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霞

校本作业是学校同一学科教师集中智慧、共同设计的契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它是以生为本的结晶,同时具有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等特征,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实现提质减负。此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同样提倡生本教育,尤其要求教师优化作业设计,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不同完成作业方式的需要。因此,教师应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纲领,从作业内容、作业层次和作业形式入手设计校本作业。

一、精简作业内容

精练的作业内容是校本作业的显着特点,亦是实现作业减负提质的重要举措。在设计小学数学校本作业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精简作业内容。具体地,就数学学科来说,作业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深刻认识数学思想,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强化数学核心素养。在设计校本作业时,教师要尽量减少重复性高及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无意义的作业内容。其次,作业的目的之一是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对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和补充,教师要尽量设计开放性、创新性的作业内容,为学生提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

鉴于此,在教学人教版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教师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习内容、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推理意识等),以及结构化思维这三方面入手,设计了相关问题(节选):

1.我们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推导其面积计算公式。请在图1中的方格纸上,画出推导过程。请找一找转化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等量关系: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___;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___。

2.学校准备将一块空地改造为平行四边形草坪。(1)设计出3个高和底都不相等,但面积均为12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草坪;(2)设计出3个等底等高且面积均为12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草坪。

3.学校为迎接国庆节,准备为长方形草地铺草皮(草坪如图2所示)。(1)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2)假设1平方米草皮5元,需花费多少钱?

在完成第1题时,学生通过迁移课堂认知,再次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通过此题强化了转化思想,提升了推理意识。在针对第2题进行思考时,学生自觉地进行空间想象,同时思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其底、高之间的关系,由此巩固认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在完成第3题时,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优化作业层次

校本作业是数学教学提质减负的助推剂。提质减负意味着学生利用少量的时间完成作业。众所周知,学生之间存在个体的学习差异,而《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适当实施分层教学。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依据,优化作业层次,提升作业的针对性,提高作业的品质,实现作业的育人价值,助力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完成人教版五下“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的教学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并根据本课程的知识内容,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节选):

1.基础巩固题:(1)因为12÷3=4,所以____是____和____的倍数,____和____是____的因数;(2)在32和8这两个数中,____是____的倍数,____是____的因数;(3)9是27的____,____是3的____。

2.能力提升题:(1)100以内5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0以内6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0以内,既是5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思维拓展题:有一个数,是4和5的倍数。请问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在设计以上作业后,教师要求学生依据自身学情自选作业。在自选作业时,大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完成基础巩固题,中等水平的学生会完成基础巩固题和能力提升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完成全部题目。如此,不但切实地减少了作业量,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以便于全班学生都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三、丰富作业形式

形式多样的作业既可以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的同时,实现多元发展。因此,教师要开放思维,设计形式多样的校本作业。

(一)设计跨学科作业

《课程标准》提倡实施跨学科教学,促使学生对各学科的知识内容可以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数学是工具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数学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迁移知识认知的同时,能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由此增强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可能性”后,教师融合语文和数学,设计如下跨学科作业:百里挑一、十拿九稳、不相上下,请用学过的“可能性大小”描述成语所指代的可能性。

实践表明,跨学科作业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提升了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数学作业的设计通过与语文学科的知识融合,不但使学生巩固了数学知识,拓宽了数学视野,还让他们感受到成语的趣味性,建立了文化自信。

(二)设计实验作业

《课程标准》强调“做中学”,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是“做中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做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已有知识,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细心分析,由此获取数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适时适当地设计数学实验作业。

例如,在学生完成人教版六上“圆的认识”这一内容的学习后,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请试着从数学角度解释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车轮为什幺要制成圆的。车轴一般位于什幺位置?请动手操作,使用硬纸板制作不同形状的车轮,并为其安装车轴,让车轮滚动起来,细心观察,记录车轮和车轴的运动轨迹,你有怎样的发现?”

在完成作业时,大部分学生兴致高昂,发挥想象力,通过动手操作、认真演示、仔细观察,增强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得到锻炼。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