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炳煌

书法因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高雅的心性方面的独特作用,常常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选内容之一。但是,在将书法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误区,即将综合实践活动所要求的实践性等同于书法的课堂练习、书面作业等动手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所要求的活动性局限于书法技艺的提高活动上,结果,把本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上成了单纯的书法教学课。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这一方面也曾走过不少弯路。通过研究与改进,笔者深深体会到,要想让书法真正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教师在实践性、活动性、综合性三个方面分别重视以下问题。

一、书法的实践性应重视书法艺术的应用价值

在书法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践中,第一个普遍性误区是将书法的课堂练习、书面作业等动手活动,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所要求的实践性。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要求的实践性,并不是单纯的动手实践,还包括所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如果仅强调动手实践,那幺融入书法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很容易上成类似美术的书法课了。就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书法而言,除了重视课堂写字、练字,书法的实践性更应重视书法艺术的应用价值。

例如,结合传统节日、婚庆、乔迁等喜庆时日,组织学生开展“书道溢万家,笔墨润心田”的活动,就能使学生从书法艺术的应用价值中切实体会书法的实践性。其一,春联的书写方法与字体讲究——书写春联必须用红纸,黄纸、绿纸、白纸等都不可以用来写春联;用黑色或金黄色墨汁书写;书写一般选择行楷或篆隶字体,这样才能苍劲有力、力透纸背,手写的春联透着墨香,才能营造浓厚的喜庆氛围和节日祝福。其二,春联内容的选择与忌讳——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忌讳粗野低俗的词句,同时避免使用同音或谐音字词,要结合对联内容选择与之协调的横批,用词恰到好处、朴实而不浮夸。其三,楹联张贴顺序及时间要求——面对大门右侧张贴春联的上联、左侧张贴春联的下联、门框上方张贴横批。张贴春联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是在除夕当日上午六时至中午十二时,在这个时间段撕掉破旧的春联、贴上新的春联,寓意霉运破除、辞旧迎新。

再如,可结合游览景点展示书法的实践性。像厦门鳌园的“冠头门联”:“鳌戴定教山尽峙 园居宁与世相忘”,上下联首字合起来正是园名“鳌园”二字。此外,在校园文化布置、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书法艺术的应用价值。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用笔墨纸砚的雅称命名教学建筑,分别为“玉管楼”“玄玉楼”“玉楮楼”“墨海楼”;精选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如颜真卿《勤礼碑》、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装饰在校园的廊道、立柱上;指导学生根据各项主题教育内容(如“垃圾分类宣传”),创作书法作品,装裱上墙,在起到宣传教育功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书法的活动性应重视书法作品的浸染感化

把书法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的第二个普遍误区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所要求的活动性局限于书法技艺的提高活动上。如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只关注作品的技法、布局、章法、落款等环节,而忽视书法作品的浸染感化功能。其实,把书法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是要重视书法作品的浸染感化作用,在技艺的训练中渗透真、善、美、爱的洗礼,让心灵受到启迪与熏陶。例如,书法作品从基本笔画、单字结构练习,从创作到成品到鉴赏,都离不开实践的过程。就基本笔画而言,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点”领悟做人要昂首、充满自信力,从“竖”引申做人要挺胸、体现力量美,从“捺”体会脚踏实地、凝聚稳重感。就单个汉字而言,各部分有“俯仰”“避让”“呼应”等结构,以此启示学生要学会谦逊、大度、宽容、尊重他人。除此之外,学校要引导学生体会把单个字写好好比一个人的修养,但要把很多不同结构的汉字组合成一幅作品,这就需要团结、需要集体的凝聚力。

再如,书法文化活动彰显文化教化。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日,开展书法作品的书写展示和书写比赛,让学生在主题书写实践中,提升书写技能,抒发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将书法活动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创立“立人三礼”德育品牌,即一年级的“开笔礼”、三年级的“成童礼”、六年级的“毕业礼”;并在活动中践行“写字写志、修学修身”的校训,学会懂礼、感恩。学校还发挥书法家立志学书、心正笔正的榜样力量,将36个班级中队分别以书法家的名字命名,如“赵之谦中队”“苏轼中队”“张旭中队”……学生在中队里相互介绍这些书法家的生平事迹、共同欣赏优秀代表作,在活动中他们的作品鉴赏能力得到提升、心灵受到启迪。

三、书法的综合性应重视多学科的相生相济

由于前述误区的影响,许多教师将本应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书法教学上成了单纯的书法教学课,在课堂上读帖、临摹、创作,几乎所有活动都与美术课的书法教学一样。其实,将书法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应突出其综合性,否则,就不成其为综合实践活动了。因此,教师有必要从书法与相近学科的相生相济关系中去建构这种综合性。例如,与美术学科相通——书法与美术有相融的技法和审美观念,人们把书法与美术绘画称为“书画同源”,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书法与美术相结合。可在“汉字画”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从汉字的立意、字源等去挖掘美术与书法的异曲同工之妙,促进学生了解书法文化;在“汉字画”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汉字演变,运用美术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

此外,还可利用书法与语文、体育、音乐、舞蹈的相生相济关系进行综合。例如,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创作离不开语文学科中的名言、楹联、唐诗、古文;书法文化中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对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可利用“汉字学”中象形文字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汉字,并领略汉字的美感,使学生系统地认识汉字文化,感受书法的文化魅力。再如,有的学校将书法基本书写笔画和太极巧妙融合,创编“书法太极操”,写字正行,修身健体,并将“书法太极操”融入体育课堂和大课间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书法与太极的融合能颐养性情、文能舞墨、武能健身。另外,书法与舞蹈也有相似的艺术体现——书法是“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舞蹈是“流动的书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两类艺术在空间运作规律上的共通之处,提取书法的笔画、结体、章法,与舞蹈的形体、动作组合、队形编排结合,创编舞蹈,展现艺术的相通相融。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双塔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苏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