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慧芬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陕西·西安)

[提要]襄阳花鼓戏是湖北省20多个地方戏剧种之一,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襄阳壶关县曾一度濒临消亡,经过一批又一批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得以恢复和重生,并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流行元素的不断变革,襄阳花鼓戏正遭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与外来剧种激烈竞争,发展长期滞留于现状,保护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在为期一个月的调研中,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襄阳花鼓戏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对襄阳花鼓戏进行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寻求保护襄阳花鼓戏的建议,旨在以保护促传承,推动襄阳花鼓戏的繁荣发展。

一、“襄阳花鼓戏”保护发展的重要性

襄阳花鼓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基石。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精神血脉的传承,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记忆,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思想深度和文化厚度的彰显。襄阳花鼓戏是襄阳地区优秀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代表,对研究襄阳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传统民间戏曲艺术和地方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襄阳花鼓戏作为民间地方艺术的代表,是展现文化自信的舞台。“一唱众和,锣鼓伴奏”襄阳花鼓戏这一广泛流传于襄阳、枣阳和宜城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形成时间虽然较晚,但历史源流却非常悠久,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襄阳花鼓戏的百年传承中,传统的演唱形式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培养了许多热爱民间艺术的消费大众。襄阳花鼓戏的创作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和历史故事,熔炼了广大群众的生产实践经验,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了中国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了人们了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襄阳花鼓戏取博用精,推动多种传统民间戏曲的发展,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助力。脱胎于民间“躲躲戏”的襄阳花鼓戏吸纳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学者杨传红曾在文章中提到:商周时巫风十分兴盛,“巫歌巫舞”成了花鼓戏的一个源头,带给了花鼓戏载歌载舞的一个特点。襄阳花鼓戏音乐特色明显,声腔既高亢粗犷、激情热烈,又委婉细腻、明快活泼,其唱腔有桃腔、汉腔、四平和彩腔。襄阳花鼓戏传统的演唱形式节奏鲜明,气氛浓烈。襄阳花鼓戏在其盛行之时,促进了清戏、汉调、湖北越调(也称襄河越调)等声腔、剧种的发展与成熟,襄阳花鼓戏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保护襄阳花鼓戏是襄阳市建设全国文化旅游城市,实现弘扬发展中部地区戏曲表演艺术目标的重要举措。以一推十,由点及面,对襄阳花鼓戏的保护现状进行调研可以为其他地区其他民间艺术建设提供参考价值,加快文化自信道路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二、“襄阳花鼓戏”保护现状及问题

(一)襄阳花鼓戏的发展历史。襄阳花鼓戏的前身是流传于襄阳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其他说唱艺术形式,在当时清戏、汉调和湖北越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以打锣腔为主,并具有鄂北方言与艺术的特点。襄阳花鼓戏最初只有“二小戏”(即小生、小旦)、“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适合反映农民的家庭生活。旧时代,襄阳花鼓戏多半在农村广场和小舞台演出,后来受湖北越调、汉调、梆子戏等剧种的影响,由单纯的打击乐,增加了唢呐、笛子和嗡琴(胡琴的一种),唱腔也形成了四大类,即桃腔、汉腔、四平和彩腔,并逐渐完善发展成“四梁”(指男角中的小生、小丑、老生、大花脸)、“四柱”(指女角中的花旦、老旦、彩旦、青衣)。

清代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襄阳花鼓戏已有剧目约500余出,襄阳花鼓戏成为襄阳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在襄阳各地农村出现过“村村锣鼓响,唱的是花鼓腔”的局面。襄阳花鼓戏经艺人们的加工提炼,在清道光以前已形成,并搬上了舞台,很受群众喜爱。襄阳花鼓戏曾在老河口大剧院为抗日军民演出,被观众披红戴花挂银牌,轰动一时。襄阳花鼓戏在20世纪末曾遭遇濒临灭绝的危险,衰落的直接原因是文革时期,剧种自身发展被阻断。在文革过后百废待兴之时,领导干部对本土的花鼓戏的恢复和发展不太重视。与此同时,襄阳花鼓戏受成熟的剧种豫剧的强烈冲击。21世纪以来,襄阳花鼓戏在濒临消亡的情况下,一批又一批的文艺工作者几经努力,使其得以恢复和重生,并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襄阳花鼓戏保护现状。解放后,襄阳、枣阳等县市成立有专业花鼓戏剧团,在党的“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剧团除了上演大量的传统剧目外,还创作、移植了一大批现代戏,使剧团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始迈向创作的新阶段,这无疑对振兴襄阳花鼓戏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它的改革创新打下了基础。

