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峰 刘 晨

在传统外贸发展面临困境形势下,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速度极快,前景广阔。青岛应抓住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和申建自贸港区契机,打造网上自由贸易区,这是当前稳定和扩大外需、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争创对外开放新优势的重要抓手。

国家政策动向及相关城市试点实践

(一)国家政策动向

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融合,正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预计2015年国际电子商务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四成,未来10年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黄金时期。我国大陆地区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最受欢迎的跨境网购目的地。

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工信部、外汇管理局等十几个部委2012年以来多次发文,支持、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汪洋副总理对中央政策研究室的研究报告作重要批示,要求高度重视跨境电子商务,指出这是 “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政策的明朗使2013年被喻为跨境电商元年。

(二)试点城市情况

凭借跨境外贸的良好基础、优秀的试点方案与执行能力及地方政府主导平台的积极申报,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5个城市成为国家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

上海围绕打造亚太地区电子商务枢纽港城市,立足上海自贸试验区优势,启动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平台,包含了“跨境通”网站、报关报检、个人行邮税网上征缴、跨境外汇支付等系统,目前主要试点进口模式,在全国率先成立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重庆是全国唯一具有跨境贸易电商服务“一般进口”、“保税进口”、“一般出口”和“保税出口”4种模式全业务的试点城市,致力于打造内陆电子商务产业高地和内陆国际金融结算中心。杭州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一般出口”模式试点,成立国内首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2014年3月首批“直购进口”模式商品的顺利入境,标志着杭州跨境电子商务正式迈入“2.0时代”,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的目标渐行渐近。宁波通过货物的进口分销监管和出口贸易方式创新,打造全国主要的进口快消品物流集散中心。郑州是出口转内销模式,利用保税的“进口保税、入区退税、国际分拨”等功能,对跨境电子商务产品采取 “出口产品入区退税,进口产品出区征税”的管理办法,同时利用经营团队的海外国际物流分拨配送系统,建立以郑州为核心的河南电子商务全球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力争打造国际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

青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优势及需解决的问题

(一)优势

1.经济发达,外贸繁荣

2013年青岛GDP与首批试点城市比位居第四,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第三,有实绩进出口企业1.3万余家,其中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110家。青岛港是全国进出口货运量位居前列的重要港口,具有对日韩跨境电子商务的区位优势。

2.政策支持,指导性强

青岛高度重视推进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2005年以来多次发文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做详细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3.电子商务迅速发展,配套平台不断完善

一是电子商务基础良好。青岛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电子政务、企业基础信息交换、金卡工程、RFID试点城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和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同比增长25%。二是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公用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实现网络间的融通和资源共享应用。利用卫星定位、遥感遥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设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形成支撑电子商务系统和城市运行管理的基础平台。基本实现全光纤网络及互联网、固话、移动电话、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络基础。组建青岛市数字证书CA认证中心,加快网络信任体系建设。适应云计算、物联网等发展新方向,引进建设联通东北亚数据中心、电信北方最大数据中心。三是重点行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入。制造业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发展和应用特色鲜明,海尔、青啤、海信、双星等企业通过建立B2B、B2C、M2M等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家电电子、橡胶、服装、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带动百万家中小企业和用户电子商务应用。港口和商贸领域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成效显着,青岛港建成我国沿海港口规模最大的EDI中心和物流信息平台;青岛海关建设山东口岸大通关公共信息平台,率先在全国海关系统实现关区数字化管理;拥有国内规模和会员数量最大的青岛易巴特B2B易货电子商务平台。

4.跨境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相关配套行业日趋成熟

2013年青岛进出口邮政快件126.2万件,同比增长16.5%;非邮递快件345.9万件,同比增长20.1%,其中80%以上为跨境电子商务成交。注册资本200万元的中小企业约有13万户,近60%开始从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个人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数不低于1万人。我国首家中韩跨境电子商务平台HTmall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落户青岛。新华锦、青岛港等一批企业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物流业快速发展,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国内目前唯一实行美元挂牌、保税交易的交易平台和国内唯一掌握多币种报价、多币种履约定金结算方式的机构——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建成。

(二)问题

1.通关

一方面,大量货物通过快件和邮递渠道进境,给海关传统货物监管与征税带来挑战。另一方面,海关通关环节成本和费用过高、手续繁琐,大量电商企业面临难以快速通关、规范结汇以及出口退税等问题。同时,针对跨境邮递货物、物品的退换货问题,现行海关监管模式也存在不小困难。

