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梅 彭建兵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兴义)

[提要]布依族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和开发利用价值。刺绣产业是对布依族传统刺绣工艺的继承与弘扬,可以促进布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采取机械化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手段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对刺绣产业技能人才的培训,不断完善管理措施,革新市场销售方式等措施,以推动布依族刺绣产业迅速成长并发展壮大。

刺绣是布依族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在布依族社会生活中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式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布依族刺绣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代表性项目目录。布依族刺绣历史悠久、内容多元、方法多样、具有特色,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与较高的传统文化传承价值、产业开发利用价值。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了布依族刺绣:“妇女以青布一方裹头,肩细摺青裙,多至二十余幅,腹下系五彩挑绣,方幅如绶,仍以青衣袭之。”“彩”即彩色的丝织品。故上述地方志书中所提及的“五彩挑绣,方幅如绶”即指明代布依族刺绣。传统刺绣作品为手工精制而成,将花鸟鱼虫等形象勾勒于土布之上,一针一线,精挑细织,在布依族传统文化中广泛应用。它不但表现于衣服、裙裤、鞋帽、头帕、头巾、围裙等服饰文化中,而且呈现在床檐、被单、枕套等床上用品以及荷包、背包、背带等多个领域,其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给人以高度的审美感觉。布依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贵州、云南、四川等地,自古以来布依族妇女善绣。“贵州各个地区的布依族除了在针法上独具特色,刺绣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各地的布依族刺绣在内容与技法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布依族所居住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有关。历史以来,主要居住于云贵高原的布依族在刺绣内容的表达上大多展现山地文化特色,口传心授的文化传统又使布依族刺绣文化至今存留于布依族服饰文化生活当中。现实背景下,如何抢救日益消逝的布依族传统刺绣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保护与传承、发展工作,值得思考。

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刺绣产业发展

(一)利用国家政策,扶持民族服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为了促进布依族刺绣产业更好地发展,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民族服饰企业重组力度,加强民族服饰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拓展销售市场,以促进民族服饰产业健康发展。近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实施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布依族刺绣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2013年7月以来,贵州省实施“锦绣计划”,发布《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旨在提升全省各民族妇女的手工技能,促进其创业就业,增加人民收入,发展壮大特色手工业产业规模,推动脱贫攻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锦绣计划”继续推进,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及其创新式发展的进程中将发挥其应有作用。为进一步鼓励创业,在“锦绣计划”实践中,贵州省人民政府与省妇联等部门牵头、联络,与各大银行积极对接,从财政保障、企业扶持、金融税收、技能培训、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给予创业者及有关企业大力支持。政府机构牵头,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产生了良好效果,促进了贵州特色手工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可以转化成为生产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相结合,就会表现生产力作用,从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刺绣是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布依族服饰等诸多场合,因而具有潜在的市场开发前景。脱贫攻坚时期,困难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到了靠近城区的安置区。部分擅长刺绣的布依族绣娘同时迁移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她们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发挥刺绣专长,或加入本地的少数民族服饰企业、扶贫车间务工,或成立专业合作社、手工作坊,通过自主创业、务工就业等形式获得劳动报酬等稳定性工资收入,逐步摆脱了贫困状态。当前乡村振兴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需要继续扶持民族服饰中小企业,以之为依托,解决部分布依族绣娘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增加收入的实际问题。在贵州省兴义市洒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项目组采访了兴义市绣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据介绍,她们是易地扶贫搬迁过来的布依族绣娘,来到这里以后,当地政府给她们安排了相关技能培训,提升了刺绣工艺技术水平,同时还免除了合作社每年十几万元的房租,让她们在发展布依族刺绣产业之时有了重要保障,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没有后顾之忧了,布依族服饰企业就可以放手发展布依族刺绣产业,布依族绣娘就可以安心从事布依族刺绣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工作。在这里工作,她们可以一边在合作社上班,一边照顾自己的家庭。她们每个月的工资可以达到四五千元,从而增加了家庭收入,减轻了生活负担。

(二)手工式制作与机械化制造相结合,强化产品改革意识。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土家族等18个世居民族,其中17个少数民族均存在刺绣文化。刺绣作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产业化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布依族刺绣产业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备联合进行生产的方式,成为必然。在此过程中,必须强化产品改革意识,落实产业发展措施。“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只是手段,利用才是真正的目的。”而如何利用的问题,就是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创新式发展的问题。

