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峰

1999年7月,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北京“城市发展高级圆桌会议”上的讲话中,把我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镇化是新世纪对我国的第一大挑战。“十二五”时期是青岛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的关键期,随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城镇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坚定不移地统筹城乡发展,使城镇化走上持续、健康、协调、均衡发展的道路。

城镇化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城镇化的内涵

1.城镇化涵义

城镇化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的转化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这一过程是包括城市、县镇、农村在内的不同“地域单元”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人口、产业、地域、文化等方面集聚与扩散的可持续发展过程。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之一,传统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人口变化,即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经济变化,即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及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不断增加;社会变化,即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其中,前两个因素是衡量城镇化的基础,后一因素是衡量城镇化的核心。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或迁移的过程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以及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加上可以采用比较简单易行、有一定可比性的以城镇地区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镇化水平,故这一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方法受到不同学科的普遍接受。

2.新型城镇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它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更是诸多因素共生催化的过程,其内涵可以用“一个统领,五个重点”来概括,其中,“一个统领”为科学发展观,“五个重点”为:以产业集聚为支撑,与工业化、信息化相适应;要合理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要重视文化建设,努力塑造城市特色和风格;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表现在: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它吸收了传统城镇化的精髓,如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同时摒弃了传统城镇化中的缺陷,如忽视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区别在于: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乡统筹,追求整个区域的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协调互补发展,追求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城乡分制,城市单独发展;强调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多元支撑体系而不仅仅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强调城市文化特色的挖掘而不仅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张;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而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而不仅仅是土地空间的扩张;更加注重多元体制的综合改革而不仅仅是建设口层面的改革;更加注重城镇化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比较见表1。

(二)国内外城镇化模式分析及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1.国外城镇化的主要模式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加速城镇化进程是必然选择。但在道路选择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推进方式不同,结果也各有不同。

(1)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

英国的城镇化:英国 (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城市化进程中曾遭遇过一系列严重问题,但也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了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

美国的城镇化:过分依从市场需求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城市无序蔓延,或者称为极度的郊区化,在资源和环境上付出巨大代价,成为世界各国引以为戒的深刻教训。

(2)东亚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

日本的城镇化:根据人多地少和资源极度匮乏的国情,日本政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干预作用,以较小的社会和环境代价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日本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征是以大都市为核心的空间集聚模式 (以东京、京阪神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为核心),获取了资源配置的集聚效益。

韩国的城镇化: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的经济腾飞伴随着以首都圈为核心的空间高度集聚的城镇化进程,政府的公共政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1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比较

(3)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拉美国家的城镇化:过于强调市场机制而排斥政府作用,奉行土地私有制,加剧了农村土地兼并,迫使大量农民失地破产而涌入城市。拉美国家是“过度城镇化”的典型代表,城镇化水平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水平。

南亚国家的城镇化:一些南亚国家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人口爆炸,由此导致大都市及其周边城镇和村落形成连绵不断的空间集聚形态。尽管在空间上具有城市形态特征,但在经济、社会和制度等方面都显现出乡村性,普遍存在就业岗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匮乏和生活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非洲国家的城镇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非洲国家相继获得政治独立,但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欧洲宗主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停滞不前和人口迅猛增长,加上连年战乱,使非洲国家的城市危机加剧。50%以上的劳动力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寻找就业机会,70%以上的市民居住在自发形成的大片贫民区,绝大部分市民生活每况愈下,人口死亡率升高。同时,农业劳动力的过度流失也严重影响农业发展,造成饥荒。

2.我国城镇化的主要模式及发展战略

(1)我国城镇化模式

以城镇群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城镇群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自然反映。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更大范围内逐步形成以一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集群协调分布,城镇间保留一定的农田、林地、水面等绿色空间,并通过高效便捷的交通走廊相连接的城市群 (大都市连绵区)。这种城市群地区,既是人口居住的密集区,也是支撑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如长株潭一体化城镇化模式。

