公司的业务,会放松对贷款学生的身份审查。曾有新闻曝光,需要贷款的学生会利用身边同学的身份去贷款,并且审核通过,这也就暴露了贷款公司在审核身份这方面犹如摆设。对于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笔借款也不会进行后续跟踪,仅仅凭借学生贷款时的理由默认款项的用途,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贷款的危险系数。正常来说,贷款公司在学生贷款初期就对其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查,严格核实所上交到电子材料,安排校园代理人亲自上门确认其身份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在贷款后期,也要对贷款人的款项用途进行跟踪,确保其资金的安全。

(二)通过宣传增加大学生风险保护意识

1、增加大学生信用教育。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个人的信用记录尤为重要,一个人的信用记录与其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大学生可能会涉及出国留学或是毕业后贷款购置房产,这都与个人信用记录挂钩。但由于国内高校并未加强大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往往是学生需要和银行打交道时,才意识到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对于如今频频发生的这类现象,有专家不断呼吁要加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使大学生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如今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在不断完善,信用记录对我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黑名单上的不良信用记录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不仅仅要确保自己的信用记录不受任何影响,同时也要不断为自己增加信用,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对今后出国深造或是在银行贷款购置房产时都能一帆风顺。

2、限制大学生贷款次数。现今较受大学生追捧的校园分期贷款有爱学贷、趣分期、分期乐等,这些贷款机构几乎不会考虑来申请贷款的学生是否有过其他贷款记录,或者是否具备偿还能力,一般来说,一名在校研究生可以分别在5家学生贷款的主要平台上快速借款多达10万元。而这整个过程中,家长毫不知情。学生贷款消费无可厚非,但是学生必须认清自己是否具备偿还能力。这类贷款平台鼓励大学生购买“力所不能及”的产品,助长了大学生随意攀比的心理以及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因此对于实现大学生贷款信息全国联网,限制大学生贷款次数以及金额迫在眉睫。

3、告知综合成本。据之前曝光的学生贷款事故来看,校园贷款机构往往会以零首付、低利率、低月供等字眼来吸引学生,一般校园贷款的月利率普遍在0.99%~2.38%之间,但实际上校园贷款的利率绝非在宣传中所称那么低廉,如果期限按照一年来算,其贷款年化利率普遍在20%以上,这个数字对于没有经济来源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比高利贷还吓人。而以上这些信息,通常是对贷款的学生隐瞒的。对于校园贷款机构类似的违规做法,应该明确要求贷款机构公布综合成本,而不是以偏概全欺瞒消费者。

(三)加强网络金融对大学生贷款的监管

1、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如今,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尚不成熟,无法在短期内完善信用体系,再加上校园贷款市场的问题较为严重,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想要有效杜绝类似现象,就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实行有奖举报制度,一旦发现有违规现象,必须按照规定加以严惩。虽然直到现在关于网络贷款监管的文件还没有正式出台,一些具体的处罚力度也归于地方管辖,但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常用的处罚措施仅仅是“口头警告、通报批评或者处以3万元的罚款”。这种无关痛痒的处罚力度着实太轻,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那些钻法律空子、打擦边球的P2P平台。假如能够对有严重违规行为的贷款机构处以刑罚,将会大大降低违规事件的发生。

2、加强对网贷市场监管。一般来说,校园贷款机构会采取线上广告宣传,下载手机应用给予一定额度的优惠以及高薪招聘代理人等方式宣传自己的平台机构。对于这些半真半假的广告宣传,一些城市例如北京已经明确要求下架所有P2P广告,包括电视台、地铁、报纸等,但很多城市还没有做出一些整改措施,由此可见广告宣传限制这块还需加强监管。同时,也可以利用电视或地铁广告、手机信息推送、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宣传校园贷款的知识和风险漏洞,并列举常见的互联网金融经济犯罪的类型、惯用手法和动态特征,加强公民尤其是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谨慎贷款。

3、规范平台审核流程。新闻事件中的主人公大学生,以班长的身份编造借口获得全班近30位同学的个人身份信息,并顺利从多个平台上获得贷款,其中被负债最多的同学,达到了11万元。从这一新闻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在校园借款过程中,即使借款人不是证件上的本人也能够顺利通过贷款机构的身份审核,就说明这些贷款机构的审核系统存在着严重的漏洞。网贷平台尤其是校园贷款平台更应该规范贷款流程,建立符合法律法规的业务,对申请贷款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查,对于贷款后期出现的信息虚假、身份审核不实等情况导致的贷款事故,贷款机构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前.论国际独立担保制度及对我国担保制度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04.

[2]谢红燕.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3]张皓.小额贷款对弱势群体创业再就业的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