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要求变得愈来愈高,学生也渴望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要明白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必须要以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观意愿,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直观情境;生活画面

通俗来说,构建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进步,从而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非单纯地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们要学会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以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爱上物理知识,拿出热忱的学习态度参与物理课堂。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作以下几方面论述:

一、师生互动,建立和谐课堂氛围

在传统教学时期,由于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教学多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立活动,而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所以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了解课堂是由师生共同构成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要懂得加强师生互动,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达到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一节时,首先,我播放了两段不同的声音,一段是优美的音乐,一段则是用泡沫塑料摩擦玻璃的声音,与学生共同探讨了听完这两段声音的感受,从而为学生介绍了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然后,我与学生一同对教材内容做了深入剖析,合作总结了防止噪声的途径,在该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我引导学生整理了控制噪声的思路,希望学生做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实际行动,与学生一同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建立了和谐的课堂氛围,既让学生理解了本节物理知识,也使学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充分实现了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助推剂,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每一名教师都渴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求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可利用新兴教育资源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物理知识,实现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旋转物理课本的画面,对学生说道:“你们觉得让书运动起来的原因是什幺呢?”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了历史上几位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演示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进而引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之后,我为学生介绍了什幺叫做惯性,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释了有关现象,使学生在应用中正确理解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整理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强调了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了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理想实验的正确理解,从而充分实现了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生活画面,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新课改的发展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仅仅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授课,而如今大多数教师都懂得深入研究教材内容,致力于让学生学到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可引导学生想象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生活画面,从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充分吸收物理知识,完成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任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运动的描述》这一节时,首先,我在课件上展示了在同一路口相隔时间很短拍的照片,对学生说道:“你们能够看出哪辆汽车是运动的?哪辆汽车是静止的吗?”从而通过演示生活画面,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反映出物理是有用的,顺利导入了新课。然后,我为学生揭示了机械运动的概念,使学生认识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又通过为学生介绍其它相关生活画面,帮助学生理解了什幺叫参照物,让学生明白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最后,我检验了学生的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了评价,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引入生活画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且培养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意识,从而充分完成了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一定要从有效的教学方法出发。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深切地明白唯有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才有可能保证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所以我们时刻为学生着想,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俞道永.巧创情境  提高效率——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171-172.

[2]吕海峰.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