以小城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以县域经济为核心的小城镇是我国整个城市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分为:大城市功能扩散推动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人口压力和用地矛盾的产生及城市交通设施的逐步改善,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由于具有一定的人口与人力资源优势、土地优势、区位优势,能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人口流动等,进而迅速发展。外向经济推动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因为毗邻港澳、交通便利,云集了众多的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通过“三来一补”成为香港和澳门等地加工业的外迁地,外资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外向型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一批城镇的兴起和农村繁荣。乡镇企业推动型,即“苏南模式”,特点是“四为主一共同”,即“以集体经济为主,以乡镇工业为主,以市场取向为主,以政府推动为主,走共同富裕道路”。民营经济推动型,即“温州模式”,以家庭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以市场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专业市场为基础的专业镇。资源开发型,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推动了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工业化进程,兴建了一大批“资源型城镇”,形成了典型的“矿城模式”。

(2)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

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演进。2001年“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化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从现实看,如何既加快推进城镇化、满足各方面对城市发展的需要,又防止出现“城市病”,一条有效途径是发展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分工科学、功能配套的城市群。这样,既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又可以促进中小城市发展,从而推动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阶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应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期。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前半段,估计到2020年前后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化也进入加速期。2000年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从36.2%提高到47.5%,平均每年提高1.13个百分点。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建制市655个,其中地级以上287个,县级建制市368个。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已达2160个,其中地级建制市162个,非建制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城镇50个,县级建制市368个,非建制市的县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城镇1580个。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经济总量从改革之初的世界第12位跃居到目前的世界第2位,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 《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报告中指出,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将用20年的时间解决“半城市化”问题,使我国的城镇化率在2030年达到65%左右。

(三)国内外不同城镇化模式对青岛的启示

1.城镇化发展必须与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速度相适应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地把城镇化等同于城镇建设,片面追求城镇化率。特别是由于我们现在是按照行政区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若不顾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约束,人为拔高城镇化率,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实际意义。过度城镇化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城乡矛盾加剧、地区发展失衡、农村产业凋敝。这在一些国家是有过深刻教训的,我们决不能重蹈覆辙。推进城镇化没有也不会有一个固定模式,青岛的总体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适应,选择符合本地特征的发展模式。

2.处理好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过度城市化”问题,主要是没有处理好城镇和工业发展与农村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追求工业化的强烈愿望支配下,普遍忽视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是在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不能就城镇问题谈城镇问题,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村范围内寻求农村发展思路。实际上,许多城镇问题虽然突出表现在城镇内,但根子却在农村。同样,许多农村问题根子也在城镇。青岛的城镇化必须从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是否适宜。城镇化模式是受工业化模式影响的。城镇化如果没有工业发展作基础,往往会出现城镇化超前的情况。同样,如果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没有城镇作为依托,也难以持续推进。青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确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战略,但工业化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工业发展,而要理解为三次产业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竞争力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及三次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

4.处理好城镇体系内层次和规模的关系

城镇化过程中能否形成大、中、小城镇层次结构合理、功能协调、分布均衡的城镇体系,是决定城镇化能否在经济发展中起积极作用的重要因素。如果城镇不分层,所有的交易活动集中在一个城市中心进行,就会带来额外的交易费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城镇体系内部,首位城市极度膨胀,工业生产集中在一两个城市,发展潜力受限。青岛尽管还没有出现中心城市极度膨胀的现象,但城市体系内部规模和层次也不尽合理。要大力发展小城镇,使之成为中心城市资金、信息、技术向外扩散的一系列中间节点,形成合理的城镇层次和规模结构,增加城市与其经济腹地间的联系。

5.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城镇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只有市场机制能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吸引生产要素在城镇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但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到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变迁、城镇合理布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政府实行积极的干预政策是城镇化能否积极稳妥推进的重要保证。要有一个科学性和权威性都很强的高质量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特别是针对青岛空间连贯薄弱、城乡差距较大的现状,积极发展小城镇,带动城镇群发展;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公用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或市场失灵领域,积极给予政策支持。

参考资料

1.程兴田.我国城镇化道路与中心镇建设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5,11.

2.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04):75.

3.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J].中国城市经济,2007,(04):14.

4.廖富洲.城镇化健康发展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理论前沿,2006,(1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