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二度提问这一理念,论述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效追问的方法与技巧,认为要追根究底设置问题,有效追问,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有效追问 课堂策略 小学数学 激活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82-0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继续有针对性的追根究底(即二次提问),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激活思维,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追问无处不在,很多教师频繁使用,但实际上收效甚微。如何才能让追问更有实效性呢?笔者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用三角尺拼角》一课的两次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第一次教学片段及思考

《用三角尺拼角》一课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在操作中引发自主思考,从而找到用三角尺拼角的规律所在,并掌握操作方法。笔者在第一次教学本课内容时,由于缺乏经验,导致出现了几次失败的追问。具体表现如下。

片段一:目标混沌的追问

笔者先给学生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观察躺椅的椅背和椅面如何组装,并设置问题引发思考(如图1所示)。

笔者出示了以上三种组装方法,让学生讨论哪一种比较合适。当学生认为第三种更合适时,笔者追问为什幺。学生认为第一种情况既不能坐,也不能躺;第二种情况只能坐不能躺;第三种情况符合躺椅的标准,既能让人坐,又能让人躺下来。笔者继续追问:那怎样才能够组装成躺椅呢?学生认为需要组装的坡度大一点,也就是形成一个大的钝角。当笔者追问学生为什幺时,学生认为,只有形成一个坡度较大的钝角,躺起来才会比较舒服。接下来笔者继续追问:躺椅的椅背和椅面形成了一个钝角,请猜一猜是由三角尺上的哪两个角拼成的。有的学生认为是两个锐角拼成,有的学生认为是三个同样的锐角拼成,还有的学生认为是直角和锐角拼成的。

教学思考: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让学生估测三角尺上的哪两个角拼成一个钝角,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心中没有角度的参照。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并没有发现这个基本学情,也没有确定这个教学难点,而是频繁追问,追问学生的问题过于琐碎,没有锁定特定目标,让学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回答问题,导致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面。更严重的是教师细碎的追问,看似每个问题学生都在回答,但实际上却是将课堂情境拉长,目标混沌,让学生只顾着回答问题,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由此笔者得到启示:有效的追问,必须基于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任务,并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由此获得数学感悟。

教学片段二:一言堂式的追问

笔者给学生出示三角尺中的六个角,并进行编号(如图2所示)。让学生思考,躺椅的椅背和椅面的角度可由∠1和∠2组成,还可以选择三角尺中的哪两个角拼组呢?学生立刻动手演示,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顶点没有对齐,有的没有将重合边对齐……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拼组的方法,笔者追问学生:刚才大家的拼法对不对?很少有学生回答出来,笔者立刻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大家观看如何用三角尺拼角、画角。

教学思考:在这个环节中,笔者提问之后发现学生对如何用三角尺拼角并不理解,也没有掌握相应的要点,这时正需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困惑,但笔者却采用了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阻止了学生对用三角尺拼角的深入探究,没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理由,追问之后急于跟进,立刻让学生观看视频,这样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局面,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力,学生没有思考,只有亦步亦趋地跟随教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学生养成不思进取的僵化思维模式。这让笔者认识到:有效的追问,必须要能够释放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反馈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追问才能够发现学生的更多问题,为下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做好准备。

教学片段三:“挤牙膏”式的追问

学生自主操作,尝试用三角尺的两个角进行拼角,并展示出五种拼组情况,这五种情况如下:∠1+∠2,∠2+∠3,∠1+∠4,∠2+∠4,∠1+∠3。此时笔者提问:你从这五种情况中发现什幺?有学生发现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能拼成一个钝角。笔者又追问:还有什幺发现?学生想不出来,笔者继续问道:∠2和∠4这两个角都是锐角,能拼成什幺角?你还发现了什幺?

教学思考:在这个片段中,笔者启发学生进入课前预设环节,结果启而不发,学生的理答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于是笔者通过不停的追问,急于牵制学生的思维,就像挤牙膏一样。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失败的,由于前期的铺垫不够,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导致陷入被动接受中。可见,有效的追问,必须前期要做足铺垫,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搭建思维阶梯,然后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思考。

二、改进后的教学片段及思考

经过第一次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在第二次课堂实践中进行了改进。

改进片段一:锁定目标,在思维发散处追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指出明确的思维方向和思维目标,使其具有聚焦性,然后在学生思维发散处追问,引导学生直奔目标,大大缩减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笔者给学生出示躺椅的三种组装,让学生判断哪种更合适。当学生提出躺椅的椅背和椅面必须成钝角时,笔者追问学生:你猜想可能会是哪两个角拼组而成?笔者并没有让学生立刻回答,而是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演示出来(如图3所示)。

接着笔者追问:为什幺你要先拼一个直角呢?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迫不及待地想要回答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的追问目的是要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许多角是由三角尺上的角拼组而成,通过这样的追问,直奔教学目标,激起了学生思维的发散点,为后续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改进片段二:留足空间,在思维受阻时追问

我们都知道,学生经常会在课堂上遇到思维受阻的情况,这时教师不要马上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进行追问。

当学生用三角尺上的两个角拼组躺椅椅背和椅面的角度时,笔者让学生将自己的拼组过程演示出来,然后故意放大学生的操作,将其中的不规范操作展示给大家看(如图4所示),并追问学生:这样拼组对吗?为什幺?你觉得需要注意什幺?

通过将学生的不规范操作放大,然后追问,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找出自己拼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引出用三角尺如何拼角的视频,这样学生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展开自主学习,大大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改进片段三:巧设阶梯,在思维跨度间追问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思维定式,思考缺乏深度。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搭建思维的桥梁,在两个思维层次之间设置有效追问,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跨越原有的层次,进入高一阶段的思维。

当学生呈现拼角作品的五种情况之后,笔者追问:这些拼组成的角有什幺分类标准?那些拼组成的角怎幺分类?为什幺要这样分?学生由此展开讨论,认为直角加锐角一定能拼出一个钝角,锐角加锐角一定也能拼出一个钝角。笔者追问:两个锐角只能拼出钝角吗?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学生思考后认为,两个锐角有可能拼出钝角,也有可能拼出锐角或直角。笔者追问:两把三角尺有没有可能拼出一个不是直角,不是锐角,也不是钝角的角呢?学生经过思考探究之后发现两个直角拼组,可以得到一个平角。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思维的坡度,让学生循着坡度一级一级地跨越,通过有效追问,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和提升,从而最终实现了思维的跨越。

总之,追问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本质的关键,也是核心手段,教师要把握追问对象的差异性和认知的结构性,既有搀扶又有放手,既有前进又有停顿,通过及时地疏导和点拨学生的思维,借助有效追问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周丹菊.巧妙追问 促进思考 提升思维[J].数学教学通讯,2013(31)

[2]尹恒俭.“追”出精彩——刍议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切入时机[J].小学教学参考,2014(2)

[3]林文珍.追问,让数学课堂呈现精彩[J].辽宁教育,2015(13)

[4]唐仁华.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追问艺术[J].教书育人,2016(23)

[5]高咏梅.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技巧[J].小学教学参考,2017(26)

作者简介:王丽华(1968— ),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