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安宜初级中学 赵宝华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应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建构不是学生的“独角戏”,应是基于语文教学生态进行的多元互动,在多元互动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激活学生学习潜能。然而,初中语文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单向输出,单调讲解式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制约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严重抑制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导致语文课堂活力不足,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充分。教师应基于语文课堂互动的重要性,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打造语文教学的动感地带,构建适宜学生语文素养生长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语文素养自然生长。

一、以技术融合为支点,实现人机、联网互动

语文教学具有显着的时代感,它既需要教师不断积累语文教学经验,又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让语文教学主动对接时代。互动式语文教学模式构建时,教师应基于语文学科建设特点,以技术融合为支点,借助人机互动、联网互动等,撬动语文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活力。

1.人机互动,增进交互力。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步入2.0时代,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教学进入深度融合时期。语文教师应基于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技术支持,积极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机互动,让语文课堂借助信息技术支持,不断增进课堂交互力,让学生与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交互,提高语文教学质效。

如《〈论语〉十二章》教学,这节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文言字词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下,文言字词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互动性比较差,学生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率较低。针对文言字词意义教学现状,我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平台,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字词,自主开发“文言字词意义闯关”游戏,按照重点字词设计关卡,学生借助闯关游戏进行自我诊断文言字词意义理解情况。结合游戏活动,又引入竞赛活动,以闯关时间为评价标准,用时最短的学生胜出。

这个环节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技术支持,将单调枯燥的文言字词意义诊断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闯关游戏中,学生一边玩游戏,一边进行学习诊断。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较好地增进人机交互,让学生在与现代化学习设备互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教师通过学生闯关游戏成绩,能够及时地、全面了解学生文言字词意义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进行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扫除知识障碍,语文课堂也充满活力。互动过程中比赛机制的运用,又进一步扩大互动效果,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积极性,让学生保持较为持久的互动热情。

2.联网互动,提升交互力。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社会不同行业变革,也对人们思维产生深刻影响。教师应积极转变语文教学思维,确立互联网+思想,充分利用互联网无限互联优势,突破语文课堂互动时间、空间局限性,实现多主体之间的联网互动,借助互联网搭建的空中廊道,实现语文学习的跨时空互动,不断提高互动式语文课堂的交互力。

如朱自清先生《春》这篇散文的预习环节,我给学生布置以下几项预习作业:1.收集写春的古诗句;2.了解作者生平资料,以作者角色进行“自我介绍”;3.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根据朗读需要选择合适配乐,将朗读录制成音频。最后,要求学生将完成的预习作业1、作业2发送到班级学习平台,供其他学生共享。预习作业3则请家长帮忙,发送到朋友圈,让朋友圈好友进行点赞,做出评价。

预习环节借助互联网搭建的平台,给学生预习提供交互机会。通过互联网互动,学生学习成果获得展示机会。展示过程中,学生又进行便捷的互动,写春的诗句、作者生平资料更加丰富、全面。借助联网互动,学生收集的学习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较好地拓展学生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积累,也给课堂教学进行较好的铺垫,有助于课堂深度学习发生;课文朗读音频则在促进学生朗读互动基础上,给学生课堂朗读和课堂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铺垫。朗读音频发送到朋友圈,进一步利用微信朋友圈的“圈效应”,扩大联网互动范围,家长、好友也积极参与进来,参与点评和点赞。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借助家长、好友点赞,引导学生对课文朗读方法、技巧等进行评价,集思广益。既给课堂朗读教学提供案例和抓手,也促进学生朗读能力发展,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思想情感的理解。

二、以多元主体为中心,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人是互动式课堂的关键要素,互动式语文课堂构建时,教师应坚持以多元主体为中心,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聚焦语文课堂“人”的核心要素,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构建高效互动式语文课堂。

1.构建和谐教学生态,引发师生自然互动。

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式语文课堂体系的关键要素,只有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语文课堂才能走出低效互动现状,不断提升语文课堂互动质量。师生之间良性互动需要教师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生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高度和谐关系,让师生互动自然发生。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课堂导入环节,我先借助学生提供的一组童年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一边观察图片,一边交流童年往事;然后,我又展示自己童年的一组图片,并结合图片讲解童年的故事;最后,自然地引入本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围绕文章题目对文本主要内容进行猜测,并提出猜测的依据。

这个环节基于师生关系融洽视角,优化情境素材供给。既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的图片素材,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热情,又结合教师日常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跨越时空,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对教师所处时代产生浓厚兴趣。导入环节教学设计营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师生互动自然发生。同时,情境创设又聚焦课堂的语文属性,引导学生借助教学情境产生的张力,对文本内容进行猜测,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期待,进一步促进课堂互动。

教学生态构建时,教师又重视互动层级性设计,先关联学生生活,唤醒学生生活记忆,激起学生参与互动热情,为课堂互动奠定基础;继而,向教师生活延展,利用学生和教师生活的距离感,让学生对教师生活产生了解的渴求,产生了解内驱力,也借助关联教师生活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感受到教师亲和力,形成和谐的互动氛围;最后,指向本节课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自然发生,互动目标明确。