2020年7月30日,襄阳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宜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组指出,做好非遗保护工作非常重要,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在人才培养、场地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不断创新非遗保护宣传方式,不断扩大宣传范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要注重把非遗保护工作与市场、产业相结合,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生动力,为襄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再添新活力。

人才培养,促进襄阳花鼓戏与艺术学校戏曲专业的衔接,为襄阳市储备优秀戏曲发展人才。国家一级演员李华表示“目前,戏曲表演者正在老龄化,我们期待戏曲舞台上出现一批年轻演员的身影,传承地方传统戏曲文化”。2019年9月4日,襄阳市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开班仪式在襄阳市艺术剧院举行,旨在解决襄阳市文艺剧团普遍存在的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断档严重的突出问题。

扩大宣传,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本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襄阳花鼓戏的独特魅力。市委宣传部、市文旅新局、襄阳花鼓戏剧团多方联动,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机会举办专场演出,精彩演绎襄阳花鼓戏《铳老爷看稞》《鄀乡选美》,受到市民热烈欢迎。观看精彩演出,既可以丰富百姓生活,又可以使广大群众对襄阳花鼓戏有更深入的了解,使优秀文化得以传承。襄阳花鼓戏第六代传承人张青松说:“襄阳花鼓戏是湖北现存的古老剧种之一,是襄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通过改编和移植,充实和丰富襄阳花鼓戏,不断开拓,勇于创新。”

文化产业化,打造具有襄阳特色的地方戏曲文化品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进一步加强地方戏保护与传承,做好襄阳市地方戏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工作,制定襄阳市地方戏曲传承保护长远工作规划,将原生态传统戏曲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打造襄阳市独特的文化品牌,对襄阳市的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襄阳花鼓戏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自申遗成功以来,襄阳市对襄阳花鼓戏的保护与发展已做出了许多的努力,但其保护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第一,政府支持力度不足,襄阳花鼓戏内在发展能力不强。虽然政府每年都会给予襄阳花鼓戏一定的经费支持,但相比襄阳花鼓戏人才培养、剧目创新和演出费用所需,还远远不足,以至于襄阳花鼓戏的综合性投入与低效益产能不相协调。第二,社会宣传力度较弱,襄阳花鼓戏受众范围狭窄。尽管市委宣传部、市文旅新局和襄阳花鼓戏剧团都参与了襄阳花鼓戏的宣传工作,但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渠道有限,表演场次稀少,宣发周期短,年轻观众对传统戏曲的了解匮乏,只有极其有限的人知道襄阳花鼓戏,大多数当地人都不知道襄阳花鼓戏早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襄阳花鼓戏在其强盛时期曾一度渗透到湖北郧阳、远安及陕南、豫西南等地,近年有《长山壮歌》《宋玉悲歌》等大戏新戏,但襄阳花鼓戏目前的普及度仍然较低。第三,传承人稀缺,襄阳花鼓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能力仍有待提升。虽然已经开设了襄阳市地方戏曲人才培训班,但目前仍未出现足以独当一面、推陈出新的新一代传承人,也仍未出现足够的专业人才从事襄阳花鼓戏的演出工作。现阶段的戏曲表演者仍然存在老龄化,后继乏力的困境。

三、“襄阳花鼓戏”保护及发展建议

襄阳花鼓戏的生存危机是长期存在的事实,在剧团生存发展困难,后备人才严重缺失,受众范围狭窄方面面临严峻的考验。在目前传统戏曲普遍发展困难的条件下,襄阳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家们仍然克服重重困难,尽其所能地坚持襄阳花鼓戏的表演创作与剧本创新,并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襄阳花鼓戏作为襄阳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传统剧种之一,其发展困境不是某一个团体的责任,而是政府、剧团和社会大众共同的责任。