当下,布依族刺绣产品的手工式制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并且手工制作花费人力,制作时间长,生产成本高,销售价格也高,从而布依族刺绣产业的发展面临困境。布依族刺绣产品的图案设计、式样设计是体现民族文化特点的重要内容。“布依族服饰刺绣在造型、色彩、工艺上都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它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的古朴之美,具有乡土和世俗气息的自然之美,融精湛技艺和非凡想象的工艺之美”。现代布依族刺绣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适应现代化的技术革新,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要改革,要创新,就需要了解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文化产业之根,是可以成为生产力的一个因素。原生态的布依族刺绣文化存在于广大布依族乡村社区,这是需要肯定的。现代化过程中,布依族传统刺绣文化面临着挑战。只有创新发展,才有出路。否则,精彩绝伦的布依族刺绣文化终将消逝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创新发展,使科学技术与民族文化结合成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提高民族文化的开发性,民族文化才能成为具有时代生命力的文化。”布依族刺绣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落实到刺绣产品的改革创新上来,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运用现代化手段,将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式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以实现布依族传统刺绣文化与刺绣产业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

据了解,市场上人们对于布依族刺绣产品的选择需求不同。如果手工制作和机械制作差距不大,人们就会选择机械制作的刺绣产品,因为它们价廉物美。所以,布依族服饰企业需要创新原来的制作方式,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中小企业内部可能已经实施了布依族刺绣产品的机械化制作流程,但是布依族村寨里的绣娘以及布依族服饰手工作坊的成员不一定都会使用服饰制造机械。此时,政府部门可以从中穿针引线,引导布依族服饰企业中的研发人员、布依族绣娘以及手工作坊的代表人士到各类大、中、小型服饰企业去参观、学习,观摩现代服饰制作流程,如何对原料进行配色,并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验,强化产品创新意识,以提升布依族刺绣产品的知名度。对于传统的刺绣技艺,可以发挥布依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作用,采取“传帮带”方式,通过技能培训、经验交流等手段,以提升布依族刺绣技能人才的工作水平。针对部分布依族绣娘的现代化电脑操作水平不高的问题,有关部门或者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举办电脑操作及服饰设计培训班、引进数字化技术人才等,加强对绣娘的电脑知识与操作技术的专题培训,采取知识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更新布依族刺绣从业人员的创新理念,革新布依族服饰企业的管理理念与生产技术,以改变原有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经营效益,增加生产者、管理者的经济收入。机械制造与手工制作的充分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劳动力,减轻绣娘的工作负担。在家里分散开展生产工作的布依族绣娘,在掌握传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运用机械进行生产,将提高工作效率、生产效益。布依族绣娘的劳动报酬大多实施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在现代化机械的操作之下,布依族绣娘可以增加自身收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生产性工资收入增加以后,她们就不会想着外出务工,因此更多的绣娘就选择留在家乡就业、创业,从而可以为布依族刺绣产业的发展做出她们应有的贡献。同时,随着布依族刺绣产业的发展,布依族刺绣产业化、产品化、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升,也将吸引更多的布依族绣娘返乡就业创业。而掌握布依族传统刺绣工艺技能的绣娘加入布依族服饰企业之后,在强化改革创新意识的基础上,通过手工制作与机械化制造相结合的方式,布依族刺绣产品的质量将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刺绣产业技能人才

(一)对企业刺绣技能型人才进行培训。在城乡的民族服饰企业或扶贫车间从事刺绣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本地妇女,或者是易地扶贫搬迁来的妇女。虽然她们从小对刺绣项目耳濡目染,其中部分人拥有刺绣技术,但大多是业余绣娘。况且部分布依族绣娘曾因生计所迫,背井离乡,去外地务工,刺绣手法难免有些生疏。所以,民族服饰企业要不定期地组织业务熟练的专业绣娘对她们进行培训。据布依族服饰企业布依垚的创始人介绍,该企业会找来专业人士不定期对企业员工,尤其是布依族绣娘进行培训。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企业会给绣娘一定的生活补贴。此外,企业还会派遣布依族绣娘外出学习,学习新的刺绣理念。同时,企业组织布依族绣娘参与省内外,甚至国际性的刺绣交流活动,以拓展布依族绣娘的技能知识,提高工作水平。

当前,网络更加便捷,民族服饰企业对布依族绣娘的培训可以采取在线培训的方式。可以选取一个时间节点,定期、不定期加强对布依族绣娘开展技能培训。这样,既可以不耽误绣娘正常的上班时间,又能做到合理运用时间。关于布依族绣娘培训班的举办,可以聘用专业的刺绣培训人员教授相关技能课程,利用“抖音”“快手”“雨课堂”“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采用直播或者录播的方式,同时灵活运用学习激励措施,通过实践操作等“作业”形式,落实学习目标,以提升布依族绣娘的刺绣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

