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祖婷 洪少敏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提要]为倒逼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国家对其财政补贴自2017年实施逐步退坡机制,2022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研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坡政策产生的外部冲击,本文以175家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为界,选取2013~2016年、2017~2021年面板数据,通过多维变量对企业绩效进行考核,分析财政补贴退坡前后阶段企业绩效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退坡政策虽然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企业在发展中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其消极效应。企业可通过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优化消费者消费体验来适应政策环境变化,政府也应设计合理替代机制、完善配套充电基础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作为集汽车、能源和高新技术为一体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格局中显得格外重要,历年来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其发展。但是,2015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为倒逼新能源汽车厂商提升核心技术和服务水平,联合发文宣布财政补贴退坡机制,将资源配置交给市场,力促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四部委发布通知,指出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再次进行大幅退坡。2020年4月四部委发文明确,为平缓财政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基于上一年退坡10%、20%、30%。新能源车的推广和使用财政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财政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冲击日益明显。2015年四部委首次宣布退坡机制,次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同比增长率由2015年的300%以上下降至50%左右;2019年再次宣布退坡机制当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率甚至为负值。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还有待于理论上进一步深入分析。

一、文献综述

(一)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刘靖宇等(201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财务绩效正向影响显着。王维等(2017)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助与非研发补助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和经营绩效均有显着正相关作用;曹阳等(2018)从政府补助的规模和连续性维度研究,发现政府补助连续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郑明贵等(2020)对稀土行业中上下游企业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国家补贴对下游稀土行业的业绩具有显着正效应;郑超月(2021)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政府补助对F汽车的财务绩效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李东博(2021)通过对政府补助作用机理的分析发现政府补助可以提高众泰汽车的盈利能力。

(二)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作用。刘萍等(2017)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发展的观点来看,国家财政补贴对提高公司绩效具有负面影响;从社会效益角度来看,国家补贴对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绩效来说,主要还是要依靠大规模的科技人员的引进。张文(2018)从微观角度,通过对比亚迪汽车公司个案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具有抑制作用。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新能源汽车公司业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业绩方面,而关于政府补贴和补贴退坡等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而关于企业社会绩效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将从公司的经济和社会的表现两个方面来探讨政府补贴退坡能否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绩效。

二、财政补贴退坡前后新能源汽车补贴对比分析

(一)获得补贴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通过梳理历年补贴政策发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最低里程数要求逐年上升。2013年、2016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财政补贴要求的最低里程数分别为80公里、100公里、150公里、200公里和250公里。此外,历年的财政补贴政策通知明确,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的设定不仅仅是以续航里程为标准,而且还要综合考量分析电池的密度以及车辆的消耗程度。

(二)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金额标准逐年下降。以里程数为例,里程数为80~100公里区间的补贴金额由2013年的3.5万元/辆下降至2015年3.15万元/辆,并且2015年后该里程区间无补贴金额;里程数为100~150公里区间的补贴金额由2013年的3.5万元/辆下降至2017年2万元/辆,并且2017年后该里程区间取消补贴;里程区间在200~250公里的车辆补贴金额由2013年的5万元/辆下降至2018年的2.4万元/辆且往后不补贴。其他里程区间的补贴标准金额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新能源汽车样本企业来自choice数据库新能源汽车板块,考虑研究时间起点为2013年,故选择2013年以前成立的样本企业并剔除存在ST和*ST标注以及部分数据缺失等异常企业样本,最终得到175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本文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及企业历年年报。

(二)变量定义及处理

1、被解释变量。本文从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个维度对企业绩效进行衡量。在现有的有关企业经济绩效研究中,最常用的是企业价值(EV)和TobinQ值两个指标。本文结合陈世来等学者(2021)的研究,利用企业价值(EV)来衡量企业的经济绩效,并对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

关于社会绩效的衡量指标较少,鉴于数据的可行性,本文参考学者唐清泉(2007)的做法,用税收贡献(Tax)衡量企业的社会绩效。其实施方法是利用上市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与期末总资产的比值作为税收贡献(Tax),从而排除了因公司规模不同而产生的错误效应,分析补贴退坡的社会绩效影响更可靠。

