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剑玲

摘要:在展示课中直指课堂教学的常态,这是教研活动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三年级前滚翻(第三课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与同伴一起留下探求技能教学有效途径的足迹。通过研讨、反思,发现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中段),不能纯粹为教技术而教技术,而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动作的掌握程度,合理地设计教学步骤,充分发挥“已会动作”的正迁移,通过情境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然地、潜移默化地学会动作、掌握技能。

关键词:技能教学;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4-0052-03

【课前思考】

每一年的1 2月,是我校一年一度的“教师专业成长月”活动,其中“新秀献技、名师论教”活动板块上,要求每位名师开设一节“代表一种理念”的公开课。结合平时对青年教师的要求,我在备课前给自己定了几个原则:力争在自然状态下开课;力求运用“自主体验式”的方法,让学生在自我尝试、相互观察、体验练习中学懂知识、学会动作、发展体能;力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课程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并乐在其中。

基于上述思考,在本次教学展示活动中,我将自己设计的课直指常态,选择《前滚翻(第3课次)、原地摆臂与曲线接力跑》做为本节课(三年级)的教学内容,确立“前滚翻团身紧、滚动圆滑;屈肘以肩为轴的前后摆臂方法”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本节课的技能目标为“通过复习和学习,在完成单个前滚翻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连续前滚翻,并能做到滚动圆滑,连接自然。”如此设计,力求给听课教师一个积极的引领作用。现将课堂教学过程与听课教师的评课意见整理如下: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育(2分钟)

1.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

2.检查学生的着装与精神面貌。

3.教师语言导入课题《前滚翻曲线接力跑》。

4.简单队列练习。

设计意图: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直奔课的主题,用整队时的常用口令,如立正、原地踏步走、看齐等来训练学生养成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并让学生在练习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上课做好身心上的准备。

【听课教师评论】朱老师:小学体育老师在课堂中遇到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无法长时间集中学生尤其是中低段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注意力一旦分散后,任凭老师大喊大叫都不管用。而郦老师在课的开始进行了一个队列队形的练习,这是一节体育课开始部分经常使用的内容,但是郦老师却把它作为一个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队列游戏来进行练习,不仅让学生乐意学,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听见哨声就产生条件反射的习惯。以至于在课的后面部分当学生注意力开始转移时,只要郦老师的哨声一响或一变,学生的注意力就会立刻跟上课的节奏,这点很值得我们新教师借鉴。

二、准备活动(7分钟)

1.教师语言导入:同学们,天气逐渐转冷,小动物们都忙着准备过冬的食物,让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

2.引出热身游戏:《刺猬与狐狸》。

3.教师讲解追逐跑游戏的规则。一人扮演狐狸,其余同学分散在场地上自由奔跑,为了保护自己,小刺猬可以采用“低头团身抱膝”的姿势躲避,并等待同伴的解救。如果被抓住,则角色互换。

4.师生一同做游戏。

5.准备操:头部、肩部、腰背活动及“低头看天”的小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游戏《狐狸与刺猬》、限制性游戏《低头看天》以及准备操,一方面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身心舒展,并体验到与同伴、老师一起做游戏的乐趣,另一方面通过游戏的规则限制,如低头团身抱膝、低头看到天等,为接下来的前滚翻教学做好技术上的铺垫,可谓一举两得。

【听课教师评价】寿老师:准备活动设计的《狐狸与刺猬》情境游戏,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又练习了“低头团身抱膝”的动作,还有解救同伴意识的渗透,这对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注入了团结友爱、机智勇敢的种子,加上教师的全身心参与,学生玩得更加开心。

三、前滚翻练习(第三课次)(17分钟)

1.教师给学生分组,两人一垫子。

2.组织学生复习“蹲撑一前滚翻成蹲撑、成抱膝起、成分腿坐”(5~7次)。

3.典型动作示范并评价:

1)为什幺起不来?团身不够紧、滚动速度不够快。

2)怎样才能抱膝起(蹲撑)?解决团身紧的问题。

4.限制、变化练习。

1)一组一小球,(双腿、腹部)夹球前滚翻(5次左右)。

2)连续做2个,不滚出垫子(2块小垫子拼接,5组左右)。

5.情境游戏:小刺猬搬果子(连续前滚翻,3~5次)。

1)教师创设游戏情境。

2)学生尝试用连续前滚翻的方法做游戏。

3)教师参与游戏,评价游戏。

4)评价重点:滚动圆滑、连贯、不掉果子(小球)。

组织如图2。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练习一发现问题一教师设疑一师生共同讨论释疑一限制练习提高动作质量一游戏巩固的学练方式,层层深入,紧扣重点,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前滚翻成蹲撑、连续前滚翻的动作,掌握技术、提高技能。

