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廓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吉林·长春)

[提要]“十四五”时期是规划数字乡村全面布局和重点破局的关键阶段。作为新阶段乡村振兴和数字化赋能“三农”工作的总基调,以数字化为抓手全面布局数字农业,意在通过产业数字化向数字农业要市场,向数字农业要红利,向数字农业要未来。以期到2025年,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现代农业网络化资源体系初步建成;着力构建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并持续为“三农”科技注入新动能。

一、发展数字农业的现实意义

农业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必须有能力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最近几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呈刚性增长趋势,又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更加凸显了掌控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为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下达2020年“硬任务”——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定了今后保障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主要内容就是,“当下面临风险挑战,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稳产丰产,突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以此为底线,就必须持续强化与现代生产和经营相适应的高标准智慧农田建设力度,保障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继续推进数字农业建设,重点提升农业领域种植业、养殖业、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以数字化带动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国内咨询机构研究与市场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农业将产生万亿生产规模。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协调、联手数字科技企业深耕农业创新领域,建立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加快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并且已经在土壤、育种、灌溉、控温等涉及农业生产方面展开深度研发和推广应用。作为数字农业的三大关键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的联动、实时监测,并确保农作物的最佳生长环境;区块链技术能够对农产品实现信息防篡改和质量安全追溯;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够给装备端赋予智能感知、精准识别的“大脑”,同时为数据管理提供决策辅助支撑。事实证明,这些数字技术能够精准融入农业性生产和经营,代表着最先进农业生产力,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从现在着手落实数字农业技术研发、模式集成、市场创新机制、政策,对稳定粮食安全、保障供需平衡的基本国策意义重大。

二、发展数字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规划不切实际。发展数字农业不能浮于表面,与“藏粮于技”背道而驰收割智商税。现有的数字农业项目存在落实不到位问题,只是方案中塞满数字农业的内容,但真正用数字化去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工程却很少。虽然各地区加大投入了数字农业的示范项目,比如一些智慧果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但这些项目只是作为一个示范工程存在,并不真正具备“费效比”和实际操作功能。例如,部分数字农业设备收集的数据最终呈现在贴到农产品上的二维码中,只是在产品流通渠道展示农产品的产地、日期、品种、营养构成等整个供应链过程,在办公室里空洞的做用户分析和数据分析,消耗较高的投入换来华丽的纸面数据,但这并不直接作用于提升农业生产管理和食品安全溯源。还有就是最近热炒的乡村数字文旅项目,利用数字化技术与乡村乡土文化产业相融合,催生了虚拟体验、数字景区光影、人机交互式演艺等乡村文旅新业态,但也时常发生项目夸大其词、脱实向虚等乱象,资源投入偏向于各类广告宣传,反复抛出线上直播、线上展览、线上演出等数字概念,真正到相关文旅基建项目落地时,工期延缓、质量缩水现象频发。同时,急于追求资本回报,各类项目重复立项,错误引导烧钱扩张模式,盲目鼓吹随时具备产生收入和随时赚钱的能力,深陷资源浪费严重、经营效率低下的困局。同质化项目低效重复,又缺少服务跟进,无法实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市场“增量”形成,多数成为了弄虚作假的“面子工程”。这些既背离了乡村振兴初衷,还导致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陷入新误区。

(二)数字化服务成本高。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信息基础建设做支撑,离不开数字应用能力做支撑,数字化全面带动乡村振兴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电信服务费用高昂。目前农村主要使用的是光纤固网,由于农村用户居住、经营分散的特点,加上地理位置的多样性,导致网络铺设成本高、布点少,后期维护困难。突如其来的疫情又加推了人工成本、材料和安装费用的持续增长,更加抑制农村信息市场扩张。此外,涉农App服务软件版本繁杂,多个部门需分别下载多个App,功能重复且安装繁琐,使用步骤复杂,费时费力。另一方面数据流通不畅导致的农户信息回传碎片化是农业数字化的制约因素。现在做数字农业,信息共享是农业数据及时回传的前提,对信息的采集速度、精准性要求较高,而农村分散经营又造成多种设备、技术混搭使用,加之缺少统一的标准,导致数据更新频繁、流通性差、兼容性差。需要对杂乱的信息数据进行大量的重复性采集、筛选,导致很多农业数据作业无法实现集约化,需要附带很多复杂的技术条件,不仅推高了数字使用成本,也限制了数字化规模扩张。

(三)数字领域“认知鸿沟”。发展数字农业,互联网作为生产要素对农业公共服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同时受教育程度、地域以及文化习俗的影响,对数字化存在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以往的传统观念会与现代技术存在一定排斥与冲突,其核心问题正是体现在对“数字资本”的认知上。以发展最快的互联网经济为例,相较于城市人口具备较高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他们视野广阔、思维敏捷,更善于用互联网提升自身价值,更倾向于用互联网积累资本、提升竞争力,并不断强化个人资产持续的“数字化”层级。反观广大的农村地区,对“数字资本”的认知和利用较为单一,数字产品更多的用于娱乐和基本通信,泛娱乐化导致“数字资本”积累和数字消费能力远远不及城市。这也是城乡数字化“认知鸿沟”的真实体现,这种“认知鸿沟”可视作人们接触和使用信息资源的一组机会和能力的城乡分化状态。

