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滨海小学 张 增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的相关意见,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一门新型课程,它是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这一门新型课程,强化了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可选择性,着力培养小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品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学领域的平静。然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地方资源开展教学,一直是一个未能切实落地的疑难问题。笔者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当地着名的湿地公园为基地,对这门具有改革标杆性质的课程进行了长期实践探索与专题跟进。重在建构区域文化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架构,着力运用特定环境指引学生找到自主实践与探究的道路,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自由活动与研讨空间;获得亲自参与探索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提供更有利于取得成功的机会。从而让综合实践“飞”得更高,实践活动“走”得更远。

一、基于区域文化,开发课程资源

1.基于真实的情境。

综合实践课将课堂与社会连接在了一起,为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积累生活经验搭建了活动平台。通过课程的实施,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必须基于真实的情境,而且是包括课本之外的丰实课程资源在内、基于生活的真实学习,而不是基于课堂的形式学习。它不只基于大脑的认知,也要基于真实的体验,学会挑战自己,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应该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突出学生主体,强化实践主脉,开展创新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综合活动课堂与社会连接在了一起,真正切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从小就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提升价值认知、责任担当、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为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变革,很有必要以真实的情境为新课程的突破口,引领学生基于直接经验学,联系生活实际想,让学生在学习现代课程的同时,尽可能地融入到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中,广泛开展社会考察与切身实践。

2.找准区域结合点。

基于各个区域的不同背景和特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强调各地要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等教学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笔者在深入调查、客观分析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发现,位于宁波市杭州湾新区西北部的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属于中国八大盐碱湿地之一庵东滩涂,是世界级观鸟胜地。这一湿地公园以浅海水域、淤泥质海滩、潮间盐水沼泽和水产养殖场等湿地为主,总面积6376.69公顷。尤其是具有独特、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特色。为此,基于区域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团队将这一国家重要湿地列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形成以“庵东沼泽区国家湿地”为主题的课程资源系列,广泛用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

3.培育课程新资源。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中务必自主开发和综合利用学生的生活领域及其生活经验。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犹如国外的一位教育家所言,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教师,它的教益无穷无尽。可是,世界上却有很多孩子并没机会亲近这位大教师,实在遗憾。而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系当地最具影响的文化资源,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这将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据了解,这个湿地公园有220余种鸟类,水生植物也特别众多。我们便利用其资源的丰富性、能动性及其可利用性、可转化性,带领小学生到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户外教学。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宣传和社区服务等途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形成融知识、能力和体验为一体的新型课程资源,能够有效提升教育的价值,使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

二、利用区域文化,建构课程体系

1.体现综合性实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以人类的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社会实际中选取其特别关注的问题,突出课程的综合性与教学的实践性,强调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与对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使学生能够从中学习选择与应用,学会关心与合作,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小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能力,提升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为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要突出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特点,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和多种能力的投入,融时代性、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集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从而,较好地认识环境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的生活、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事物,收集资料,探究、发现和解决环境保护中的系列问题。