2.物流

首先,跨境物流成本偏高,甚至经常会出现配送费用高于商品本身售价的情况。即使实力较强的企业采用海外仓储和聚集后规模化运输两种方式来节省运输成本,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也很高。其次,跨境物流体系建设不合理,物流联动进展缓慢、运输渠道偏窄,跨境物流企业数量较少,基础设施不完善,满足不了爆发式增长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需求。再次,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配送方案、最佳送货路线及最优库存控制,基本还处于半人工状态。

3.电子商务环境

电子商务市场氛围不足,服务水平、消费受众与先进城市差距较大。诚信和监管体系有待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是短板,商品劣质、网络欺诈、拒付货款等现象时有发生。电子商务相关平台虽已建成不少,但缺乏相关政策和有关部门将各平台进行整合,尚未建立满足跨境电商在青岛做大做强必需的服务平台,资金、场地短缺及网络知识更新慢仍是制约因素。尚未形成电子商务发展集聚区,缺少专业化、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领军企业。

4.人才

缺乏掌握商务贸易、计算机技术、管理和运营的高端复合型人才。高校人才培训体系与企业实践严重脱节,外贸电商企业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培训员工,随着外贸电商企业向纵深发展,跨境电商供应链人才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5.法律法规及政策

现行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标准不一、责任缺位、体系不健全。跨境电商政策配套未到位,缺乏电子商务通关服务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以及相关的邮件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导致进出口邮件和快件无法办理结汇、退税手续,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溯源机制等也无法保证。跨境电子支付中的法律风险漏洞也很多,跨国之间电子支付风险监管规则、跨境电子支付服务中主体资格的确定、电子支付服务活动的监管、个人隐私保护等缺少完善的法律规定等。

青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网上自由贸易区

借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契机,在跨境电子商务的财税政策、通关物流、结汇、信息共享、监管体系、标准体系、统计研究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借鉴杭州经验,尽快启动 “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项目申报,以政企合作形式建立电子商务自贸区平台,网上自贸区入驻企业视同落地注册企业,享受自贸区相关政策。结合中日韩自贸易区建设,规划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及跨境电子商务领军企业设立总部基地、营销中心,建成一批国家级和市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在保税港区内率先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积极争取跨境电子商务保税进口政策,探索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通关便利化和进口贸易便利化试点。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在境外设立研发、物流和营销中心。

(二)加强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和政策支持

制定 《青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管理条例》。加快电子商务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电子商务相关活动。加大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方面,研究制定在网络环境下对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及经营行为监管的政策和体系;外汇管理方面,研究制定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实行集中结汇等便捷结汇措施;商检方面,研究制定将在一般贸易中实行的免检等便捷商检措施应用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快件方式报关提供货物商检,对可信企业进行免检或其他便利措施;退税政策方面,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便捷纳税、出口退税支持,对跨境电子商务初期发展提供减免税专项政策。

(三)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支持有条件的电子商务园区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特色产品出口基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培育橡胶谷、北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支持家电、橡胶轮胎、汽车及机械等行业企业发展自营、第三方、专业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拓展跨境市场。推进建设中韩、中日、中美、中德等跨境电商平台。发挥山东口岸大通关公共信息平台与青岛港EDI中心和物流信息平台等整合优势,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提高电子商务物流通行速度。加强电子支付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有利支持,积极发展第三方支付。

(四)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和研究咨询

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将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纳入对外贸易统计口径,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口岸化管理。鼓励行业协会和社会性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动态发展监测、各区市加强对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动态监测。通过联合研究院校、对外贸易研究机构、外贸电商服务机构、大型外贸平台等,设立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研究小组,建立研究与咨询公共服务平台,密切跟踪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加强电子商务热点问题及其与实体经济相互关系研究。

(五)集聚跨境电子商务各类人才

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加强电子商务学科专业建设和跨境电商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鼓励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加快培养既懂国际商务、国际法律法规又具备信息化技能的电商应用人才,积极开展面向企业高管的跨境电商培训,形成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梯次型人才队伍。鼓励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与成熟的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合作开展教学实践,建成一批实践基地,集聚一批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吸引并帮助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形成良好的创业带动就业氛围。

(六)完善多元化跨境电子商务投融资机制

加大电子商务应用与服务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资金投入,设立电子商务创新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园区内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建立电子商务产业风险投资机制,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促进风险资本对跨境电子商务自主创新和创业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的信贷扶持。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电子商务上市企业,支持和奖励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上市融资。发挥政府财政带动作用,形成政府引导性投入与社会资本投入互补的投融资机制。加强对投融资效果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