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网络资产管理、交易的困境,表现为信息认知和管理方式不匹配,农民对“数字化”“网络化”的资本认知和意愿与实体资产认知是有差距的。农村人口对资本的认知态度依旧限制在实物产品和金融产品,即使在信息发达的当下,对如何将二者更有效的实现“数字资本”增值一直心存疑虑。对诸如个人数据、信用、口碑、社会关系、活跃度等网络公认的“优质”信息资产无法形成普遍的关注度。因此,当前乡村振兴阶段,在发挥农村人口优势、技术优势、地域优势时,总是缺少“数字红利”做支撑。此外,“互联网+”等已经在城市地区普遍流行的词汇对于淳朴的农民来说还是相对陌生,缺少方向性引导,城市人眼中的“数字红利”或许是农村人眼中的“数字鸿沟”。这实际阻碍农村人口通过互联网开阔眼界和认知格局。信息环境下,缺乏对信息采集、辨识、分析、整合等基本能力,导致农村因数字应用低效,市场发展脱节。

三、数字农业发展思路

(一)项目落实到位,解决实际问题。规划数字农业项目时应本着“实用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以“数字”激活农业创新,培育产业数字化新高度。在开发农业数字化项目时,不可一哄而上,盲目跟风,尤其是乡村基层数字化项目落实工作要合力而为,合理而为。一是明确项目价值的针对性。初期项目落地应优先基础性建设和服务,不应完全按照市场机制为引导,不以追求短期效益为目的,避免短期内大量资本流入,从而迅速推高要素价格,抑制创新发展。应明确思路,以政府持续的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少做账面文章,让数字化实实在在的下沉至田间地头,尤其是重点扶持种植业数字化家庭农场建设,围绕土壤、育种、灌溉、控温等涉及农业生产方面展开深度研发和推广应用,采集真实数据,实现对环境的联动、实时监测,并确保农作物的最佳生长环境。以精准种植为核心,重点关注农业生产领域,如农田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以及新型农业消费升级,只有培育好完善的农业生态,才能助推各类文旅项目真正植根于乡村,进而带动文旅项目的兴起,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新发展。二是数字化普及阶段要深入实际,因地制宜。避免数字化转型期项目概念满天飞,这个阶段的投入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几个核心关键,归纳为“需求为本、数据加持”,以实现数字化共享共治为根本抓手,优先细化、分解、梳理、部署乡村网络政务、农产品信息服务、数字化教育宣传等具有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公共项目,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功能。解决农民最为关注的分散经营的组织性与协同性问题。

(二)落实降本增效,助力“数字”赋能。落实“降本增效,通信惠民”既是“数字”赋能农业基本前提,也是构建农业生产数字化标准的最优选择。其一,通过政府发力,把降低电信服务资费作为长期“三农”扶持政策和管理目标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同时强化监管能力,严防农村电信市场违规宣传和不正当竞争发生,做到效率与公平兼顾,破除急功近利的心态,树立久久为功的意识,结合乡村光纤宽带网络覆盖工程,逐步提升乡村网络的覆盖率,并根据农村家庭收入制定资费标准,让更多的农村家庭真正享有“数字红利”的平等机会。此外,长久之计还是在于发展乡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切实增加农村人口收入,提升其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其二,应面向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制定App服务,简化繁琐的安装操作程序,加推一键式服务、语音服务、面部识别服务,强化App软件在农业领域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治理方面的易用性和通用性。其三,从大数据分析着手,当务之急是设立统一标准以及构建平台共享开放机制。迅速提升乡村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乡村产业数字化进村入户的大好时机,围绕打通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要素数据标准体系。围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环境、生产资料、市场流通、检验检测等数据共享机制。构建以上机制,不仅对农业现代化起到降本增效作用,而且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耦合催化作用。“数字”赋能不能单打独斗,学会“互联共享”才能收获成功。

(三)提升乡村数字化认知素养。在完成一定规模的基础建设,并具备一定信息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广大农民如何实现数字价值、发挥数字优势、共享数字红利,这与提升、转变数字认知密切相关。有效解决农村人口因理解、认知、判断和抉择导致的数字差异化问题,前提就是立足当前和长远培育农村人口的信息素养,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打造乡村兼容并蓄的数字化环境,要将原有的功能单一的农村网络环境打造成为可实现“互联网+农业”,各种知识、技术、资本相融合的数字体系。要实现既定目标,从短期来看,有效的办法是推动数字技术和信息教育下沉至乡村,通过建立农业信息技能培训站,为农村人口提供专业化和集中化的信息技能培训。从长远来看,培育农民信息素养和认知的根本办法是提高农村地区信息基础教育水平以及统筹“数字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将信息技能融入到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现乡村义务教育数字化全覆盖;二是深挖“数字资本”,打通城乡“数字关节”,合理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开启城乡同步发展、同步增长、同步富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四、结语

把握新经济赋予的新机遇,推进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战略部署,为全面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充分利用数字化主导的新技术和传统农业的结合与重塑,以此改变整个农业产业的组织方式、流通方式,带动整个市场需求升级和创新,这既是应对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对冲疫情影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又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因而更具有实质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