2.选择整合性活动内容。

设置区域文化资源综合活动课,将综合实践活动予以校本化的新型教学课程,具有显性的综合性与突出的实践性,是让小学生从生活与成长入手,学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必要阵地和有效途径。据此,学校可以参照这三大版块内容,结合小学生已有经验和现实生活需要与兴趣,选择出一系列整合性的活动内容。例如,学校建构起操作性较强的年级教学要求。一年级: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杭州湾湿地公园;和同学一起聊一聊在杭州湾湿地公园看到的景物;画一画最喜欢的景物,并将你的作品黏贴在指定的方框内。二年级:查一查祖国还有哪些湿地公园,写下来;调研杭州湾湿地公园中有哪些鸟,摘录下来;三年级:探究湿地公园植物根茎叶等特征;给杭州湾湿地公园画一幅宣传画。四年级:观察研究湿地公园各种鸟儿的习性。五年级:利用三四年级的积累,开始探究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问题。六年级更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开始探究红树林周边的人文环境。这样的总体课程设计思路,给教师教学留下了充分的开发空间,便于各自的活动设计创造性发掘,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3.融入学科性教学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时,需要妥善处理与各学科的关系,引导学生综合、重组、延伸学科知识,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个相关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领域与实践内容。可以创建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实施模式,从活动走向学科课程,统整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美术等学科,形成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形态。例如,可以组织高年级的学生走进杭州湾湿地公园,开展“走进家乡湿地,爱护地球环境”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以科学为首,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多学科教师均把课堂搬到杭州湾湿地公园,注重互动与体验,开展科学记录、写观察日记,以及进行素描、漫画、舞蹈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融合,学生对湿地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与保护。绝大多数同学都充分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树立起关注湿地、保护湿地的生态环保意识。同时,通过学科渗透,较好实现了非遗教育、环保教育与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最大程度的融合,也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而且,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运行模式逐步引入学科教学,实现学科课程间的整合,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彻底颠覆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运用区域文化,强化综合实践

1.选择综合活动实践主题典型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务必突出主体性、开放性、整合性、地方性、实践性、生成性等典型性特征。就区域文化资源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其主题性和地方性。依据国际上通过将每年的2月2日确定为世界湿地日,来确保湿地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确定区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环境保护主题,使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孕育和丰富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的环保目标得以实现。就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的地方性而言,浙江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波市杭州湾新区西北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西侧,属庵东沼泽区国家重要湿地。该项目是由全球环境基金(GEF)和世界银行合作支持下东亚海陆源污染消减基金的第一个项目,是集湿地恢复、湿地研究和环境教育于一体的湿地生态保护和旅游区。教师便可以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发展需要,从学校师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密切关注学校师生生活所在社区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顾及政令、时令及节日,突出社区实际,尽量就地取材,体现地方特色。例如,结合杭州湾湿地公园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实际,学校和教师可以进行主体选择:三年级侧重于”我爱我的家乡,湿地传奇”专题,四年级侧重于“我爱我的家乡,观鸟胜地”专题,五年级侧重于“我爱我的家乡,水生植物”专题,六年级侧重“我爱我的家乡,湿地鸟类”专题等。

2.倡导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合作化。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情境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强,加上设计内容广,情况多,需要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引领学生学习。在此前提下,尤其需要以小组合作的基本形式展开活动与沟通,让学生在“动”中学与用,在生生合作中实现活动目标。例如,湿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湿地公园也是一个浩大的区域,开展每一项活动,离不开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的前提,基本上都无法开展教学活动。据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为所有学生设立不同的角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尽情发挥。应该挑选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指导小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细化分工,组织全组同学有序地开展探究交流、动手操作。确立资料收集员整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确定汇报员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3.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共享化。

综合实践活动,历经艰辛而又快乐的智力劳动过程,最后需要将活动成果予以呈现和表达。基于活动成果的展现形式存在多种可能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领和关键环节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与可行的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成果,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例如,在以浙江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深入持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对麋鹿悠游等十大旅游景点进行材料编稿与导游演讲,直接对接旅游客人。又如,在开展《我爱我的家乡,湿地传奇》《我爱我的家乡,观鸟胜地》等专题活动时,将材料做成声音、动画与文字图片结合的课件,在校电视台进行声情并茂的展示,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我的家乡美丽、湿地公园神秘”的教育。此外,还可以将材料装订成册,或者是以文艺表演的形式、或者以展版的途径予以展示。还可以中队活动的形式,到本校和兄弟学校展示,走进社区交流,实现进行资源共享。在一系列的活动成果展示中,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极大地激发出他们潜心研究的兴趣,激励同学们不断地去积极探索,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基于区域文化资源框架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有利于建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区域文化之间的新样态。推行区域文化资源共享,可以为学校优化课程提供丰富的资源选择;合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可以为学校的课程建设预留领域;加强区域文化资源整合,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课程模式和实施导向。从而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推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和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