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璐佳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大园小学 浙江】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发展科学思维。如何有效调动低年级学生动手动脑地学科学,就需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本文以《书的历史》一课为载体阐述自己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架构起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力求让学生真正做到动手动脑学科学。

一、了解学生前概念,找准思维初始点

基于低年级学生思维零散、无序的普遍特点,在实施某一内容的课堂教学前就要对学生就这一内容所具有的认知基础进行调查了解,以此作为思维起始点,思考如何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发展思维能力。

《书的历史》一课,在教学设计前,笔者对学生就“做书材料”进行了前概念调查。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识字、书写能力有限,调查问卷是在家长辅助阅读和书写的情况下完成的。在设计问卷时特别强调调查的重点并不在于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而是为了让学生真实地表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家长尽量不要干扰学生的正常表述。

汇总整理后发现,大部分问卷都是家长以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如实填写的,不知道的就写不知道,知道的一些也是比较浅显的、片面的关于做书材料的认知;但是也存在一小部分家长为了让问卷看上去充实,加进去了很多家长自己的认知。不过,总的来说,该份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例如所有的学生都知道现在的书一般都是用纸做的,个别学生将该题理解为造纸的材料了,因此填了树木;再如历史上的书用哪些东西来做一题,大部分学生能说到竹子,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说到石头、布、龟甲,可见他们对于历史上做书材料的发展是不了解的。他们对于不同做书材料的优缺点了解得也甚少。因此,本课的思维发展就可以定位在学生对于做书材料优缺点的辩证认识,从而体会材料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寻找思维发展点,架构思维发展的桥梁

(一)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兴趣,触发思维活跃度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理发展水平有限、有效注意时间短,因此,其思维的调动大多依赖于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但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自身感兴趣的事物往往能引起注意并愿意深入思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科学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爱好和渴望,利用新奇的事物或者活动引导、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围绕教材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动手体验、动脑分析、交流反思,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智力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科学思维得到锻炼。

在《书的历史》一课中,创设了几个思维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触发思维的活跃度。

情境一:参观摆放了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书的书架。

纸做的书是学生最常见的,竹片做的竹简学生在电视剧中也见过,但是在石头上和龟甲上刻字的则见得很少。这些不同材料做的书摆放在那里,有了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学生的兴趣立马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思考“老师为什幺今天在教室里放了这些东西?这些是什幺?”一想之后就知道,原来这些都是书,只不过是用不同的东西做的罢了。那幺学生在回答“你知道人类曾经用什幺材料来做书”这一问题时就有话可说了,不会只说用竹子做书这一点了。在实际教学中也是如此,学生在直观事物的刺激下能够说出更多做书的材料。

情境二:创设大家一起来做书的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三种材料:泥板、竹片、纸,思考如何把它们做成书。此时学生开始思考,空白的这些东西能用来做书吗?要做书的话就得能写上字,可是在这些材料上怎样才能写字呢?继续创设哆啦A梦带我们穿越去古代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在这三种材料上写字的过程。学生在体验过书写后思考如何将它们制成书,在装订的过程中发现各自的优缺点。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热情是最高的,但也是比较难控制纪律的。如何操作才能让这一系列的活动有序开展?笔者采取了这几个措施:

1.使用音频布置任务。教师的声音学生要听一整堂课,难免会产生疲劳倦怠,笔者采用了童声录制音频,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听得仔细,活动的开展就有效了。

2.要求细致并直观化。在实验材料的摆放上,采用图片形式给学生提供方法,学生看图模仿能力强,照着做一做,实验就能更加有序了。

3.尝试区域化学习,将教室分成活动区和学习区,相互沟通、操作性强的活动在活动区进行,相对安静的活动则在学习区进行。但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班级学生人数一般在40人左右,学生人数太多,活动区需要较大空间,在实际教室中较难铺开。如果是3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的话,活动分区是十分有利于教学有序进行的。

(二)依托学习单,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由于《书的历史》一课内容的原因,使得课堂教学中活动多,思考点散,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去思考每种材料的优缺点是比较困难的。而依托学习单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将直观现象进行合理的抽象化,最终归纳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方法,从而提高认知能力,扩展知识范围。因此笔者设计了学习单,给予学生思考的点,例如是否容易破损、是否容易保存、是否容易获取,这几个都是学生自己较难思考到的点,在学习单中列出来后,学生就会对比着去观察、去发现每种材料更多的优缺点。这样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理有据。

(三)巧设问题,有效追问,拓展思维能力

课堂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往往是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完成的。教师有价值的设问和追问可以使课堂充满思辨和灵性,它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实例:

在进行《书的历史》一课教学中,学生体验完在三种材料上书写后,教师抛出问题:你认为这三种材料哪种好?好在哪里?

