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通用工程学院 北京 100191)

2019 年5 月,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大会正式拉开了新文科建设的序幕,外语教育应立足时代发展新需求,突出“新”“跨”“文”等新文科特点[1],积极走跨语种、跨专业、跨学科的融合发展之路。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思维、协同创新能力”,胜任世界多样化和快速变化挑战的工程领导领军人才。学院成立于2005 年,是国内首家工程师学院,并最早开始工程师法语教学的探索实践。自创办以来,法语就作为工程师专业学生的第一外语进行学习,本科一年级第二学期就要用法语学习外籍教师教授的数理课程,法语教学要为学生后续的理工课程法语授课和国际交换学习提供支撑。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形成目前的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基础法语”和面向工程师特殊用途的“科技法语”已成为北航成熟、优秀的本科教学课程。

1 法语基础教学分析

1.1 工程师法语教学的探索历程

国内传统法语课程注重语言本身,因此,国内现有的专业法语、二外法语和出国速成班等法语教学模式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不符,我们无法复制应用,需要针对学生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中法特有的法语教学方案。而学院创办之初,法语教学团队缺乏经验,教师均是国内高校法语专业以传统教学方式学习的法语,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外交等,对于教学方法和内容都是边摸索边实践。法语教研室学习当时国外先进的“交际教学法”,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消化融合,注重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建设科技法语课程,探索具有北航特色的工程师法语教学新模式。

1.2 工程师基础法语教学目标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国际人才培养体系获得了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的认证,其法语教学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要求,须符合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对工程师能力的要求[2];法语教学的组织与设计应与《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认证指南》[3]这一核心指导文件对工程师的语言能力要求相一致。工程师专业学生本科一年级第二学期就要用法语学习外籍教师教授的数理课程,通过第一年的法语强化课程,学生在法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均达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A2 的水平。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2014 年,教学团队在出国交流学生中间发现了新的问题:在课堂上、熟悉的环境中学生法语表达没问题,但是出国交换学习后,有相当一部分法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出现了扎堆中国学生圈子,不愿意主动与其他国家学生交流,融入当地生活慢,个别学生听不懂专业课等问题。对此,我们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在法学生、专业教师、法企人力资源负责人展开调研。2015 年,教研室面对在国内学习的一至三年级学生,针对学生需求及学生对学院法语教学的意见再次调研,同时了解国内专业教师及合作企业对学生学习状况、能力等方面的意见。基于国内和国外的调研结果,我们发现语言能力的单一培养目标已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团队决定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在教研室主任陈威老师的带领下,实施校级教改项目“基于国际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法语课程综合改革”,实现由单一语言能力目标到关键能力目标的高阶目标转变。近年来,团队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围绕课程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更新教学内容,进入教学创新提高的新阶段。

2 面向工程人才培养的法语基础教学模式和方法实践

2.1 以任务为导向的“交际教学法”实践

理工科学生普遍存在不善言谈、交流能力差的问题,团队探索实践以任务为导向的“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零基础、全法语沉浸式教学、中外教合作的小班教学模式。以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为首要目标,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兼顾批判思维能力、协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法语为教学目的语,注重听说,减少母语的干扰,鼓励学生的法语表达,把重点放在语言交流的内容上,不纠结于语法错误,不打压学生表达交流的积极性[4]。

以产出为导向,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法语的意愿。每个单元设立一个真实的“实践交流任务”,以团队为单位完成任务,教师在过程中提供个性化的辅助指导,为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创造条件,督促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任务完成结果以视频或PPT 演示等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教学中注重将真实的世界引入课堂,使用原版引进对外法语教材,以“话语行为”(act de parole)为主线[5],将真实的法国、法国人、法式生活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样化的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学习最地道的法语。鼓励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跟老师和同学讲法语,还要尽可能地跟讲法语的其他国家留学生、老师、在华或在法的各界人士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切实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让学生把跟外国人交流当成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帮助学生走出母语沟通的“舒适圈”。组织学生参加与法语法国有关的课外活动,如:给法语国家笔友写明信片、观看法文动画片、法语歌曲及电影欣赏、参观多媒体图书馆、法国传统节日体验、制作可丽饼、法餐礼仪等,带领学生徜徉法国文化,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依托学院国际交流平台,邀请在法师生及国内法国教师、留学生,共同建设、积累了大量音频、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法语教学提供了真实、地道的语言支持。

