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倩文 中南大学

一、国际体育赛事发展趋势与现实价值

国际体育赛事是和平时期组织的最大型的社会事件,它是人类高水平的体育盛会。纵观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现状,国际化趋势是唯一发展规律。近年来国内外积极申办的体育赛事都能证明这一点,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2019年武汉军运会、即将举办的2021年成都世界大运会、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等。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推进体育强国的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1]国际体育赛事的承办使我国体育英语翻译人才领域存在大量缺口,培养体育语言服务人才千钧一发。

二、国际体育赛事中的体育英语翻译人才需求分析

全世界有45 个国家将英语作为官方、半官方或通行语言[2]。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也是各大体育赛事的官方语言之一。如在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奥运会中,英语同法语、汉语并列成为官方语言。在本次研究中,因作者为英语专业研究生,故以英语为重点,从体育英语翻译人才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一)体育英语翻译服务对象

当语言出现障碍而无法交流时,比赛各个环节的进行都会出现问题。体育英语翻译的服务对象可以被分为工作人员、运动员及团队成员、教练、裁判、官员、媒体人员、赞助商、嘉宾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3]。总而言之,语言服务贯穿于整个比赛之中。

(二)体育英语翻译服务类型

通过分析国际赛事中各环节对体育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按照翻译的活动方式,体育英语翻译服务被分为三类:笔译服务、口译服务以及机动语言服务[2]。

1.笔译服务

笔译服务广泛指各类书面文件,一般包括赛事前期的申办文件、领导发言、赛事官方声明、赛事邀请、秩序册、场内外指示牌、节目宣传材料、会议材料、运动员比赛期间行程指南、新闻稿、双语播报文件等,可考虑建立全天候开放的翻译中心,以备不时之需;

2.口译服务

口译服务主要包括会议口译与新闻发布会。如为筹办比赛各国间开展的会议、赛前赛后新闻发布会。另外,比赛的海外转播、领导官员的陪同口译、比赛期间的国际热线服务等也都属于口译服务的范畴。

3.机动语言服务

机动语言服务是指除约定俗成、事先准备妥当的岗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适宜变动的岗位。因此机动语言服务既包含笔译服务,也包含口译,实际是发生在所有赛场与非比赛场所,如播报台、奥运村、新闻中心、休息室、酒店、机场等。

(三)体育英语翻译服务意义

体育英语翻译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首先,作为世界级别的体育文化交流盛会,国际体育赛事举办的成功与否同承办方提供的语言服务有着直接的关系。语言服务的质量不仅体现了我国综合的外语水平,还体现了我国整体软实力。其次,体育英语翻译服务的发展有益于语言教学。在翻译服务的过程中,教师能够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更加全面的教学内容以及更加新颖的教学大纲与教学方法。对广大英语专业的学子来说,体育英语翻译服务的发展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翻译实践的机会,切身感受赛场内外的翻译服务需求,以此反省自我,查漏补缺,巩固自身,今后才能更好地将所学所见应用到实践之中。

三、体育院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体育英语归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门类之下。有别于综合类大学与语言类大学中缺乏体育类课程,体育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逐渐从传统外语教学中独立出来。立足自身条件与需求,高等体育院校开始对英语翻译人才进行专门用途培养。

(一)院系开设有区别

从开设英语专业的各高等体育院校来看,表格前五所体育学院都将英语专业开设在外语院系或国际学院下,且学院内仅有英语专业或各专业性质大体处于同一类别下。其它英语专业也都设立于非外语院系或国际学院下,与非语言专业如新闻等同设立在一学院下,如表1。

表1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各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设置情况

(二)课程设置有不足

从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以及访问的情况来看,在课程开展方面,缺乏实践课程、缺乏体育相关课程、缺乏中文课依次排在体育英语翻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调查的前三名。五所体育学院的学生中有48.11%的人认为,他们在整体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的机会;36.79%的同学认为课程的开设过于偏向英语,缺少体育相关课程搭配[4]。

值得一提的是,有29.25%的学生们普遍认为,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应该增加中文相关课程。在被问到“是否应该开展中文相关课程?”,77.92%的同学选择了“是”,通过访问,选择该项的同学们表示缺乏中文相关课程会使他们在翻译实践中出现明显缺陷。作为语言类专业的学习者,想要在另一门语言上有所造诣,必须重视自身对母语的掌握程度。

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被调查的五所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体育课程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表2:

表2 五所体育学院英语专业主要课程

(三)缺乏实践锻炼

体育英语翻译人才是活跃在国际赛事背后的主力军,在比赛后台、发布会现场、会议室、新闻宣传室、播报台、休息室甚至是酒店、机场,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在本次调查中(见表3),有39.62%的同学表示,他们在大学期间仅参与过一次体育赛事的双语志愿者活动,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对体育赛事双语志愿者实践活动不感兴趣。有27.36 的同学表示参与过2~3次,有5.66%的同学表示从没参与过,不感兴趣也不想去了解。从该结果可以看出,50%以上的同学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机会较少,这也影响了他们对体育英语翻译的了解。在对参与4~5 次,6~8 次以及8 次以上体育赛事双语志愿者活动或实习的同学们的访谈中得知,参加活动的次数越多,在下一次实践候选人的选择上就越容易被老师注意,从而更有机会参与下一次的实践活动。

表3 是否有参与过各大体育赛事的双语志愿者活动或实习?

(四)就业定位不明确

体育赛事产业近二十年来衍生出不少新兴职业。但在这份问卷调查中却截然相反。66.98%的同学表示,虽然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对他们或多或少有一些帮助,但未来并不会从事体育英语方向的工作。24.53%的同学认为虽然在实践中有很大帮助,但自己依旧不知如何入行。尽管课程开设的多样性十分重要,如果职业上对同学们缺乏引导,很难在未来求职就业定位上有所帮助。

四、适应国际赛事的体育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方案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补充体育理论课程

提高教师招录门槛,扩大人才招录范围。不仅限于本硕博全部就读外国语言文学方向,对于有体育学院背景或体育赛事背景的人才可以放宽招录要求。在招录教师时,可以加试体育理论知识。

(二)重视体育赛事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学校,在努力促成各大体育赛事同学院合作的同时,坚决杜绝“水实践”。对于不认真对待实践机会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可将实习表现记入学分中。对于同学们,撰写实践日志。一方面督促大家在赛事实践中学习创新,另一方面也能够复盘实习内容,帮助大家自我定位,寻找就业目标。

(三)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

许多语言类专业都有与相关的公司进行联合培养,在大学实习阶段安排学生进入合作公司实习,积累专业方向的经验。同样的,高等体育学院英语专业也可与体育赛事公司合作,在共同承办国际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公司也可以培养出自己所需人才,避免人才的流失。

五、结语

以上是作者对体育院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研究,由于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的局限,还存在一些不足。国际奥委会第四任主席埃德斯·特隆所曾说过,体育盛会为全世界的年轻人提供了欢聚一堂的机会。体育英语翻译人才是国际体育赛事的关节零件,少了他们赛事就无法正常运行。未来,中国还将承办无数高水平高级别的国际体育赛事,打造全面的体育英语翻译人才队伍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