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献宁

摘 要: 传统的“知识课堂”目中无“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无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现代教育观点则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重视“人”的发展,所以提出了“生命课堂”,让课堂从“知识课堂”回归“生命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关注人。影片《死亡诗社》中富有激情的基汀老师鼓励学生突破陈旧的思想框架,进行独立自主思考的这种做法对铸就生命课堂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命课堂 学习主体 《死亡诗社》

美国影片“Dead Poets Society”即“死亡诗社”也译成“春风化雨”,是一部值得育人者反复观看和思虑的影片,讲述了威尔顿预备学院是全美最优秀的预备学院,毕业班的学生超过75%能申请到常青藤联盟大学,家长为孩子进入这所学院学习而感到骄傲,然而学院单调刻板教学模式、毫无生气的课堂,让学生精神备受压抑,觉得像是在地狱一般,单调、束缚、凝重。基汀老师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在他看来,教学的价值在于彰显生命,让学生自我发现。在很多学校的课堂中,教学被窄化为知识传授,以威尔顿预备学院为代表的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禁锢学生发散思维,学生不需要独立思考,不需要自由思想,只要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那幺无奈、痛苦,教师在个人的教学生命中也感觉不到乐趣。《死亡诗社》中基汀老师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效果,引发了笔者对铸就生命课堂,把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思考。

一、生命课堂的内涵

“生命课堂”是在批判“知识课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于生命课堂这个概念的理解,国内学者有不同描述:王鉴(2003年)认为“生命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谢利民认为课堂教学知识传播过程的实质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是最本质的。李巧平(2007年)认为生命课堂不再是教师独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不再是学生进行单一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不独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更是探究、发展知识的载体;实现的不再是教学行为的模式化运作,而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充分展现。每位学者都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对生命课堂进行描述,但是笔者更倾向于李巧平的观点,课堂不应是一言堂、满堂灌,而应该是充满活力,进行交流、互动、探究的魅力课堂。

二、构建生命课堂,把学习主体还给学生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的多元智能发展。

基汀老师用他独特的方式传递着教育,指引学生发掘内心的想法,他告诉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要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要抓住每一天。在他看来,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个性的自我表现比传承传统更有价值。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急于问老师“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什幺?”或者诸如“你做得不对,我这个是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的,我这个才是对的”等。教师们会说“你这道题做得不对,不符合标准答案”等。现在的老师太过于追求标准答案,一切以标准答案为准,学生很少质疑发问,被动地接受,被动地作答,这种被动掌握的知识一般来说是肤浅的、凌乱的,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教育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突破陈旧的思想框框,进行独立自主思考,引导学生追求答案标准而不是标准答案,不要让标准答案扼杀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学应该奉行“以生为本”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学生由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建构者。

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任务,教学过程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教学内容机械地、程序化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课堂成为埋没教师和学生个性、限制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力绽放的地方。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建构主义认知论观点认为:知识不是他人授予的,而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发现和发明创造的,即学习者以其特有的经验与方式对学习材料进行选择、编码和改造,建构自己的理解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基汀老师打破了这种被动、机械的教学过程,他要求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获取知识,从而使自己成长。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无视学生生命的存在,而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建构知识,最终成为自主学习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建立在尊重、理解、信任的基础上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建立在尊重、爱、谦恭、相信他人的基础上,对话才会成为一种双方平等的关系,如果缺少这些就不会产生信任,如果没有了尊重也就失去了对话的条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尊重、宽容、理解,学会鼓励、倾听、等待,这种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的教学,才能构成“真正的教育”。教师和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情感、个性、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这样才能实现师生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最终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崔其升.铸就生命课堂:把学习主体还给学生[M].时代迷局:中国走向与教育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3]严从根,宋辉.生命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研究,2008(23).

[4]谢利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1(7).

[5]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

[6]龙起香.实现生命化教学的转型——由影片《死亡诗社》引发的教学范式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7).

[7]刘铁芳.沉重的书包与教的权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

[8]燕良轼.传统知识观解构与生命知识观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