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配奕

摘 要: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教学形式单一,严重偏向应试教育。学生难有写作兴趣,更谈不上写出自己的精神和个性。加上山区学生阅读量较少,信息较闭塞,知识面不广,造成学生对作文感到更加困难。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至关重要的标志,作文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核心,而写作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技能,它是由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同时,作文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长期实践,细心感悟,反复训练,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结合山区学生实际,立足于能力培养,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能力训练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

一、训练学生观察积累能力

观察和积累是对写作材料的准备。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不断积累素材,才能为写好文章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多进行观察,关注国内外时事,社会风气,社会热点,典型新鲜事物,乃至凡人小事,一草一木都要做到处处留心,时时捕捉。而这种习惯、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

训练学生正确观察。在学生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的基础上,侧重训练学生选择好观察的方法,调整好观察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观察角度会得到不同的感悟。例如,针对社会生活、社会风气可以采用整体观察法,对发生的事物做大范围的探究,做详细的全面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环节;也可局限在某一部分、某一范围之内,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局部观察可以反映出整个事件。在写作中,长篇小说便是整体观察的结果,短篇小说就是局部观察的产物。

指导学生积累。学会光观察不积累,就犹如光开花不结果,多姿多彩的生活就成为过眼云烟。积累的内容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现代科学知识、名篇名句、前人经验、民风民俗等等。积累的方法有两个:一是于阅读中积累。教材中的佳作名句,课外名着中的精彩片断,都应该自己动手作记录,把自己需要的东西及时记下来,熟读成诵,并做好读书笔记。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就要在平时下功夫,随时记录,日积月累,建立自己的积累“词库”,在需要时便能取之不竭了。二是于生活中积累。“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平时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把对生活的体验、认识,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还应鼓励学生多听广播,多看新闻,积极参与社会、学校、班级的活动,以积累丰富的各方面素材。

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班级的“读书角”、学校的的图书馆、“兴趣小组”、文学社以及众多的课内外活动,引导学生去具体实践,锻炼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同时,开展“我心中的名着”“我的写作素材”“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等多种主题的交流会或作文赛,把平时观察积累的材料灵活地应用到交流会或作文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茅盾先生说:“创作文学必不可缺失的是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想象是在已有表象材料(印象)的基础上,经过新的加工或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苏轼笔下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就是通过大胆的想象,寥寥数语,把赤壁的雄奇,江水的澎湃写得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如现眼前,使人无不感受到艺术创造的壮美和诗人豪迈的气概。想象力表现为:善于控制想象的方向,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想象;善于提高想象活动的新颖程度;善于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非现实的新形象。培养想象力并非易事,我认为可以着重从下面三个方面去做。

第一,从日常生活的观察积累中做起。处处留心生活的方方面面,摄取众多信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创新。常见的具体的事物通常都蕴含了一些特殊的抽象意义,应该通过联想与想象进而深层思考,并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实现积累。例如,学生观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火”,就要善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深思后动手整理成资料卡片。只有将平时有关想象的知识积累、词语积累与生活实践的体会感悟予以沟通融合,积少成多,才可厚积薄发,妙笔生花。

第二,紧扣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语文教材中汇集了不少古今中外诗文佳作,每一篇中的那些比喻、象征、比拟、排比、对偶等文句无不与想象结缘。朱自清在散文《春》中,就以比喻、比拟、排比等丰富的修辞,描绘了 “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丰富语言内涵,增强探求欲和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采用“无声”教学法,对许多优美的诗句尽量少讲或者不讲,要求学生借助文字展开想象,品味诗歌意境,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沁园春·长沙》一词,上片的“湘江秋景图”,下片的“峥嵘岁月图”,我就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将词中文字通过想象在脑海里形成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深入体会这些画面塑造了词人什幺样的形象,表现了词人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加强口语交际与课外练笔,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大自然多有神奇之处,早晨的薄雾,黄昏的红霞,雨后的群山,秋夜的明月,均能勾起人们无限的想象,毛泽东就有“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诗句。我们可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自然,展开想象的翅膀,记录自己的感悟,然后于口语课上交流,于作文中再现。而教材中一些意境深邃的名句,更是训练想象力的好材料。如学过王维《出塞》一诗后,请学生根据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唐朝边塞的奇异风光,再以《唐朝大漠》为题,写一篇短文。

三、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整个智力发展的缩影和标志。就写作而言,要求作者具备多种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写作中,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提炼主题,选取材料,明确结构层次,选用恰当文字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所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非易事。在教学实践中,我探寻出“定点连线”的方法,来训练学生作文的构思。具体可以从立意、结构、语言三方面去训练。

立意的创新。可以通过开拓崭新角度的方法去做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就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可以由此及彼,生发联想;可以不断设问,推进思维;可以反面着眼,正反相济。像《“圆”的联想》《标点的断想》《回形针的新用途》等题,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再看看学生佳作选的题目《不妨“夸夸其谈”》《学会“做日和尚撞日钟”》《近墨者未必黑》……可见写作中反习惯、反传统的逆向思维,能使学生有所发现,推陈出新。

结构的创新。即要善于根据写作的需要打破固定的结构模式,更好地反映写作的目的。教学中,我常常通过作文题的情景设置来训练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如就学校举行迎新春音乐会这一活动,写一篇文章:①你是一名记者,请写一篇报道。②你作为一名学生(老师或家长),对此有何看法。③请你向你的朋友或家人介绍或描述此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写作此文,不同的情景设置要采用不同的文体,也就需要安排不同的结构模式。报道一般要“先声夺人”,将事件的高潮置于开头,开宗明义,迅速吸引读者。内容复杂的记叙文则要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变化,合理开合。

语言的创新。作文的语言要勇于创新,“不抄袭前人的一言一句”,但创新的语言也应是出于己心,反映真情实感的。语言的创新应从独特的切身感受出发,悉心选取崭新的语言,去反映多彩的现实生活。实际操作中,可通过提炼字句、化用古语、巧引名句、善用修辞等途径去求得语言的创新。对学生语言的训练应贯穿于平时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如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的提炼字句给我们带来的新鲜感受;作文批改中大胆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来训练他们锤炼语言的能力。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真正使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就必须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究全新之法。这种以培养学生写作基本能力为宗旨,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的作文训练方法。着重培养了学生观察积累的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无定法,作文教学模式纷呈,各有千秋。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联系实际,多思考,博采众长,就能多探索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得到根本的改观,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彻底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桂文娟.初中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目标定位初探[J].华东师范大

学学报,2007(6).

[2]李冬生.我是怎样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J].中学语文,1991(12).

[3]陈冬梅.在培养情感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J].四川师范大

学学报,2010(8).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内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