【听课教师评价】孟老师:郦老师通过让学生胸抱小球、腿夹小球、体会如何连续做2个前滚翻而不出垫子的限制练习,进一步强化了“低头团身、抱膝”这个前滚翻技术动作的关键点。这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实践、并将技能教学游戏化的教法手段,很贴近三年级学生的学情,学生学得不亦乐乎。

四、曲线接力跑(10分钟)

1.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天冷了,不仅小刺猬要准备粮食过冬,其他小动物也都忙着搬运粮食呢。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

2.曲线跑游戏:快速搬运(引导学生用胸前抱球、头后持球、背后持球的方法进行搬运接力赛)。

3.教师设疑:这样跑的姿势与平时快速跑有什幺不同的感觉?你觉得摆臂在快速跑中有什幺作用?

(保持身体平衡,提高跑速)要怎样才能跑得快?(有力摆臂、蹬转速度要快)

4.组织学生练习原地摆臂;教师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如“上坡啦!”——加大摆臂的幅度;“下坡啦!”——加快摆臂的速度;“左转弯!右转弯!”——身体稍倾斜,外侧手臂的摆幅加大;“冲刺啦!加快速度!”。

5.师生共同参与曲线接力跑比赛;组织(图3)。

6.体验用快速摆臂的方法,对加快跑速、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7.评价练习与比赛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教师语言的激励以及非常态快速奔跑姿势的体验,不仅使枯燥乏味的摆臂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而且也让学生明白了摆臂在跑动中的重要作用。

【听课教师评价】郭老师:郦老师的这块内容上得很精彩,刚开始我还没有看懂,让学生去做胸前抱球、头后持球、背后持球曲线跑的3个练习,到底有何用意?通过这个练习后,老师让学生自己说说有什幺感觉,学生都说转弯的时候很困难,很难保持身体平衡,郦老师顺势提出了摆臂可以在弯道跑和曲线跑中保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很自然地引到摆臂练习这块内容上。非常的巧妙!我在上课的时候,一般都是先进行正确动作的练习,然后让个别同学做示范,来分析错误动作,但是因为没有这种“另类”动作的亲身感受,所以很难有实质的效果,而郦老师让学生先做“非常态”的动作,让学生有“别扭”的感受,从而更容易进行正确动作的讲解与练习。

五、整理放松(4分钟)

1.放松:踏步,拉伸,垫上放松活动。

2.小结谈话:说说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

3.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课后反思】

顺利上完这节课后,想着学生课堂上热火朝天的忙乎样,看着学生意犹未尽的高兴样,我的思绪也很难平静,由此想到了自己一直都在思考与纠结的问题:

第一,关于课堂教学的本真问题

本次课,因为课前就有了想展示常态课的这种想法,于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和三年级孩子的学情,在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有一定技术含量与体能练习的内容,并用“刺猬等小动物储备过冬粮食”的情境贯穿整节课。从课的实施反馈来看,基本达成预设目标,虽然课的内容安排很饱满与紧凑,学生基本没有“喘息”的空余时间,但是学生活动着并体验着,参与着并快乐着。由此给听课教师一个启示:我们的孩子是聪明好学的,他们能通过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技能,他们也是能“吃苦耐劳”的,只是因为以前我们机械、重复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产生了疲惫与厌倦。因此,让我想到了以后的教学,应该更多追求教师与学生之间朴实的东西,追求本真,追求扎实的体育课堂,从而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受益。

第二,关于技能、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本节课的主教材是前滚翻(第三课次),设计意图主要是通过夹球滚翻的限制来帮助学生解决团身紧、滚动圆滑的难点。然而实际操作中,有小部分同学为了不让球掉下来,居然连第一次课学的用“后脑勺”着垫的动作也忘了,更有甚者,原来翻得很不错的学生居然都不会圆滑的滚翻了。

这种辅助练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在运动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步骤、辅助练习,对于学生学会技术动作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即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果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练习后学会了某项技术,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有效的。因为平时本人长期从事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对三年级学生前滚翻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动作反馈心中缺少底气,对动作没有很好地把握与理解,还是停留在“就技能教技能”的认识层面,从而导致教学设计针对性不强。原来想让学生通过限制练习解决团身滚动的难点,结果却因方法用得不合时宜,反而破坏了个别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动力定型。所以说,在小学阶段,不能纯粹为教技术而教技术,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动作的难易程度,合理地设计教学步骤,努力通过情境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然、容易地学会技术动作。这是本人在展示课中尝试前滚翻教学的最大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