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霞

一、前言

二、乡村振兴审计的重点领域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审计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审计能够详细了解各类农产品的生产情况、销售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精准判断不同农产品的产业潜力,为政府提供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依据,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1]。审计能够审查农业补贴和扶持政策的执行情况。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通常通过制定补贴和扶持政策来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审计通过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能够发现是否存在补贴不到位、扶持不力等问题,为政府提供改进政策的建议,确保政策效果最大化[2]。审计有助于解决农业产业链中的环节问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需要有机衔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审计通过对这些环节的审查,能够发现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生产环节效益低下等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促使农业产业链更加协调、高效运转。审计还能够发现和解决农业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审计可以审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农业向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宜居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审计有助于确保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审计手段,可以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使用进行全面监控,确保各项开支合理有效,避免浪费和滥用,对于确保资金能够真正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审计能够审查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规划和设计[3]。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项目规划和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长期效益。审计通过对规划和设计的审查,能够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优化建议,确保基础设施项目满足农村实际需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质。

(三)农村土地资源利用

审计对土地利用计划的审查能够确保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审计通过对农村土地利用计划的详细审查,能够发现计划中是否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的利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确保土地的多功能性得到充分发挥,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收益[4]。审计有助于审查农地转让的程序和结果。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地转让成为一种常见的土地流转方式。

(四)农村金融支持

审计有助于确保金融政策的精准实施,通过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审计可以发现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不足,为政府提供调整和改进的建议,确保金融政策更加贴近农村实际需求,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推动金融资源的精准流向。审计能够审查金融机构的运营状况。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政策执行的主体,其运营状况直接关系到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审计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审查,能够发现是否存在不当行为、风险管理不善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

三、乡村振兴审计的方法

(一)审计数据收集与分析

1.利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数据

审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乡村振兴审计的核心环节之一。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拥有大量的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数据,是审计的主要信息源之一。审计可以通过地方政府提供的年度报表、统计数据等获取农村振兴政策的执行情况,数据包括财政支出、项目进展、农业产值等,为审计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执行数据,相关部门如农业、土地资源、金融等部门也会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包括土地利用数据、金融扶贫数据等。通过整合数据,审计可以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数据交互关系,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利用数据时,审计需注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存在的数据造假等情况进行审查,以确保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调查问卷和访谈

在与急救中心联系时,要向医生告知孩子误食了什么,误食了多少,多久之前误食的。在送往医院时,要带上剩余物品及其包装,如果确实不知道孩子误食了什么,在家中有呕吐或者催吐的话,应将孩子的呕吐物一起带往医院,以便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

除了利用官方数据,审计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获取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信息。通过向农民、村民代表、政府官员、企业家等相关利益主体发放调查问卷,审计可以直接了解他们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看法、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建议等[5],问卷调查能够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全面了解乡村振兴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和反响。访谈是获取深度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与相关利益主体面对面交流,审计可以深入挖掘政策执行中的细节、难点和问题,更好地指导政府决策和改进政策。访谈还有助于建立审计与当地居民和官员的良好沟通渠道,增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3.数据分析工具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分析工具在审计中的应用变得愈加重要。审计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如统计软件、数据挖掘工具等,对大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审计发现数据中的模式、趋势和异常,进一步深化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理解。数据分析工具还可以协助审计进行效率更高的大数据处理,提高审计的覆盖范围和深度。通过建立模型、制定指标体系,审计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估乡村振兴政策的效果,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在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时,审计需要具备相应的数据科学技能,确保对数据的正确解读和合理利用。

(二)绩效审计

1.设定乡村振兴的绩效指标

绩效审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乡村振兴的绩效指标,需要在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政策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可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包括经济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等。绩效指标的设定要符合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同时兼顾各个层面的平衡发展,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设定绩效指标时,需综合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和农村振兴的长远发展目标。例如,可以设定农业经济增加值、农民收入、基础设施覆盖率、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的指标,以全面反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2.比较实际绩效与预期目标

一旦设定了绩效指标,绩效审计的下一步是比较实际绩效与预期目标,需要通过收集实际数据,对每个绩效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然后与事先设定的预期目标进行对比。过程旨在准确评估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效果,确定政策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比较实际绩效与预期目标时,需考虑到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存在的外部因素对绩效的影响。例如,经济增长受到全球市场波动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自然灾害的干扰。审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合理地调整和解释。

3.提出绩效改进建议

基于对实际绩效和预期目标的比较,绩效审计的最终目的是提出改进建议,需要深入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并明确改进的方向和路径。改进建议可以涉及政策调整、资源优化配置、执行机制的改进等方面,旨在帮助政府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在提出绩效改进建议时,审计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关切,确保建议既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目标,又尊重各利益主体的需求。例如,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差距,改进建议包括更灵活的扶持政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

(三)风险评估与管理

1.识别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对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至关重要,需要审计团队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方案,仔细了解涉及的各个领域,识别影响政策执行的潜在风险。潜在风险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例如,市场变化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自然灾害影响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政策执行受到地方官员层级参差不齐的影响等。审计通过深入调查和细致分析,全面了解潜在风险的性质、来源、影响,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2.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在识别潜在风险的基础上,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成为关键一环。审计团队需要与相关利益主体合作,共同制定应对各类潜在风险的具体策略,涉及不同风险的分级管理、风险的优先级排序、资源调配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例如,对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开发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等方式进行管理,对于自然灾害的风险,可以通过强化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建立灾后应急响应机制等方式进行管理。审计需要确保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够全面覆盖潜在风险的各个方面。

3.提出应对方案

在识别风险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之后,审计还需要提出应对方案,即具体的操作性建议,以应对已经发生或潜在的风险。需要审计团队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和利益主体密切合作,提出既符合政策方向,又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应对方案。应对方案涉及调整政策细则、改进管理机制、增加投入、强化监管等多个方面,例如,对于市场风险,可以建议建立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确保农民在市场波动中有一定的保障,对于自然灾害风险,可以提出建立农村灾害风险防范和恢复基金,用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

(四)可持续发展审计

1.评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审计旨在评估乡村振兴政策的长期影响,确保政策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效果是可持续的。审计团队首先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涵盖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在经济层面,可持续发展的评估需要考虑农业产业升级是否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否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社会公平的评估包括农民收入分配是否更加均衡、教育和医疗资源是否更加普及。在环境方面,审计需要关注乡村振兴是否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是否采取了有效的环保措施。

2.提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评估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审计团队需要提出一系列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建议旨在优化政策执行过程,确保政策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经济层面,审计可以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建议,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社会层面,可以建议加强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进社会公平。在环境层面,审计可以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建议,以确保乡村振兴不对环境产生影响。

3.指导未来政策的制定

可持续发展审计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在评估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审计团队需要对当前政策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确保未来的政策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审计可以建议政府在制定新的乡村振兴政策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关注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审计还可以建议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与农民和相关利益主体的沟通,确保政策贴近实际需求,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四、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审计在其过程中的角色逐渐凸显。审计不仅可以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还能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发现潜在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众多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和金融等,这些领域的复杂性需要更加系统、全面的手段来监督、评估和引导乡村振兴的推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等技术,审计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各个领域的数据,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审计结果。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成为备受关切的话题。审计作为评估可持续性的工具,需要深入研究乡村振兴中各项政策的长远效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