这个问题一问,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生1:我认为竹片好,竹片轻。(很显然,这位同学没有将竹片与纸进行比较,只是将竹片与泥板比较后得出的结论。)

生2:我认为泥板好,泥板上写字很清楚。(因为他在泥板上只写了自己的名字,可以写得很大,就显得很清楚。)

生3:我认为竹片不好,在竹片上写字不清楚,写得很辛苦。(这是因为他不会使用毛笔书写,握笔姿势对他来说很难,写出来的字很不清楚。)

由此可见,该问题使学生的回答既无序又混乱,他们根本就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只是想到什幺说什幺。因为他们不知道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书写,是受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影响的。

因此,要想让学生的回答有思维含量,学生的思维发生拓展,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不能是笼统宽泛的问题。像“根据做书材料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幺启示?”,这样无针对性的设问,学生毫无头绪,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把问题变成“你觉得用哪种材料最适合做书?”学生就会去思考适合做书的材料要轻巧一些,因为这样可以方便携带;要容易书写,写上去的字或者印上去的字要清楚;这种材料要便宜,容易获得,这里就考虑到了经济成本了。再继续追问“既然纸这种材料这幺好,那为什幺古代的人们不用纸做书,而用石块、龟甲、泥板、竹片呢?”这时候学生就会把自己放到古代的情境中,去思考古代所具有的条件。古代没有纸这种材料,而石块、竹片,他们则更加容易获取。进而体会到并不是说泥板、竹片这样的材料做书不好,而是受当时科学技术限制,没办法生产纸,他们只能用他们周围容易获取的材料来做书,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纸的发明,人们就大规模用纸来做书了。

可见,在不断地追问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相关经验,展开新的思考,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变革和发展能够反作用于材料科技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

(四)辩论质疑,思维碰撞,拓宽思维广度

在辩论中,教师只需将主题带入,放手把更多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留给学生。学生间通过互动交流,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切实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过程就是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经验,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对于做书材料优缺点的讨论,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研讨过程中就会有观点的碰撞,在观点的碰撞中思辨,思维的广度就被打开了。

教学实例:

生1:我认为竹片最适合做书,竹片不容易破,而且轻,容易保存,放在那里就行了,也很容易得到。

生2:我不同意。一片竹片是很轻,但是一片竹片上能写几个字,要是我要写的字很多,这本书就很重了,搬来搬去多麻烦。而且竹片是要把竹子一片片削好才行,这也需要很多的时间,把竹片穿起来也很麻烦,我刚才就试过了,花了好久也只穿了4 片,还是散散的,一点都不好。

生1:虽然像你说的那样有很多麻烦的地方,但是那时候的古人根本就不会造纸啊,对于他们来说竹片已经是非常好的了,至少比泥板轻多了,也容易携带,泥板一碰就要碎,下雨天淋湿了以后字都看不见了。

生2:这样一比的话,竹片也是挺好的。但我还是觉得纸最适合。

生3:我认为纸也有很多缺点,纸容易破,一撕就破了,下雨天淋到的话纸变湿了也要破的。我们的书包里装了这幺多书,每天我背着书包来上学还是觉得好重啊,要是能有比纸更轻的就好了。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确实每种材料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纸也有缺点,所以我们现在有了电子书,很轻,方便携带,但是它也有缺点,你知道吗?

生:看久了眼睛要近视的。需要充电,没电就看不了了。

辩论是学生思维碰撞的一种方式。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对事物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从而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思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调动其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发散思维,在这种思辨的过程中思维的创造性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发展。

三、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发展思维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做到“一通百通”。其中动手动脑科学课堂的建构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落脚点,创设“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自觉地动手动脑且乐于动手动脑。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口、动脑,不断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运用科学理念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为小学高年级乃至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对其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都有一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