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元

(湖州师范学院 教务处,浙江 湖州 313000)

以教考良性互动模式提高教学质量途径之探索

周学元

(湖州师范学院 教务处,浙江 湖州 313000)

高校的学业考试具有检测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的功能。教学要运用考试手段,考试能优化教学效果,因而,教考良性互动可以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教学学质量。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教考良性互动 提高途径

一、教与考的关系

学业考试是高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常规工作,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抓考试就是抓教学质量。全面、客观地认识学业考试的功能与影响,有利于高校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促进学生的学。

考试的积极作用是以考促学,考试是一根指挥棒,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催人奋进,努力向上的巨大作用。

2.督促教师的教。

考试的正面功能是督促教师认真对待教学,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评价教学效果。

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定量评价,对学与教具有检测功能。

◆参加学术会议,先看地点是否有吸引力;无论会期长短,经常要在一天内解决问题,其他时间则用于“考察”、“参观”.上网浏览一下,某些会议的征稿通知已经明码标价给出了“主席台就座”、“大会发言15分钟”各需资助多少钱.

二、教考不和谐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业考试,但大多停留在重视考试的外部组织形式和纪律上,考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与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对照,不能不使社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结果产生怀疑。考试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若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不将教学与考试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其良性互动,不但发挥不了考试的功能和作用,甚至还会衍生出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许多高校实行了“教考分离”,想以此来改变已被损害了的高校学业考试形象。其实“教考分离”也有一些弊端,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是为了教,如果硬性将二者分开,则会上演学业考试“应试化”的闹剧。

我在2008年进行了 “高校考试制度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对策”的课题研究,高校教考不和谐主要表现如下:

现状一:考试内容集中对教材知识的考查,缺乏反映学生综合能力与创造性的题型。

现状二:考试形式与方法单一,多以笔试形式进行,且以闭卷考试为主。

现状三:考试后没有反馈,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得而知。

现状四:教师在考前给学生划重点,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也能考出好成绩。

根据考试在教学中的地位及与日常教学的关系,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误区。现状一、二表明,教师命题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及自己平时讲授知识的记忆与领会状况,因而最简单便捷的方式就是闭卷考试,题型就是填空、简答,这是考试内容与形式单一的主要原因。可以推测,这样的教师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日常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也难以灵活多样,教学停留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层面上,以知识记忆为目标的教学是不可能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存在上述问题的学业考试会因为缺少对学生思维方式与方法运用的考查,不能达到高校对所开课程教学目标的检测目的,学生的成绩也难以完全表明其学业水平。高校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认识和实践仍存在严重误区,这是影响教学质量重要的因素。

其次,高校和教师在考试的促进功能的发挥上仍显不足。考试考什幺、如何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什幺、如何学。在以知识记忆考查为主的考试方式引导下,大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平时学习以记笔记为主,期末复习以集中记忆教材与笔记内容为主。这样的考试失去了应有的效度与区分度,也正是学生平日不努力,考前突击背诵,甚至作弊可以得高分的原因。从现状三来看,学生内心其实希望通过考试了解自己学习的不足以弥补和改善,但由于高校和教师更多采用终结性考试,缺乏必要的形成性考试,使得考试的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与利用。

最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缺乏应有的把握与反思。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获得反馈并依据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行为的过程,班级教学是面向多数的,在教学过程后,教师可以客观公正地让多数学生获得良好的成绩。如果教师担心学生考试会出现大面积不合格,那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没有把握。其原因只能归结为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获取反馈信息的意识与能力,或反馈之后教学行为调整不到位,说明教师还不具备应有的教学能力。所以,现状四中教师考前给学生划重点,从本质上来讲,不是简单的职业道德问题,而是教学能力欠缺的表现。

归根结底,高校出现上述教考不和谐现象,不是考试的问题,而是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在考试中的集中体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提高高校日常教学质量入手,抓好考试环节。

三、教考良性互动保障教学质量的途径研究

高校学业考试是一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它参与到高校的教学过程,渗透在高校教学体系之内,并与其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一起共同促使教学取得最优化的效果,有考试参与的教学能将教学活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依据教学基本规律,在课程有效教学的基本过程设计系统中,居统领地位的是课程培养目标,它围绕学生实际应达到的能反映其学业水平的具体行为来定,这就同时确定了本门课程基本教学活动结束后考试的内容、方法和标准。为达到课程培养目标促成的教学目标,教师须准备周密的日常教学设计这就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责任心提出了要求,给予了教师素质提高与教学质量增长足够的空间。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基于教考良性互动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途径。

1.教师在教学之初,应进行科学的课程教学任务分析,并根据教学任务分析的结果确定形成性和终结性考试的大致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

教学任务分析,是现代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也是统摄全局的重要步骤。全面而科学的教学任务分析,保证了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安排科学合理,教学效果可随时检测。根据教学任务分析的结果,就是学生可以在怎样教学之后获得怎样的学习结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试、教学结束后的终结性考试的大致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都可大致确定。如果将考试大致的内容、形式及评分标准事先告知学生,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及自主学习活动有更为明确的导引。同时,教师为做到在利用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过程中不“透题”,也会加强考试内容、方式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从而不断提高命题及评价的水平和技巧。

2.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考试命题的同时,应联系教学之初所做的课程教学任务分析进行命题内容、方式和评分标准科学性的论证。

教师在进行命题时,应联系教学之初所做的课程教学任务分析。为保证考试的信度与区分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怎样能够真实而全面地体现在考试之中,要作出具体详细而又科学的命题论证,教师在对自己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和素养全面而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分析这些知识和素养可以怎样清晰而简明地反映在学生的考试应答之中。这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拷问过程,而且是对其作为教育者的洞察力的检验过程。在这样不断的拷问和检验活动之中,教师的命题技巧与教学技巧可得到提高,其学科专业素养也可得到相应的促进。

3.教师应重视考试结果分析促进后续教学的功能,切实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考试结果分析是教师在考试结束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对试题的质量、学生掌握考试内容的程度所作的深度分析。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是要通过学生学习的测试结果来促进教师对前期教学活动及其评价效度的反思。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是有善于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高校课程教学没有基础教育的升学考试压力,高校教师缺少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压力,这是高校教学质量易忽视的原因,也是高校教师教学反思意识与能力不够强的主因。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要特别强调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与能力,较能落到实处便是考试结果分析。考试结果分析要可发挥其促进后续教学的功能,取决于教师对其功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如果分析工作做得长期而富有成效,获得的将不仅仅是高质量的考试,更是可以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教师及其高水平的教学。

四、结语

考试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考试获得教学信息反馈,师生能及时调节各自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有助于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正确处理教与考的关系,教学运用考试手段,考试优化教学效果,使二者和谐相处,师生各自的权益可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考风。

在目前高校实际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整体还比较欠缺、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深远的情况下,准确定位考试目的,全面发挥考试功能,基于教考良性互动保障高校教学质量,是一种最基本且行之有效的途径。

[1]庞丽娟,薛小莲,王豪.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课程考核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雪教学,2006,(10).

[2]田建荣.学业成绩考试:高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J].厦门大学学报,2002,(2).

[3]周兰.对高校学业考试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7,(1).

[4]谢斌,邓凡艳.走出大学课程考试的误区[J].大学教育科学,2004,(3).

[5]李翔.改进考试来促进高校教考和谐——基于考试与教学的关系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9,(1).

本文为湖州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GJC1002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