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智愚 王 俊

一般均衡理论告诉我们,经济体中各产业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关联。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都是同等强度的。总是存在一些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强烈关联程度。这些产业发展状况的好坏,往往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些产业可以称作关键产业或重点产业。

关键产业及其特征

笔者认为,关键产业可定义为: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内,自身的良好发展可对某一特定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可持续性产生积极影响的产业。关键产业并不一定就是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有可能是基础产业。因为基础薄弱的基础产业,也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即便是同一地区,因其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关键产业也是不同的。故关键产业的选取,往往需要视考察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关键产业的分类

按在传统产业结构划分中的地位不同,关键产业可以划分为两类:主导性的关键产业和基础性的关键产业。

主导性的关键产业,本身就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主要动力。主导性的关键产业,由于处在生产价值链中较高端的位置,故其自身就拥有较好的利润预期和成长性预期。这一类关键产业的快速发展,往往还能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需求,不但能够拉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会促进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实现自我改造和升级。因此,加速发展这一类关键产业,往往能够产生极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一类关键产业往往投资规模较大,且投资面临的不确定性也较高。

基础性的关键产业,其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作用时常为人们忽视。但是,这一类关键产业若能实现规模经济,则可显着的降低其他产业发展的成本。这是因为基础产业的产品,往往是其他更高端产业必不可少的投入品。故这一类关键产业的发展,虽并不能带来丰厚的直接经济效益,却可带来极大的间接经济效益。在基础产业中有一类较特殊的产业,虽然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也并不会成为其他产业的直接投入品 (比如说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等公共事业),但是却可以起到降低交易费用、增强劳动者素质等作用。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尚不发达的地区,此类关键产业的发展往往被人们忽视,尽管这类关键产业有着创造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的潜力。

(二)关键产业的特征

从关键产业的定义和分类就会发现关键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1.正外部性显着

关键产业的发展总是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不仅可以为其他产业创造新的需求,还可以降低其他产业投入的成本。更有可能通过技术外溢等途径促进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提升经济体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因此,发展关键产业往往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突破口。如果关键产业的正外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则投入资源发展关键产业可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远大于关键产业自身可产生的经济效益。故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的力量,无法确保关键产业获得足够的发展资源。这将会导致关键产业的发展不足。

2.收益不确定性较高

关键产业投资风险较大,收益不确定性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从关键产业的分类会发现,关键产业往往投资周期很长,涉及金额巨大,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对一些偶然性事件较为敏感。因而,即便是不存在正外部性的情形下,对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来说,这一类产业的投资都很可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故此类产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较高。

3.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

关键产业的发展受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政府制定的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往往对关键产业的发展态势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由于关键产业具有的正外部性和高收益不确定性的必然结果。政府政策的改变,将改变关键产业所面临的交易费用,从而改变关键产业的发展成本。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当认真考虑对关键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避免出现经济扭曲的状况。

关键产业对区域经济可持续性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根本动力。亚当·斯密在其 《国富论》中就曾论述过不同产业发展顺序的问题。可以说,亚当·斯密的时代,就已经认识到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客观规律。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质是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迂回生产链的不断延长。故产业结构高度化总是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实现内涵式的增长。一个以低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其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较低,劳动生产率也处于较低水平,市场规模也会比较狭小,内需难以启动。故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定大打折扣。区域经济增长易受偶然性因素(如异常天气)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可持续性差的特点。因此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往往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保持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发展资源的稀缺性,故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往往被迫采用非平衡发展模式。但是长期偏离平衡发展路径,将使产业结构畸形,导致结构性的供求失调,价格体系趋向于混乱而丧失作为资源配置信号的功能。最终将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常态化,降低长期经济增长潜力,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失去可持续性。故在实施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同时,需要把平衡发展作为长期经济发展的目标,把实现更高水平的平衡发展,作为短期政策决策中实施非平衡发展模式的最终追求。

因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始终应当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的问题。如果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不合理状态,则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将难以保证。要保证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则必须将产业结构合理化作为产业政策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期采取偏离平衡发展路径的经济政策,必须为长期产业结构合理化预留政策空间。在制定刺激某一产业发展的政策时,不仅须考虑如何将该刺激政策对经济活动的扭曲程度控制在适度水平,还应当考虑该刺激政策适时退出问题。除此以外,产业政策制定者还需要考虑制定合适的补充政策,以纠正前一阶段产业政策导致的经济活动扭曲。故只要有产业政策施行,就必然存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政策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项长期的政府调控活动。

