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杰

(江苏省丰县王沟镇单楼初级中学,江苏徐州 221725)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生为本、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挖掘。在此基础上,笔者在搭建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平台方面进行了积极地研究与拓展,让他们尽享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立足课堂,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方沃土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理解这句话,即教师扮演的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激励者的角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目前,自主、合作、探究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但也有不少教师仅仅把它搞成了所谓的“形式主义”,在一番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小组讨论之后,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教法。笔者以为,我们应积极摒弃这一做法,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空间交给学生,使之成为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方沃土。

以教学朱自清的《春》为例,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示环节,学生们在朗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段时,语调一次次上扬,将作者对春的急切渴望的心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时,还伴随着一个个鬼脸,极尽小草可爱之情态;在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时,语速并不快,但语气很凝重,语调逐步升高,彰显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在学生尽情展示的时候,我用多媒体中的录音功能将学生的精彩表现录了下来,挑选其中的精彩片断进行了精心编辑,保存在教室的电教媒体里。课间闲暇时节,学生会不断地循环播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与学习兴趣。

在此基础上,我还挑选了班里两名学生的朗读视频上传到网络中,得到了很多教师、学生的点赞,甚至入选了酷我音乐盒的朗诵音频,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推向了一个极致。

另外,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还可以跨越班级,将两个,甚至多个班级的学生集中在大厅,或者多媒体教室里进行集中展示,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了解,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譬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就是我”口语交际活动的时候,我就组织了自己任教的两个班学生进行了集中展示,很好地营造了口语交际的浓郁氛围,让不少同学因兴趣相投成为了好朋友,这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讲弥足珍贵、意义深远。

二、放眼学校,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把利刃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各个学校无论是在硬件建设,还是专业教辅人员的配备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如语音室、电教室、图书阅览室、综合活动室,还有广播站、文学社、德育部、学生会、青年团等场所、组织都一应俱全、非常完善。在笔者看来,这些科室、组织本就是为服务教学所建设、设置的,我们应把它作为展示学生成果的一把利刃,积极协调、多方筹措,把学生们学习成果的展示平台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譬如,在元旦来临之际,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诗香,伴我成长”系列学习活动,进行了诸如扩写、课本剧、朗读、吟唱、舞蹈等形式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看着他们热火朝天的排练热情,还有美轮美奂的活动成果,我联系了政教处,将学生的这次学习成果在学校迎元旦系列活动中进行了展示。其中,在联欢会上,班里几名学生集中朗诵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诗,抑扬顿挫,或铿锵有力,或悲伤惆怅,博得了全校师生的阵阵掌声,兼以舒缓悠扬的背景音乐,学生的伴舞,还有某同学精心制作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画面背景,我们一举拿下了本次联欢会的特别奖,受到了学校政教处的大力褒扬。经过这次活动,不仅锤炼了学生们的实践活动能力,更促使他们对古诗的内涵与魅力有了深刻的了解,班里学古诗、背古诗蔚然成风,很好地契合当前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风尚。

另外,每年的植树节,我都会组织班里学生随学校团委一起到山上植树,在体验劳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们充分感受春风拂面、鸟语花香、泥土芬芳,并把这些具体的劳动过程、心得体会化为篇篇文章,作为团委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展示。由于有了切身的体会,学生们不再排斥写作,往往一挥而就、下笔千言,且文通字顺、感情真挚,给作文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每有思想性、语言性俱佳的作品,我都会积极地把它投向《中学生周报》《少年素质教育报》《作文通讯》《快乐作文》等报刊,不管能不能被编辑采纳,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我们还可以与兄弟学校结成盟友,组织两个、多个学校的学生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展示活动。

三、联系家长,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扇窗户

有一句老话: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其中,这“七分课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家长,家长给学生创造的环境与氛围,语文学习尤为如此。试想,如果一个家庭的父亲、母亲整天都在收看《中华好诗词》《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这些栏目,孩子耳濡目染,怎么会不喜欢语文学习,怎么能不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呢?其实,调查一下班里学生的家长,你会发现,有很多学生的父母亲有着良好的文学素养,有的喜好填词写作,有的喜欢阅读典籍,有的长期耕耘着自己网络中的文学博客,等等,不一而足。将这种情况联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方面,如果能将家长因素渗透进来,将会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平台,延伸学生语文视野方面推开一扇明亮的窗户,有着积极的意义。

记得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足迹》时,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我要求学生们要和自己的父母亲自出门远足,走到户外,真正地去寻觅春天的足迹,并邀请家长们参与到我们的展示课课堂活动中来。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展示课上,有学生和父母一起朗诵朱自清的《春》的;有和父亲一起演唱《春光美》,母亲伴舞的;有一位家长是我们县城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当场和孩子合作,挥毫泼墨,赢得了阵阵掌声……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一名学生写了一篇《我眼里的春》,对古诗词中关于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山山水水的经典名句信手拈来,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写得极富诗情画意,受到一位文联朋友的赏识、推荐,在当地文学杂志中刊发,在班里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此外,学生家长就职于不同的部门,涉及各行各业,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如在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家长,可以对学生们在写通知、倡议书、感谢信诸方面的展示进行评价,还可以把学生们对社区环境、人际关系、和谐小区建设的建议张贴在宣传栏里,将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都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发他们无穷的学习动力。

归根结底,语文的本质是生活,课程改革的落脚点还在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探究意识。在这方面,多方筹措,给他们搭建一个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不仅满足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需求,更吻合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初衷。

[1]许格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辨析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2011(1).

[2]金华.突破语文教学的手段是社会生活实践[J].现代语文:中旬,2011(8).

[3]伍凤玲.有效朗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