(二)对原材料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民族服饰刺绣企业所需原材料,如土布、丝线、刺绣初级产品等,部分来源于当地布依族妇女。民族服饰刺绣企业采取定制的手段,从特定的原材料生产人员那里定向收购布依族刺绣所需物资。居住分散、互动交流不够、技能提升的机会不多、技能水平不一是这一部分原材料生产人员的普遍性特点。由于这一部分妇女需要照顾自己的家庭,无法到服饰企业上班。为了提高其生产技能水平,在定制采购其所生产的原材料之前,企业有必要对她们进行业务培训。民族服饰企业聘请专业人士对布依族乡村社区中的原材料生产人员开展刺绣内容、刺绣方法等方面培训,给予其学习期间的生活补贴。政府机构、服饰企业等单位可以推荐原材料生产人员开展对外交流学习、观摩,以及开展灵活多样的技能培训活动,提升布依族刺绣产品所需原材料生产水平,以保证产品质量,服务于布依族服饰、布依族刺绣品牌的塑造与推广。

望谟县在对广泛分布于布依族乡村社区的业余绣娘的培训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望谟县建立布依族绣娘工作室,举办专门的布依族绣娘培训班。该地每年培训布依族绣娘2,000余人。培训之后,刺绣技能水平比较高的绣娘就被绣娘工作室或民族服饰企业吸收为生产性员工,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各个乡镇组织开展专业的布依族绣娘培训班之后,就把刺绣技术有关材料发给参加培训的绣娘,让她们进行筛选式样本刺绣。如果刺绣水平较高,有关绣娘就可能被各级部门推荐到民族服饰企业或绣娘工作室工作。由此,绣娘们通过自身辛勤劳动,每个月可以获得三四千元不等的劳动报酬。在从事刺绣工作的过程中,布依族绣娘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能够熟练操作刺绣流程,完成刺绣产品的创造,为刺绣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创造条件,同时保护与传承、发展了布依族传统刺绣文化。

三、完善管理措施,提升刺绣产品市场效能

(一)创新产品式样,内抓产品质量的提升。在布依族刺绣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建立健全相关鼓励政策,吸引专业人才加入,从而为民族服饰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民族服饰企业内部可以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系,建立专项研究开发基金,鼓励引进人才以及员工自主研发。研发的产品进行可行性论证之后,及时到国家知识产权机构注册商标,避免被其他企业使用,从而树立特色品牌。企业内部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鼓励创新、创造,以不断提高刺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可以引进美术学、服装设计、设计艺术等方面专业人才。画家、设计师一般具有敏锐的洞见,能为刺绣新产品的构思、设计带来时尚感觉。只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研发的刺绣新产品方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布依族刺绣产品传统式样在许多民族服饰企业中存在同质化特点,创新性不够,式样老旧。在产品质量的提升上,布依族刺绣产品要做到多元化,在内容以及式样等方面充分创新。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布依族刺绣产品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既不能丢失原有的文化因素,又要具有切合时代的时尚特征。“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建设是区域资源的争夺,民族文化资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身份的标榜、民族历史的重构、民族文化的恢复、民族界限的划分是争夺资源的外在体现,更深层次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布依族刺绣产业的发展,需要创造既符合布依族文化传统,又体现现代化特点的产品。在布依族刺绣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既要有表现布依族传统刺绣文化的代表性、主导型服装,又要有表现适合中华民族新时代特点的、中国元素的民族服饰。在打造布依族刺绣产品时,可以将之表现于布依族男女服饰、学生装、情侣装、工作装、情侣装等诸多款式上,使之增添布依族特色服饰的美感。民族服饰企业在设计新式服饰时,就刺绣产品设计方面,可以先行开展市场调研,以设计契合市场需要的服饰产品。布依族服饰开发中,成人装、学生装的需求比较大。布依族成人装销售存在巨大市场,无论是人们生活中的穿着还是文艺活动时的民族文化展示,布依族成年男女一般穿着民族服装,以深化民族认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青年学生是布依族中的时尚一代。民族服饰企业可以专门开展布依族学生装服饰设计市场调查。针对他们的需求,研发出他们喜欢的式样,尤其在服饰图案、款式的设计上多下功夫,以拓展消费市场。儿童装也是布依族服饰开发需要重视的一个方向。在服饰设计中,布依族刺绣产品发挥着典型的装饰作用。“布依族童装,以童帽最具民族特色,一般有仿猫、虎、兔等动物头面缝制的童帽。”结合当下的时尚元素,民族服饰企业可以在布依族童装上,以刺绣产品装饰儿童所熟悉的大头儿子、唐老鸭等卡通人物或动物形象,以此扩大布依族童装市场。布依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集于一身的布依族刺绣新式产品表现于童装之上,将受到布依族大人及儿童的喜爱,从而深入拓展布依族服饰市场。布依族服饰企业可以研制专属于布依族刺绣产品的各式鞋类,形成绣花鞋、运动鞋、皮鞋、棉鞋等系列产品,注册属于自己的商标。布依族服饰企业可以进一步研发各类民族服饰,在做工上讲究传统,同时兼顾现代化,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其市场占有率。可以打造附着有布依族刺绣产品的布依族头饰、耳环、项链、手链、戒指、围巾、挎包、手提包、围裙、钱包、书包、灯笼、窗帘、地毯、沙发套、床上用品等一系列产品,从而将布依族刺绣产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倾力推介包括刺绣文化在内布依族服饰文化。