(一)政府主导。在保护和发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襄阳花鼓戏的资金来源,打造襄阳地区的文化名片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和人才交流,大力推进襄阳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统筹规划和切实有效的顶层设计,政府要积极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持,率先解决襄阳花鼓戏剧团的生存问题,保障剧团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政府可以安排专业人员指导协调剧团的人才培养和资金利用,推动更多的表演艺术家交流创新,鼓励相关从业者创作更多的优秀剧目,组织政府宣传部门和社会媒体加强襄阳花鼓戏的宣传力度,拓宽襄阳花鼓戏的宣传渠道,扩大襄阳花鼓戏的受众范围,组织襄阳花鼓戏的爱好者接受系统的学习,提高观众的戏曲鉴赏水平。第二,政府要制定有关襄阳花鼓戏等地方戏曲的保护发展的政策规章。明确的政策制度可以为襄阳花鼓戏和襄阳地区其他的传统戏曲的恢复发展起到有据可依的保护作用。明确的法律法规要做到权责清晰,符合襄阳花鼓戏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襄阳花鼓戏的传承与发扬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政府要推动襄阳花鼓戏与襄阳地区经济发展的互相融合与互相促进。文化产业化是文化艺术强盛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影响力的体现,是文化艺术长期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与社会互相推动的客观结果。襄阳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襄阳旅游中心和影视基地的中国唐城,带有专业剧场的历史景区古隆中。襄阳花鼓戏不仅可以作为文化名片展示襄阳地区的文化魅力,也可以成为推动襄阳经济发展的助力。

(二)社会参与。襄阳花鼓戏本就是襄阳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是襄阳的山水孕育了襄阳花鼓戏,见证了襄阳花鼓戏的发展和壮大,衰落与重生。为襄阳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创造和谐有利的良好条件,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第一,社会媒体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襄阳花鼓戏的宣传工作,为目前襄阳花鼓戏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渠道狭窄的困境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襄阳花鼓戏的普及度如此之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剧团一直困在传统的宣传方式中,仅仅依靠极少数的花鼓戏爱好者小范围传播,没有办法接触到年轻观众。因此,社会媒体应该献计献策,出人出力,为襄阳花鼓戏打造符合时代潮流的宣传方式,帮助襄阳花鼓戏从长期的公益性演出转型为可以自食其力,不断壮大直到可以和现代表演剧团一样可以取得满足自身发展的演出费用。第二,襄阳花鼓戏爱好者应该接受系统的学习,提高对襄阳花鼓戏的鉴赏能力。现在,襄阳花鼓戏不仅面临专业表演者趋向老龄化的问题,而且面临观看群众日益老龄化,缺乏高水平的观众的困境。近年来,襄阳花鼓戏剧团创作的先后创作编排的花鼓戏、古装戏、现代戏、歌舞等剧目200余个,其中有三个获得国家级奖项、八个获得省级奖项就用实例证明了花鼓戏并不缺乏魅力,而缺乏的是有效的宣传和更多的观众。第三,普通的群众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多向身边的人宣传推荐介绍襄阳花鼓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增加周围的人对襄阳花鼓戏的了解。

(三)校园合作。襄阳花鼓戏表演专业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及必需的戏曲文学、音乐、舞美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襄阳花鼓戏的人才培养必须要从娃娃抓起。校园不仅是襄阳花鼓戏专业人才成长的摇篮,也是襄阳花鼓戏宣传推广的重要阵地。第一,学校要配合襄阳花鼓戏剧团“送戏进校园”的文艺演出活动。襄阳花鼓戏剧团结合襄阳地区乡村文化工作实际,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思路,大力开展“送戏进校园”“文化进小区,幸福千万家”等文艺演出活动,学校要与剧团工作人员协商协调,积极配合,有力丰富和活跃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二,专业艺术院校要积极将襄阳花鼓戏引入校园,加强襄阳花鼓戏专业人才培养。高效的艺术院系要积极进行襄阳花鼓戏的专业研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仔细的梳理,学习、研究、挖掘、吸收它在音乐上有益的部分,保持襄阳花鼓戏南北相融、刚柔兼备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

四、小结

襄阳花鼓戏是襄阳地区极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戏曲,曾经在襄阳地区遍地开花,现在却逐渐走向衰落。通过对襄阳花鼓戏表演团体,当地媒体和观众的了解,笔者发现襄阳花鼓戏走向衰落的原因很多,突出表现在剧团生存发展困难、后备人才不足、年轻观众缺失等方面。在襄阳花鼓戏保护与发展的诸多困难面前,襄阳市政府不畏艰难、除陈立新,在襄阳花鼓戏的扶持工作上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剧团的发展越来越繁荣,群众表示了对襄阳花鼓戏的喜爱,尤其是花鼓戏表演专班的开设为后续人才的接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后续工作中,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校园合作等多方联动,合力推动的模式,将加大对襄阳花鼓戏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持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