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郑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对于历史解释的叙述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史料从多种角度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命制历史解释素养题。

一、立规:研究高考题

高考真题是命题专家反复论证过的题目,具有高度的逻辑性、思维性和科学性。一线教师通过对高考题目的反复研究,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状态。同理,对于高考题目的研究也是如此,学习高考题的一些命题规则,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试题的理解能力。例如,2021 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为广东卷)第18 题第(1)问:

例.(2021·广东卷·18)(节选)

材料一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局限:材料一只看到工业革命消极的一面;材料二只看到工业革命积极的一面。

看法:应该辩证的、一分为二地看待。积极影响:为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提供了合法的政治斗争平台。

消极影响:使工人被残酷剥削,工作时间长,居住条件差,缺少社会保障和人文关怀。

本题目考查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分别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工业革命消极和积极的两个方面,要求学生使用全面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学生结合观点一中的“强迫”“降低”“摧毁”“剥夺”等字眼可以得出其消极的一面,结合观点二中的“创造”“提高”“给予”“更大”等字眼可以得出其积极的一面。本道题目的设置难度并不大,教师还可以通过设问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出现两种不同观点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往往和人们的立场、身份等有关”。

二、立靶:选好聚焦点

多角度看待问题,让知识点不再是平面化的而是立体化的。关键问题要选好聚焦点,可以遵从以下几个原则:①教材中有但未详细讲述;②新教材中新增加的知识;③迎合热点;④学术上有一定的探究成果。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 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为例,该课知识点较多:宋教仁案、“中日民四条”、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军阀割据、张勋复辟、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等。笔者通过与旧教材的比较,选取“参加一战的华工”为聚焦点。在本课中有两句话提到了一战中的华工,即“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并配有一副插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欧洲的华工”,但是在旧教材中却没有提及。另外,在《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中又重复了该知识点,在14 课中除了在小字部分进行简述外,还增加了“一战墓地”和“一战中的华工在英国军官带领下去前线挖战壕”两幅图片。2018 年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对于“华工”的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都有所增加。整体来看,“华工”这一聚焦点正好符合上述的四点原则。

三、立意:多渠道搜集

聚焦点确定后,就要围绕该点寻找相关材料,笔者通过知网查找到一些文章:徐国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西线华工与中美“共有的历史”》,刘昕《欧洲战场上的中国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国工人》,张岩《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语境变迁与意义重建》,谢清明《中国对一战的反应及“以工代兵”参战策略的提出》,徐国琦《中国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通过对“华工”资料或者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笔者逐渐了解到华工问题并非教材描述的那幺简单,华工的形象逐渐丰满,随之也带来许多原来未认识到的问题。

四、立问:辨析多维度

面对如此多的资料,如何进行精简或加工才能既利于高中生接受,符合他们的认知,又能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展视野,更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反复推敲、取舍,整理摘编的初稿如下:

材料一旅法华工会领袖袁子贞:“吾国一般官僚政客,交通系如梁士诒等,素注目投机事业,今借法国需用工人甚急,于是乘机而起,来包办这项洋行买卖,遂成立了一个惠民公司。”

材料二1918 年 10 月 29 日,在大战行将结束、协约国胜利在望之际,北京政府发布了一条《大总统布告》,历数中国自参战以来对于协约国所尽义务,其中有一点便是“允准大批华工前往欧洲尽力于备战之工作”,是中国力助招工往法,即参战之力也,而战场上又实获华工之巨效……或谓此英、法自行招募,我国无与……我政府不惟不下令禁止,且设局助其招募,即为我国参战之力之一证。

材料三1917 年8 月,中国政府对德奥宣战之后,赴法华工的身份客观上发生转变。他们不再仅是附属在于招募国家的契约性质的劳力,而是变成中国派往协约国的“参战代表”。到大战结束,中国获得战胜国身份后,华工更被认为是国家的“功臣”。

材料四1925 年 5 月,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晨报副刊》连载了一篇名为《巴黎和会中之华工》的文章,文章特意描写了华工的爱国举动以及英国和日本对华工的虐待与镇压,实际隐喻的是日本伙同英国制造的五卅惨案,以此号召工友再次团结起来,进行反帝爱国的运动。

材料五2018 年一战结束一百周年之际,1 月8 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西安大明宫的演讲中特意向一战中支援法国的华工致敬,称他们是法国“危难时刻的兄弟”。11 月11 日,在由法国官方举办的一战结束百年纪念仪式上,一位华裔女孩朗读了华工翻译所撰回忆录中的一段文字,进一步显示华工是一战纪念不可忽视的因素。

——摘编自张岩《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语境变迁与意义重建》

设问:通过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材料分别是从哪些视角来叙述一战华工历史,为何会出现不同的视角?

参考答案:

视角:

材料一为民间视角:官员投机营利;

材料二为政府视角:证明“出工代兵”;

材料三为“华工”视角:做出巨大贡献;

材料四为革命视角:反帝爱国;

材料五为文明视角:中西文明交流、合作。

原因:

①每个叙述者所站的立场不同;

②历史的本身是复杂的,华工历史同样如此;

③时代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也会发生变化。

题目中的材料主要摘编自张岩的论文《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语境变迁与意义重建》,“语境变迁”和“意义重建”恰好符合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因此以设问“哪些视角叙述了一战华工的历史”统领材料。在学生试做及备课组研讨过程中,师生一致认为本题材料新颖,切中热点,有趣味性,起到了训练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无形中渗透了唯物史观。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史料偏多,增加了阅读量。还有教师建议,材料一中提到官员投机营利,会造成学生思想混乱,不用为好。经过笔者反复斟酌,最后定稿的试题为:

材料一1918 年 10 月 29 日,在大战行将结束、协约国胜利在望之际,北京政府发布了一条《大总统布告》,历数中国自参战以来对于协约国所尽义务,其中有一点便是“允准大批华工前往欧洲尽力于备战之工作”,是中国力助招工往法,即参战之力也。

材料二1925 年 5 月,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晨报副刊》连载了一篇名为《巴黎和会中之华工》的文章,文章特意描写了华工的爱国举动以及英国和日本对华工的虐待与镇压,实际隐喻的是日本伙同英国制造的五卅惨案,以此号召工友再次团结起来,进行反帝爱国的运动。

材料三2018 年一战结束一百周年之际,1 月8 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西安大明宫的演讲中特意向一战中支援法国的华工致敬,称他们是法国“危难时刻的兄弟”。

——摘编自张岩《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语境变迁与意义重建》

设问:通过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材料分别是从哪些视角来叙述一战华工历史,为何会出现不同的视角?

(答案:略)

总之,一道题目的命制过程是复杂的。不管是从选点、选材,还是材料整合、设问设计,灵感多来自于教学和教材,规则技巧则大多来自于真题。作为一线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一边备课、备学情,又要一边研究高考题、研究如何命制题目,两手一起抓,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方能够落到实处,学生在高考中方能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