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陈锦智

“大湖效应”的影响是比较广泛的,其对所经过的冷气团的性质变化有重要影响。在高中地理的教材中,有多处隐含了关于“大湖效应”的知识,本文旨在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大湖效应”知识,探讨“大湖效应”深化教学下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认识“大湖效应”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流经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时,从中得到水汽和热能,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通常是雨、雪)或雾的现象(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大湖”泛指面积较大的未结冰的水域(如面积较大的湖泊、海)。

二、教材中有关“大湖效应”案例的挖掘

在高中地理的教材中,实际上有许多章节都隐含了“大湖效应”的原理,下面笔者将呈现两处教材中出现的“大湖效应”。

【案例一】田纳西河流域冬末春初降水多的原因

在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中,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时,学生常常感到疑惑:田纳西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何其气候特征却是夏秋季节少雨,冬末春初多雨,而不再是雨热同期?

实际上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季节变化特征与其所处的地形及“大湖效应”(五大湖对冷气团的增温增湿)有关。田纳西河流域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北部,冬春季来自北极、格陵兰岛的寒冷气流在南下过程中经过五大湖,“捕获”了大量的水汽和热量,受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抬升作用,形成了丰沛的降水;夏季,田纳西河流域则位于来自墨西哥湾和大西洋的暖湿空气的背风坡,降水反而较少。可见冬末春初时,五大湖担当了“大湖”的作用,使来自北极、格陵兰岛的寒冷气流增温增湿。

【案例二】日本本州岛西海岸冬季的降雪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东亚和日本”一节提到日本本州岛西海岸冬季多降雪,这实际上就是“大湖效应”的作用。通常我们认为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是寒冷干燥的性质,其向东流动,穿过蒙古高原和戈壁沙漠,给中国北方带来了干冷的天气,然而当西伯利亚冷空气穿越海岸时,从日本海中得到了水汽和热量,到达日本本州岛西海岸时,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雪)。此时的日本海就起到了“大湖”的作用,使冷空气补充了水汽和热量。在教学中,可就此设置探究问题,指出其隐含的“大湖效应”作用。

同样,冬季被称为“雪窝子”的烟台与日本本州岛西海岸冬季多降雪的成因相似,也是由于“大湖效应”引起的,即南下的西伯利亚冷空气途径渤海时,获得水汽和热量,在山东半岛北部受地形抬升,形成降雪。教师在讲授日本西海岸的“大湖效应”时亦可顺势抛出问题,如冬季,我国的山东省烟台市被称为“雪窝子”的名称由来?引导学生结合烟台市冬季的季风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思考讨论。

三、“大湖效应”深化教学下的地理核心素养的探讨

“大湖效应”通过影响气团的性质而影响一个区域的气候及其他自然环境特征。有关“大湖效应”作用的教学,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认为深化“大湖效应”的教学、把握“大湖效应”规律的实质及培养良好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1.在教学中把握“大湖效应”的实质

在教材提及的“大湖效应”原理中,应当把握“大湖”所起到的本质作用,即“大湖”在与冷空气接触中充当了“暖水袋”的作用,使得冷空气补充了水汽和热量,性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如上例中日本海使到达日本本州岛西海岸的西北季风变得湿润。下面我们具体来看关于“大湖效应”的试题以此加深认识“大湖效应”对流经气团所起的作用。

【例1】(2016·江苏苏州模拟)“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下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参考答案】A

【试题评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冷空气在经过大湖湖面时,被增温增湿,温度高于湖泊迎风岸的冷空气,相当于暖湿气团流向冷气团,类似于暖锋的形成过程,故本题选A。由上题可知,由于“大湖效应”,原来的冷气团经过大湖(水域)时,增温增湿,在性质上发生了相对变化。

2.“大湖效应”知识的运用依托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2】(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图为某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题。

甲城市的气候特征是

( )

A.冬暖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

【参考答案】A

【试题评析】在此题中,许多学生甚至老师根据正确选项及图中甲城市的局部位置误认为甲城市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然而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翻阅地图册得知甲城市(索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具有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稀少等特点,而实际上甲城(索契)却冬暖夏凉,降水分配均匀,其原因在于索契所处的环流位置及其背靠大高加索山脉、西邻黑海的特殊位置。从大气环流的位置上看,甲城市地处中纬西风带,中纬西风途径黑海时增温增湿,补充了西风流经陆地时减少的水汽,且受地形(大高加索山脉)抬升,多地形雨。同时,冬季大高加索山脉削弱了北部的冷空气,使得甲城市(索契)冬季气候温和。夏季,西风经由黑海带来的暖湿气流及黑海对沿岸气候的调节作用使甲城市较为凉爽。这道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区域认知能力和扎实的读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其思维过程如下图所示:

3.思维迁移

(2016·新课标全国卷1改编题)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着。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试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该地区东西部降水差异的影响。

【参考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夏季,山脉东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冬季,山脉西侧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东侧。

【试题评析】该题改编自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7题的第1小题。原问题为“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不少学生认知该区域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并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分析地形对该区域气候差异的影响,但许多学生回答降水要素影响时,却只答出山脉阻挡了夏季风,使得夏季东部降水多于西侧。而实际上,这样的答案并不全面。由于堪察加半岛西侧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而堪察加半岛西邻鄂霍次克海,干燥的西北季风经由鄂霍次克海时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与日本西海岸冬季多降雪的成因相似)。故原题的参考答案指出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这里包含了冬季和夏季的多雨区、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答案设置是合理的。笔者从该题的区域分析中挖掘出了鄂霍次克海的“大湖效应”,并改编了该题。

四、备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