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从课前自学、课堂讨论解惑、课后总结反思等方面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将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将终结式评价方式改变为形成性评价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 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70-02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课堂教学讲授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基本语法及程序结构,对具体问题的解题思路及算法设计分析得不够深入透彻,而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学生的实际编辑能力普遍较差。虽然教师也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积极使用项目化教学法,但是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一、翻转课堂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计算机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由于课程数据类型繁多、语法灵活,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联系紧密,实践操作性、应用性强,学生要在理解和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找到思考和分析问题方法。而翻转课堂将教学的教学模式由“课上传授,课后内化”转化为“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延升了课堂时间与课堂空间,学生可以反复利用已经发布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有效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发展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对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构,改变了课程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更好地评估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的掌握情况,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老师大多数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的,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进行开发、制作和发布教学资源。再加上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的个人电脑持有率高,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配备有机房、电子阅览室等资源,这些都为实现C语言程序设计的翻转课堂提供了条件。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型

要做好一节“微课”不难,做好一门“微课”才是最难的。本文汲取众多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探索出一套适用于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切实可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其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自学模块、课堂讨论解惑模块、课后总结反思、课程考核体系等部分。

(一)课前自学模块。首先,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特点,教师结合所教学生特点,制定出相关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设计教学内容,提炼出每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应习题,给学生设计由浅入深掌握知识点的学习流程。并通过平台将学习的内容制作成视频进行上传,以及自我学习后相应知识点的训练和测试。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已设计好的问题和视频等学习资源,给学生构建《课前自主学习任务》。通过平台与学生互动交流,在课前针对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确定课堂讲解的方向,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在每个知识点讲授之前,都有问题的导入,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学习视频,学会自我解决问题。学习过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平台进行自我检测,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和整理。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通过平台和教师进行交流。

教师在课前需要将学生反馈的问题汇总,并分析总结学生提交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制定详细的《课堂活动计划》,并在课前将学生以5-6人分好小组,以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

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从而不断地强化知识点的学习。

以循环结构中的for循环为例,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如表1所示。

(二)课堂讨论解惑模块。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惑。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会根据课前制定的《课堂活动计划》,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完成对课前所学知识点的内化和创新。

以循环结构中的for循环为例,课堂活动计划单如表2所示。

对课前学生自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以答疑的形式进行讲解;也可以针对《课堂活动计划》要求每小组进行讨论,先由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简单的概述,然后提出之前设计好的更具讨论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更深层地思考和讨论,并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上机编写程序实训操作,最终以小组代表或个人提交实训报告的形式进行展示结果;而对个别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教学可以采取一对一解答的方式。以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在“思考—讨论—实践—总结—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

(三)课后总结反思。课前自学模块、课堂讨论解惑模块,让学生收获良多,但是想要真正掌握一门课的学习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和课堂中的表现情况,布置相应的拓展任务,制定拓展任务表,并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导。拓展任务表的难度可以分成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总结和评价进行反思,提炼学习内容的精髓,完成自我知识的构建,并且选择相对应的拓展任务,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升华。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以循环结构中的for循环为例,拓展任务表单如表3所示。

(四)课程考核体系。传统的考核体系已不能适应于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的考核体系应该分为线上和线下,课前和课上以及课后,应把学生课前是否积极主动地通过平台提供的视频资料进行学习提出反馈意见,课上是否积极讨论交流,课后是否积极反思归纳总结等多方面都作为考核的标准,从而更加客观、正确地给出考核结果。

课程的考核体系在整体考核中所占的比例中分别为线上10%,课前自主学习20%,课上评价30%,实验报告课后总结20%,考试成绩20%。

三、实施的关键问题——教材和技术需求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平台的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除了本校教材外,还可以参考课外教材或是利用互联网上优秀教学课件,制定出适合学生需求的教材,促使学生正确有效地掌握知识。

视频方面由于学生不在意教师是否出现在视频中,也不关注视频中师生的互动,更加关注的是学习的方便性和易掌握性,所以采用屏录软件比较适合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微课的制作。不过教学视频最好由教师亲自录制。时间应精简,控制在20分钟线之内。

平台上应设有试题库、主题论坛、在线答疑等网络技术,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进行教学,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全面地掌握该门课程。

总之,与“课上传授,课后内化”的教学模式相比,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模式更能体现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个性教学,同时建立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

[2]韩朝阳.翻转课堂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4)

[3]朱宏杰,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4]祝智庭,贺斌,沈德梅.信息化教育中的逆序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4(3)

[5]张福涛.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翻转课堂”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

[6]丁海燕,袁国武,周小兵,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8)

[7]彭纳新,陈俞强.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8)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项目(GXGZJG2016B097);广西人才小高地重点项目(GXRCGD201401)

【作者简介】左倪娜(1983— ),女,硕士,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编程及大数据分析。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