2.发挥伙伴学习优势,促进生生深度互动。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基于学生主体性,赋权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给生生互动创造机会,充分利用学生伙伴学习优势,将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在生生深度互动中提高语文课堂互动效应。生生互动的重点是精准把握互动机会,避免频繁互动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挤占。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文章在写“百草园”生活时,穿插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这段内容,有的学生小声嘀咕,认为这段内容可有可无,无关紧要。我抓住课堂自然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课堂讨论以小组探究学习方式进行,持相同观点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这样就形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认为穿插美女蛇故事作用不大,无关紧要;一个小组则认为,美女蛇故事不可或缺,是文章重要内容之一,增添了百草园的乐趣。各个小组围绕各自观点,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辩论。

该环节巧妙地利用课堂自然生成,引导学生围绕课堂生成的问题展开讨论。鉴于问题的思辨性特点,根据学生所持观点的差异性,将学生自然地分为两个学习小组。各个小组围绕自己所持观点,深入文本寻找有力的支撑和依据。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对文本获得深刻认识,也基于学习共同体进行有效协作。协作过程中,学生进行充分互动,课堂也在互动中走向深入,学生也在合作学习中较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团队协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

互动课堂构建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搭台,打破课堂现实空间制约,给学生创造更多互动机会。比如围绕“百草园”一部分,可以采用跨空间互动方式,以“百草园寻乐”为主题,借助虚拟的网络空间,引导不同班级的学生交流百草园之乐,让学生借助联网互动,深度挖掘百草园之乐。

三、以互动活动为支撑,打造动感化语文课堂

传统讲解式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思维,互动式课堂构架的一个重点是互动活动设计。只有设计有效的课堂互动活动,学生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显现,教师主导价值才得以实现。教师应基于语文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和课堂教学节奏,合理地选择语文课堂互动活动,打造动感化语文课堂。

1.角色扮演,丰富互动体验。

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角色相对单一,是课堂接受者。单一化角色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制约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热情。教师应基于学生好动、好表现的特点,给学生创造参与角色扮演的机会,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过程中进行有效互动,使学生课堂学习体验更加丰富,将语文课堂不断推向深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在角色扮演活动设计时,教师应基于学生互动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结构化设计,给学生创造持续互动的机会,将课堂教学不断推向深入。

如《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童话故事性很强,适宜采用角色扮演活动形式。在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形象环节,我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活动采用互动式方式,首先,开展角色竞选活动,学生根据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陈述竞选这一角色的理由,阐述自己将如何扮演角色以及文本依据;其次,组织扮演比赛。角色扮演时,有意识选出二到三名学生扮演相同角色,学生扮演结束后,让学生交流扮演心得体会;第三,角色评价。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在扮演者自评基础上,其他学生再进行评价,评价时需要与文本结合,做到有理有据,最后评选出最佳扮演者。

角色扮演活动设计打破常规活动设计思路,对活动进行互动式设计,给学生创造交流机会,让学生在互动中走向课堂深处。互动活动体现出严密的结构性特质,从角色竞选开始,在角色竞选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完成人物形象初步阶段;角色扮演活动又引入竞赛机制,将学生置于对抗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热情,也使角色扮演的学生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角色评价则有机融合自评和互评,通过自评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己进行互动。互评则促使学生间互动,在评价中将阅读教学推向深入,人物形象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2.采访活动,深化互动体验。

传统语文课堂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问答为主要互动形式,学生互动热情不高,效果不显着。语文课堂互动方式应不断创新,既要考虑语文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实际需求。采访是促进学生互动的一种有效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提炼话题,再精心设计采访活动,让学生在采访中尝试从不同角度进入文本,深化学生文本理解,也使语文课堂互动走向深入。

仍以《皇帝的新装》为例,为深化学生文本理解,我设计了以下几重采访活动:采访皇帝。游行大典结束后,让学生扮演记者和皇帝角色进行采访,要求突出皇帝形象;采访大臣。学生扮演记者和其他几位大臣,同样要求借助采访活动,通过对话形式更充分地表现大臣形象;采访小孩子和家长,要求通过采访活动,表现出小孩子心理和大人心理。

四重采访活动,让学生以记者、文本角色等不同身份进入课堂。第一重活动,让学生在采访活动中学会根据语境揣摩人物心理,让人物形象进一步显现出来;第二重活动,扩大采访活动参与主体,给更多学生创造参与互动机会,在采访中深化对大臣认识,也使文本阅读走向深入;最后,将采访小孩和家长两重活动以比较的方式展开,通过比较采访,让学生感受到小孩子和成人不同的心理世界,深化学生互动体验。互动活动形式不拘一格,需要教师灵活选择。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高度和谐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基于语文课堂教学系统,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聚焦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精心设计课堂活动。通过构建互动式课堂,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生态,让语文教学供给和学生需求实现高度平衡,让语文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