2.2 科技法语及跨学科团队合作

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空客、法航、ATR、达索、泰雷兹和赛峰等国际知名企业。基于北航人才培养目标及“空天信”学科特色,利用本学院学科资源优势,为法语和理工专业课程建立桥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及成长需求,为学生赴法学习、工作交流、查阅专业领域法语资料等提供支持。

针对工程师的学习和成长需求,法语教学团队与数学、物理、工业科学等学科团队跨界合作,实现多课程间教师深度协作,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打破课程间壁垒,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课程团队在课程建设、学生评估等方面定期交流,互相学习。

2.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适应时代需求,法语教学团队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MOOC、SPOC平台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素材,提高教与学的效率[6],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学生的线下学习时间占70%,线上学习活动时间占30%,包括课前预习、线上小测验、线上作业提交(音频、视频)、语音慕课学习、课后精讲视频学习等。2018 年创建《法语语音轻松学》(陈威)等一系列法语慕课,2020 年以来,团队法语慕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扩展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也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深入学习的条件。

2.4 课程思政建设

作为中法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重中之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结合“两性一度”新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民族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为主线,在每个教学单元设立一个思政主题,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建设及日常教学中。团队教师用自身留学、外事交流等经验,帮助学生科学、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引领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培养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求、社会发展相结合。

3 教学实践创新成效

3.1 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基础法语、科技法语、法语视听说课程的学习,学生不断扩充词汇、语法等知识,在第一学期结束时,能够听懂法国老师用法语讲授的数学、物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初步具备读法文教学资料、在课堂上能自信地用法语进行交流,用法语书面回答简单的专业问题的能力,法语听说读写水平得到提高。预科阶段(本科三年级结束)学生的法语水平基本能够达到欧框B2 水平,相当一部分能够达到C1,甚至C2 水平。学生在全国“法语歌唱比赛”“法语演讲比赛”“法语喜剧比赛”及境外各类科技、体育竞赛中屡获殊荣。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初到法国能够迅速适应法国本土的高校学习模式,融入当地生活,顺利进入工程师专业领域学习和探索。学生在出国留学、对外交流活动中,展现了中国学生的正面形象,弘扬了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3.2 学生满意度

据《2021 年北航中法学生学习体验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于通过法语课程的学习,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项能力提高的认同率(比较同意+非常同意)均在85%以上;对学院法语课程整体满意度(比较满意+非常满意)为92%,对法语基础阶段各课程满意度均在95%以上。

3.3 外部影响

国内目前开设工程师法语课程院校(上交、中山、中国民航、北化等)的教师都曾来我院与法语教研室教师进行交流,我们探索和实践的成果可以为兄弟院校提供解决方案。法语教学团队自2015 年起,依托工程师特色的法语教学成功经验,针对北航大部分理工科学习背景的学生开设了全校法语公共选修课,满足学生出国深造、第二外语、个人兴趣等语言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4 结语

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个性,无论什幺样的教学创新,都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的目标,教学创新要为学生需求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特色的教材,可移动变化的桌椅,现代化的智慧教室……这些都是我们教学团队曾经或者不断在更新的教学条件和手段,但这种“改变”或者“更新”,不是真正意义的创新,因为这只是把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更有效率,是在为教师的需求服务。而我们的创新是面向未来,实实在在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从建院初期从无到有的学习吸收,到随后本土化的消化融合,再到现在面向未来的创新提高,学校和学院给予我们的平台在不断地提升,时代和学生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我们的工程师法语教学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让学生用法语与真实世界沟通交流,用法语敲开未来工程师的大门,用法语扩充国际视野才是我们团队教学创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