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乐

阅读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交际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

一、逐步引导,培养学生自觉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就是让学生能自觉地拿起书本,在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后,成功地进行阅读活动。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对课文的内容和意义进行提示,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读《走遍天下书为侣》,我先以作者的假设设疑:“假设你独自驾舟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件东西供娱乐,你会带什幺呢?作者会带什幺呢?再想一想,作者在船上仅拿着一本书供娱乐,他是如何度过的?”经过启发,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去阅读,人人志欲先得。经过讨论,大家认为作者非常喜欢读书,课文流露出了作者对书的感情。这样,学生凭借兴趣迅速解读全文,浓厚的阅读兴趣也使学生主动追随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感情,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外在的主动性,即在外部压力下形成的读书愿望,往往由某种直接的原因所引起;内在的主动性,即在没有明显的外力作用下,由自己的主观要求产生的阅读热情。教师应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的外在主动性转化为内在动力,变“老师要我读”为“我自己想读”。如教读《凡卡》,我作了如下设计:课文中的凡卡和同学们年龄相近,然而他却不能享受亲人的关心。课文写他在“当学徒遭受虐待”的感受时,重点写了他的所见、所想。那幺,你能说说凡卡受了哪些虐待,他最后的命运怎样呢?这样以设疑作为阅读的导语,通过激发求知欲,很快将学生阅读的外在被动性转化为内在动力,成为推动学生阅读的内驱力。

(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保持阅读的稳定性,并把旺盛的求知欲引导到有价值的求知实践上来

1情绪的积极或消极,直接影响到阅读注意力是否集中。因此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控制阅读情绪。教学中,我在安排课文和布置阅读活动时注意难度适当,阅读理解的内容既要与学生的原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难度,能够让学生学到新知识,确保学生在阅读时保持愉悦、激昂等积极情绪。如果阅读的内容太容易,学生就会感到厌倦、沮丧;如果太难,学生又会紧张、焦虑。如学习《劳动的开端》,我借助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控制阅读情绪:“课文中有几个比喻句,它在作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这样巧妙地设置阅读活动目标,学生就会跃跃欲试地进行阅读。然后再从课文描写的环境人手设置阅读目标,了解作者艰苦的劳动生活。一旦把阅读的内容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学生就会情绪高涨,主动探索,认真阅读。

2激发学生在阅读时联系相关的知识内容,注意知识迁移,学有所得。学生接触文章时或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搜索原有的相关知识,但阅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合理性。教师布置的阅读内容,如果是学生有过类似接触的,应唤起学生的回忆;如果是初次接触的,应事先介绍相关的基本知识,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效果。如在教学《灯光》时,我和学生一起讨论了灯光的作用,没有电灯的麻烦,唤起学生对停电的回忆,然后才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了。所以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向读者展现一个多姿多彩的知识天地,而且可以体会到思想和美感,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去阅读。

3不断强化成功阅读的喜悦之情,培养学生阅读活动的持久注意力,使他们努力克服阅读时的畏难心理。我的方法是安排阅读内容时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读书习惯。另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反复体验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成功的喜悦,不断强化学生“爱读”心理的形成。

二、积少成多,培养学生积累材料

阅读过程中,习惯性地积累获取的知识并随机应变地加以运用,是阅读能力提高的表现。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能只是单纯地往自己的头脑里输入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把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并加以运用。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养成摘录知识的习惯。

2布置学生练笔,组织学生举行读书报告会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阅读的积累习惯。

3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对新知识的消化、利用。读到新内容时把其囊括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认知内容得到补充和更新,从而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有助于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如小学教材里有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如果每读到一篇新的作品,就与旧的作品相联系,随着阅读数量的增加,学生就会逐步体会到祖国风景的美丽也会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在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积累习惯的过程中,我注意教给学生知识分类的规律和归纳知识的方法,使其在阅读活动中,应用规律,掌握方法,不断积累,成为真正会阅读的人。

三、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及其相关的内容敢于大胆提出疑问并反复论辩、主动探索,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的关键。

我指导学生质疑时,起点尽量由小到大。如《用目光倾听》这篇课文,首先题目就让人觉得不解。平时我们都是用耳朵倾听,为什幺作者能用“目光”去“倾听”呢?教读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倾听”的意思是用耳朵细心地听取,显然题目用“目光”“倾听”是不恰当的。那这是作者用词不当还是另有原因呢?我引导学生先查词典,然后细读全文,学生认识到:原来作者的意思是听别人讲话时,眼睛要望着对方。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阅读内容,学生明白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达到了训练学生质疑的目的。

如果说,这是教师激疑,师生互释,那幺更进一步则是引导学生自疑自释。如读《西门豹治邺》,学生会质疑:为什幺原来的老百姓这幺相信巫婆的话呢?西门豹是如何揭开巫婆的骗局的?为什幺西门豹能达到他预定的目标呢?通过质疑,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知道了迷信的危害。由此可见,质疑问难对于阅读的深入探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注重收获,坚定阅读目标

阅读中,学生经过求索发掘,与读物产生共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是阅读的目标。为了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完成阅读目标,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强调阅读要有目标

阅读不是随心所欲浏览,而是要有目的的阅读吸收和阅读消化。阅读是否真正达到目标,不在于读了多少东西,而在于阅读有无收获,有无发现,有无创造。我明确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了解文章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自己能产生新的思路。同时,有阅读就要有表达,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不把自己的阅读收获表达出来,就不算真正完成了阅读任务。如学习了《负荆请罪》之后,我让学生把剧本改写成故事,讲述一番,并写一件关于做错事情的习作,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样,阅读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达到了阅读的目的。

(二)强调阅读目标不是被动地完成,而是主动求索

阅读过程中只有不断地产生共鸣、展开联想,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能力,达到预期目标。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境。然后,把自己当成“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她的悲惨命运。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领会文章的中心,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完成阅读目标。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有“自由感”和“安全感”。这样,课堂就会变成一潭活水,学生能更加轻松地阅读,主动地完成阅读目标。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一定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且做到:一要适时提供阅读经验,给学生以借鉴;二要适当开拓阅读领域、阅读活动和方式,如范读、引读、仿读、伴读、跟读、扮读等,阅读形式要丰富多彩;三要经常检查阅读效果;四要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有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表扬,有价值的做法要注意在班上推广。总之,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会自觉地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让学生一辈子书香常伴,这难道不是语文教学想要达到的最好的教学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