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问题

贯彻知识产权国家战略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即培养当代大学生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等方面的能力,既包括对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也包括对非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素质教育。截止2018年,我国仅有62所高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大部分学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基本是零。传统的理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只重视专业技术与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对知识产权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到了企业后,不懂得通过

运用知识产权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创新,无法站到行业前沿。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也不容乐观,我国知识产权学生学位为法学学位,所受教育多是偏重于法学理论,缺少动手实践的能力,这与企业知识产权的实务有一定程度的脱节。随着知识产权竞争意识的增强和业务的需要,社会对能够进行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的实务人才需求猛增,知识产权实务人才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教学实验机构极度缺乏,无法满足和回应信息网络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尽快建立一个基于文理交融的知识产权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才能适应我国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需要。

从实务的角度看,目前最紧迫的是如何让学生更为直观的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知识产权进行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保护,包括在知识产权形成时的确权与申请、知识产权形成后的管理与保密、知识产权运用过程中的法律保障、知识产权纠纷产生时的取证与维权。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成为促进国家创新发展的动力源。

二、知识产权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内容

笔者认为,基于文理交融的知识产权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内容应当包括知识产权实践能力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分类与层次、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实验平台建设四大部分。

(一)知识产权实践能力的实验课程体系

重庆邮电大学知识产权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师资”进一步加强文理交叉,在“教学师资及资源、教学对象”上深化整合开放,在“教学平台、服务示范”上继续探索创新,形成以“培养信息网络时代法律纠纷的取证、分析与解决能力”为目标和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在该体系中,从知识产权领域通用基础技能、专业基础技能、专业基础能力及专业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构建整套的信息法学人才实验教学体系。

该实验教学体系具体实验内容包括:①知识产权的创造类实验:知识产权专业、管理专业、传媒艺术专业、理工科专业适用;②知识产权的管理类实验:知识产权专业、管理专业适用;③知识产权的运用类实验:知识产权专业、管理专业适用;④知识产权的保护类实验:知识产权专业适用、理工类学生适用;⑤知识产权诉讼类实验:知识产权专业适用。

(二)知识产权实践能力的实验课程分类与层次

知识产权实验课程如前述,从解决的问题与对象看,知识产权课程分为通用基础技能、专业基础技能、专业基础能力及专业创新能力四个层次。

通用基础技能包括文书写作、文献检索与利用、英语、演讲与口才、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应用、信息安全、心理分析等技能。

专业基础技能侧重于商标、专利的申请、检索、分析、预警、布局、保护以及版权、商业秘密的确权、管理、取证、维权技能培养。

专业基础能力是在专业基础技能实验完成后,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产权实现财富增值的能力,以及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能力,具体包括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类的实验。

专业创新能力的实验课程将在前三个层次的基础之上,通过创新实验、科研项目、专业竞赛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包括:商标、专利证据管理、分析布局以及版权、商业秘密证据管理、战略维权的能力。

知识产权实验教学体系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分类实施,设置面向知识产权专业、管理专业、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实验教学模块,不同专业的学生可选择不同的课程。

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将完成整体课程学习,侧重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诉讼;非知识产权专业的管理类学生选择性完成实验学习,侧重于知识产权的管理与运用;非知识产权专业的理工科学生选择性完成实验学习,侧重于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这样既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课程体系,又兼顾了不同专业对知识产权的不同需求,形成针对文理交融的知识产权实践能力的统一实验教学平台。

(三)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规范化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为使各项教学要求都有据可查,将研究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具体包括:规范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系统以及实验成绩考核与评定体系。

1.教学保证体系:主要监控点为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师资队伍的配备与建设、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经费投入等。实施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形成质量监控的闭合回路,加快教学信息的反馈。

2.人才培养质量系统: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评价等。

3.实验成绩考核与评定体系:主要监控点为考核方式改革,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60%,根据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期末考核以操作考试为主,也可适当进行实验理论知识笔试,考核成绩占40%。此外,实验考核还将探索创新型实验考核方式,选取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设定实验项目,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小组以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成绩以小组出具报告的方式进行评定。

(四)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知识产权实验教学体系中应研究如何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实现实验课程的数字化。即研究如何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辅助工具,发布实验分组、实验理论讲解安排等课程信息。通过两年的努力,重庆邮电大学信息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立起以网络交流模块为主,教学资源共享模块和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为辅的多模块一体化教学管理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资源共享与下载,提供问题交流与讨论平台,提供网上实验预定服务以及实验数据上传下载功能。

三、达到的效果

(一)明确知识产权实验教学的定位与内容

在知识产权领域,我国一直处于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成本学习”阶段,产生大量的“知识产权维权成本”。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民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专业的知识产权知识不够,且没有与知识产权实务相结合的体系明确的实践课程。本项目通过增设基于文理交融的知识产权实验课程,探索文理交融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途径,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实验教学体系在普及知识产权传统理论的基础上,依托重庆邮电大学理工科雄厚的师资力量,在整个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讲授知识产权的创造、知识产权的管理、知识产权的运用、知识产权的保护及知识产权诉讼等,大大改善高校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文理交融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

(二)创设知识产权实验的实施方法

针对知识产权实务问题,建立了知识产权实验室,开设相应的知识产权实验项目,吸收学生进行知识产权实验项目的开发和实践,这一方面确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教学实验研发方向,另一方面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也大大增强我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创新型知识产权人才,同时还间接促进通信业、计算机应用业、创意产业等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扩大知识产权实验室的适用面

重庆邮电大学将“知识产权”打造成一个文理交融的实验示范课程,除适用于法学专业学生外,还适时向全校其他文科专业学生及理工类学生推广。打破传统教育范式的束缚,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计算机、通信、传媒等专业学生提供行业需求,鼓励其将文科类、理工类专业知识与知识产权法相融合并进行相关应用类产品的研发,为全校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和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庆邮电大学通过知识产权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为知识产权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高等学校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具体而言,通过建设知识产权实验室,整合学校“电子数据保全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知识产权中心”、“电子数据提取与保全实验室”、“电子数据分析与认证实验室”、“数字法庭”等资源,创设基于文理交融的知识产权实验课程体系,为法学本科生打造知识产权专业实务运用平台,为管理类学生打造知识产权管理与应用平台,为理工科学生打造知识创造与保护平台。法学本科生将掌握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保护和诉讼能力,并完全胜任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事务;管理类本科生将掌握知识产权的管理与应用能力,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理工类本科生将掌握知识产权检索与分析相关技能,了解技术创新原理及创新思路,并能够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创造的智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