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制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明确指出:“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迈上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1]

二、目前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以唐山市为例,目前常住人口789万多人,是一座重工业城市,钢铁、水泥、煤炭、陶瓷号称“四大产业支柱”,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因自动化设备升级、环保限产等原因,传统行业用工需求有较大幅度下降,而且岗位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差,劳动力再配置速度缓慢。全面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促进就业工作都十分重要。近年来,唐山就业总量压力不减,2015年-2017年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分别为9.40万人、10.21万人和15.92万人[2],目前来看,职业培训是世界各国解决就业问题最常使用的做法。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质量的就业,近些年来,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稳定就业的关键举措,号召全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入城乡基层开展调查,职业培训工作目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失业劳动者参与就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培训机构面临招生难。部分失业人员由于文化层次等因素,常年不重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对学习有畏难情绪,缺乏通过参加技能培训实现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信心和勇气,很难一下子通过培训获得眼前利益,因此缺乏培训的动力。

2.伴随着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的持续增加,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并存。高技能人才短缺和普通技工难招,高层次研发人才、高技能工人、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短缺。

3.职业培训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存在培训补贴标准偏低,培训课时不灵活,培训机构积极性不高。培训机构为了生存,采取培训低成本专业的办法,获得一定收入维持生存,致使出现“重数量、轻层次”的现象,培训质量不高,导致一些用工需求量大、但培训投入大的工种如叉车工、天车工、焊工等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意愿不强。

三、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的途径

(一)加快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鼓励各培训机构根据参训劳动者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制定相对适合的职业培训计划,多层次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对传统产业释放出来劳动力和转岗职工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岗位转换能力,进一步加大对“高精尖缺”紧缺工种培训的支持力度,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扩大培训对象的覆盖范围。在以往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六类”人员基础上,加强企业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引导用工企业采取岗前培训、学徒培训和在岗培训等多种培训手段大规模的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显着提升职工技能水平。

(二)以用人单位为主导,灵活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岗位竞争力。企业是用人单位的主体,技能培训内容应以企业用工需求为重点,结合现阶段经济形势,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以进企业、下社区、入乡镇、与用人单位座谈等方式,针对职业培训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总结汇总,做好职业培训参与各方的组织协调工作,鼓励指导培训机构依据市场需求采用有针对性的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灵活培训方式,提升各类学员参训后就业率和岗位竞争力。

(三)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合理确定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一是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灵活定点培训机构的认定方式,为有效调动各类培训机构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参与度,补贴性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可面向所有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机构开放,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灵活性与职业技能培训中企业主体作用,大中专职业(技工)院校的基础作用做到有机互补。二是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课时及补贴标准,充分利用好各项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资金,充分调动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三是加强职业培训资金保障。培训主管部门根据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任务安排制定相应的培训、监管、考核制度,简化培训补贴申领流程,畅通培训机构的补贴资金申领渠道,显着提升各项培训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