布依族刺绣产品的研发,可以结合中华民族元素,如汉服、唐装、中国制造运动服饰等进行开发。复旧的汉服、唐装,既时尚又传统,深得年轻人喜爱。设计体现中华民族特点的运动服饰,包括衣服、鞋袜等产品。如果能够被各种国际赛事所采用,则将会把中国布依族刺绣产品的宣传带到世界各地,从而有利于布依族刺绣产品的国际化推广。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民族服饰企业可以与具有较高品牌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合作,在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各式服装上面创新性融入布依族刺绣文化元素,使之具有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典型特征,从而“借鸡生蛋”,使布依族刺绣产品走向现代时尚的尖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手工刺绣为了迎合市场对时尚性的需要,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手工刺绣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能够运用到手工刺绣品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都为手工刺绣品的时尚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手工刺绣品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布依族刺绣产业可以紧跟世界时装的潮流,设计、生产出与时俱进的新产品,推进国际化发展策略。

(二)拓展营销方式,外抓商品销售的渠道。生产出来的布依族刺绣产品如何销售与推广呢?营销措施是将布依族刺绣产品推介出去的关键步骤。可以说,市场营销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将布依族刺绣产品推销出去了,企业才能够持续发展。除对外招聘市场营销人才外,企业可以选择与当下直播带货效果佳的网络主播(即“网红”)合作,通过网络直播带货,以创新营销方式,拓宽网络销售渠道。网络主播在影响较大的在线平台直播带货的同时,民族服饰企业可以组织员工观摩,学习新型营销模式,拓展营销方式,抓好商品的对外销售工作。同时,加大企业内部销售人才的培训力度。企业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者从事市场拓展工作的从业人员对销售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培养一支专业的营销团队。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可以举办专门的营销大赛,并且设立奖励机制,对比赛活动中脱颖而出的营销人员进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

企业可以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网站精心打造在线交易平台。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时代,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共享,为电商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电商销售渠道是一个可以将布依族刺绣产品带出布依族聚居地区的有效途径。当下,网络直播带货在各种各样的网购App中出现。民族服饰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乘势而上,精准发力,从而收获不可预见的网络销售市场。企业可以在淘宝网、京东网、中视购物、云上贵州、黔货出山、拼多多等各大网购平台注册自己的网店,出售布依族刺绣产品,或者遴选主播直播带货。民族服饰企业可以开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注册,融入网上交易集市,通过产品宣传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布依族刺绣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当然,为了更好地入驻网络平台,以开展正常的线上销售活动,单凭企业的技术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服饰企业可以“聘请专业团队进行运营管理,强化交易平台的运营和宣传,全面提升交易平台的影响力,强化交易平台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加强技术培训、应用指导、经营扶持,引导企业进入平台进行交易,切实提升线上交易额”。除了网络平台的在线交易,线下销售实体的交易也是很重要的。线下销售渠道中,可以运用连锁经营模式,在各地打造属于布依族刺绣产业、服饰产业自己的品牌专卖店,不断拓展销售市场。

综上,目前布依族刺绣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发展机遇与现实困难并存。布依族传统刺绣文化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既能维护好文化传统,又能实现创新式发展,需要各级各类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同时需要民族服饰企业抓住发展机遇,乘势发力,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创新生产方式、丰富产品形态,以将布依族传统刺绣文化的保护、传承切实落实到布依族传统服饰开发利用的市场社会之中,充分实现其所蕴含的生产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