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如何扮演好新角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教学形式,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和谐;评价;发展

新课标、新理念,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做?我认为:和谐、发展、充满评价机制的数学课堂教学能给学生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满激情,达到最佳的教与学境界,从而有利于学生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一、数学课堂应该是和谐的课堂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理念下,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尊重、赞赏、帮助每一位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思维,让学生敢说、敢做、敢于发现问题、发表见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主动中发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融洽了师生关系。教学中只有注意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对教师充满期望、信任,学生才会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灵感。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教学民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把课堂、平等、自由还给学生。

2.引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这个学科是奇妙的,当你讨厌它或故意忽视它时,它也会故意躲避你,但当你对它的“敌意”减轻时,它不仅常常会在你面前出现,而且每次出现时都会显得那幺可爱。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更是和谐课堂的一个重要体现。

培养兴趣关键之一是能够精心设计一个让学生“期待”“好奇”“激动”的求知意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和一切东西进行教育,是教育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为此,教师要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创造生活中与学生联系的实例,讲述生动的故事体验,或提出一个激起思考的数学问题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兴趣关键之二是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恰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等特点,让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动作,吸引学生思维的注意,形成一个和谐求知的课堂空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很有好处的。

3.创建良好的学习方式

法国着名心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可使我们发挥天赋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式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达到和谐的最高境界。教师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方式时要遵循一个原则:交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充满热情,以学习数学为乐趣,在获得知识时有一种惬意的满足感,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数学课堂应该是评价的课堂

适当的评价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与情感的体验,并能营造出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课堂上要用巧妙的语言评价学生,对学生获得的成功和进步使用肯定性、赞美性的语言,使其内化为稳定的内部动因;对学生的某些过失或错误,使用引导性语言,促其反省并树立改正的信心。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评价中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1.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一句赞赏的话语都能给学生以鼓励、勇气、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毫不吝啬地向每个学生送出鼓励的语言,一个好的鼓励会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2.评价要富有感染力

评价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幺评价就必须具有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感染力。首先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除了有声语言外,还可以用肢体语言加以评价,“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更具有感染力。有时运用机智的沉默来进行评价,“此时无声胜有声”。另外,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幽默,充满智慧的精彩评语来自心灵、思想和生活。最后评价要动情、自信。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3.评价要倡导自主性

评价不是教师的专利,不止是老师单方面对学生做出的评定,评价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同桌评价、小组评价、男女生评价等形式,把评价的权利交给他们,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自评,既要横向与同学比较,也要纵向与自己以前的成绩相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要明白自己的不足。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4.评价要注重过程性

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它关注的不仅是结果,更是学生得出独特见解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闪烁其间的智慧火花与情感涟漪,适时地给予评价、点拨,从而形成智力活动与情感的运动场。

三、数学课堂应该是发展的课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课堂教学需要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不断研讨新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具体从两方面讲:

1.促使教师观念的发展。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构建发展的数学课堂首先是促使教师观念的发展。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新课程倡导改变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原先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教师的观念发展是当务之急。

2.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应适当设置研究性试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造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大量习题中反复筛选出在思路和方法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题目,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探索,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的观念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我们的数学课堂必会有发展的情景,课堂教学必将更具有民主性、开放性,学生的学习必会变得更为丰富而具有个性。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何使教育之树常青,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孙春阳,男,1961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研究方向:有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