(三)关键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关键产业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发展好关键产业,对于促进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也能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故区域产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须特别留意对关键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首先,关键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由于关键产业存在显着的正外部性,所以关键产业的充足发展可以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主导产业的关键产业,由于自身的成长性较好且代表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所以这类关键产业的发展本身就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着积极影响。而关键产业的正外部性,使得主导产业的发展能够促使相关产业的升级。从而带来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不断发展。作为基础产业的关键产业,可以降低其他产业发展的成本。这对于新兴产业来说尤为重要。投入品成本的降低,可以显着的提高新兴产业的预期收益,降低新兴产业收益不确定性,刺激社会投资流向新兴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

其次,关键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同于一般产业的发展,关键产业具有带动或鼓励其他产业发展的作用。虽然促进关键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也是非平衡发展模式的产业政策。但是,由于关键产业正外部性的存在,关键产业的发展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需求,从而刺激其他产业也相应的发展起来。只要资本可以自由流动,那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就会向发展不足的产业进行投资,从而扩大产能,加速产业发展。故发展关键产业,不但不会导致产业结构畸形,相反还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关键产业政策可以说是对经济系统扭曲较小的一类产业政策。

总之,发展关键产业的产业政策,能够以最低的资源投入获得最高的调控效率,同时也能够使产业政策造成的经济系统扭曲最小化。

天津金融业与天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金融业在天津经济中的地位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金融业的特殊行业性质,决定了金融业发展对其他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良好的金融业,能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和安全的资产管理途径。因而金融业的发展,能够降低其他产业发展的交易费用,提高其他产业的预期收益。这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金融业具备关键产业的全部特征,是关键产业政策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天津滨海新区,乃至天津整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制造业在天津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制造业内部的产业升级对于天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便捷融资渠道和资产风险管理的依赖性较大。要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就应当先大力发展金融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表1天津2000年—2008年部分增加值数据

天津金融业发展可谓是相当曲折。近代史上天津金融业曾经辉煌一时。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天津金融业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天津金融业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发展也相当曲折。改革开放以后,天津金融业开始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天津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但是,天津金融业与上海等国内重要的金融中心相比仍有差距,天津金融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天津金融业虽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但离形成北方金融中心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金融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但尚未建立起良好公司治理机制;金融创新程度依然较低,对金融产品开发的力度仍显不足。这些问题制约着天津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天津其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天津金融业存在的问题,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天津金融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天津应科学研究当前金融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对金融业进行改革创新。在可预期的未来,天津金融业是一个成长性很好的产业,是影响天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性关键产业。

表2 部分行业增加值相关系数矩阵

(二)天津金融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数量关系分析

运用天津2000年—2008年的数据 (表1),可以发现天津金融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显着数量关系。

作为关键产业的金融业,与其他产业存在较高相关性。对部分行业增加数据进行的相关分析表明 (表2),除第一产业外,其余产业均与金融业有强烈的相关性。金融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相关性高于第一产业,表明金融业对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有着积极影响。金融业发展可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表3 金融业对部分行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

由于关键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关键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弹性系数也较高。运用回归分析则可得金融业对上述产业的弹性系数 (表3)。发现金融业对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拉动作用尤为显着。这也证实了先前的判断,即金融业的发展对于天津制造业的升级有积极作用。

分析结果还表明,金融业发展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发展金融业有助于增强天津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但是金融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的拉动作用较为微弱。这可能是因为针对第一产业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不足。因此加强针对第一产业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可能是未来天津金融业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总之,关键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发现天津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显着的相关性。天津金融业的发展可以带动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因此,笔者建议,天津产业政策需要把金融业提高具有战略地位的主导性关键产业,进一步加大向金融业倾斜,以加速金融产业的发展。同时鼓励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扩宽金融服务的范围,使得天津金融业能从国内金融业激烈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进而实现天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奠定其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

参考资料

1.石磊.主导产业及其区域传到效应分析 [J].管理世界,1994.2:169-177.

2.杨学津,刘明.基础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与衡量 [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4:17-20.

3.胡乃武,王辰.论我国基础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J].经济学家,1994.1:18-26.

4.王辰.基础产业瓶颈:体制与非体制成因的系统考察 [J].管理世界,1995.3:126-132.

5.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 [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8:133-138.

6.林铁钢.天津金融业:六十年跨越式发展 [J].华北金融,2009.10:3-5.

7.许崇富.加快天津金融业发展的思考 [J].华北金融,2003.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