2、核心解释变量。政府补贴的度量,引用曾繁荣等(2018)的做法,利用政府补助除以总资产即政府补贴强度(Sub)进行衡量。该指标同样排除了企业规模的影响。

3、控制变量。为排除其他因素干扰,选取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企业上市年限(Age)、企业成长能力(Gor)、财务杠杆(Lev)、经营能力(Tat)等。本文对以上控制变量做如下处理:利用企业期末总资产衡量企业规模(Size)并取对数处理;对企业上市年限(Age)取对数;利用企业可持续增长率衡量企业成长能力(Gor);企业年末负债总额除以年末资产总额作为企业的财务杠杆(Lev);企业经营能力用总资产周转率(Tat)进行衡量。

(三)模型构建。由《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可知,财政补贴退坡实施的时点为2017年,因此本文选定2017年为财政补贴退坡元年,将2017~2021年定义为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坡阶段。具体实证步骤为:以2017年为界,其中2013~2016年为补贴退坡政策实施前阶段,2017~2021年为补贴退坡政策实施后阶段,并对财政补贴退坡调整前后两个阶段基于模型1、模型2、模型3和模型4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财政补贴退坡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绩效的影响。

其中,EV、Tax为被解释变量,Sub为解释变量,Size、Age、Gor、Tat、Lev为模型控制变量,i表示第i个企业,t代表年份。

(四)回归模型估计。对所选样本企业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明显小于0.8。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此外,企业价值与政府补贴强度、企业税收贡献率与政府的补贴强度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但是,相关性系数只是体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能体现它们的因果关系,分析它们之间具体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回归。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如表1所示。(表1)

表1 两阶段模型估计结果一览表

从补贴对企业经济绩效影响效果来看,2013~2016年,也就是补贴退坡前一阶段,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EV的影响是正向的,在1%显着性水平上显着,且补贴强度系数为5.846442。与补贴退坡后一阶段2017~2021年相比,政府补贴对其EV的影响依然是正向的,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显着,但其系数值下降为4.063316。两阶段对比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退坡政策对其企业价值的影响在减弱。随着企业逐步成熟,企业的上市年限在2017~2021年对企业经济绩效影响不显着。

从补贴对企业社会绩效的影响效果来看,2013~2016年政府补贴与企业税收贡献的关系显示,政府补贴系数值为0.870093,说明政府补贴新能源汽车能显着提高企业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而在2017年的补贴退坡之后,该项系数值下降为0.676115,说明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税收贡献的促进作用在削弱。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规模对企业的社会绩效是负向作用,原因可能在于,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越大,接受到的政府补贴也越多,税收返还也越多。且在财政补贴退坡阶段,负向作用更加显着。

综合上述企业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来看,企业经济绩效对财政补贴的依赖程度更高。在补贴退坡前一阶段,政府补贴每下降1%,企业经济绩效下降5.85%,社会绩效仅下降0.87%;补贴退坡阶段,政府补贴每下降1%,企业经济绩效下降4.06%,社会绩效仅下降0.68%。综合两个阶段模型来看,财政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但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这种负向影响作用也在被削弱。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本文通过对2013~2016年和2017~2021年两个阶段从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国家财政补贴退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财政补贴对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是在补贴退坡政策实施后阶段正向作用均有所削弱;(2)综合经济和社会绩效上看,企业的经济绩效相对社会绩效而言对财政补贴的依赖程度更高。综合两个阶段模型来看,财政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但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这种负向影响作用也在被削弱。

(二)建议

1、对企业的建议。一是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必须加强对人才的投资,并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其中包括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企业科研创新项目的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二是优化新能源汽车用户使用体验。主动建立一个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全面掌握新能源车的需求与心态变化,将顾客满意度与个性化需求有机融合,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厂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占有率。

2、对政府的建议。一是政府应设计合理替代机制,实施非补贴政策。例如,宣传推广、优先挂牌权利、免费停车以及不限号等。此外,继续执行“双积分”管理办法,即利用行政手段推动汽车企业提升乘用车节能水平,通过建立燃料汽车消耗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平台管理,促使汽车企业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比例。二是要完善充电设施与服务,加快新国标、老桩改造实施项目,争取全国全行业充电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统一充电接口、上传数据以及结算体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