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晶晶

近年来,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人才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其语言基础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成为影响我国人才资源英语水平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培养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角色扮演法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衍生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之一,应得到教师的重视。

一、角色扮演法及角色扮演活动概述

(一)角色扮演法

1.概念

对于角色扮演法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和教育学家的观点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总览国内外对角色扮演法概念的众多观点,可将其总结为:角色扮演法本质上是一种活动。在教育教学应用的过程中,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教育活动和教育方法。角色扮演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角色、情境、目标。教师和学生为角色扮演法的两个重要主体,教师通过结合教材内容、故事情节等在课堂中创设一个近似真实的情境,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并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深化对教材内容或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实现人生观念的初步形成。情境主要为教材内容和故事内容。教材内容和故事内容是角色扮演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目标主要指的是角色扮演法的实施要达成什幺样的教学效果,如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等。

2.特点

(1)功能定位的教育性。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法促使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帮助他们初步形成知识架构,另一方面为他们适当地延伸知识。当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口语方面存在错误时,教师可以及时指导、纠错,并适时融入德育。由此可见,角色扮演法具备的教育性特点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应用形式的灵活性。角色扮演法形式灵活多变,适用于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创设角色扮演情境,灵活应用角色扮演法,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同时使教学成果更全面。

(3)实施过程中的趣味性。角色扮演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富有趣味性。学生在活动中是参与者,可以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与人生,能对故事题材和教材内容产生一定程度的感悟,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热情。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使他们不再惧怕学习英语,从而对英语学科包括英语口语交际增强信心和学习勇气。

(4)活动的交互性。角色扮演法的核心是参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参与主体在同一个主题、故事情境中实现情感、语言乃至思想等多方面的碰撞,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这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是优化教学评价的重要途径,也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措施。

(二)角色扮演活动

1.角色扮演活动的类型

(1)模仿型和创造型。模仿型角色扮演活动主要是指参与者以模仿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还原教材内容和相应的故事情节(孙羽西 2017)。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4 My friends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针对教材内容流畅地展开对话模式的角色扮演即可。创造型角色扮演活动多指学生通过对“剧情”的想象和再创造,在合乎故事情节原有逻辑的基础上对原始角色进行个性化表演。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Unit 3 How many?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板书本堂课的重点句型“How many...can you see?”“I can see...”,然后鼓励他们结合重点句型,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想表达的故事情节融入角色扮演活动。

(2)故事型。故事型角色扮演活动主要针对故事情节长、难度大的教材内容,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水平要求较高,也最受他们的欢迎。虽然开展故事型角色扮演活动需要教师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活动设计,但其教育价值高于模仿型、对话型角色扮演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为学生渗透与故事情节相符的人生观念,纠正他们的口语错误等。

(3)双人型和多人型。双人型和多人型角色扮演活动主要按照参与活动的人数进行划分。教师可以结合故事情节的角色人数组织两人或多人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一般情况下,多人型角色扮演活动需要的故事内容剧情长、难度大。

2.角色扮演活动的设计原则

角色扮演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遵循合目的性、可操作性、高参与性三大原则。合目的性主要是指角色扮演活动的目的要与课程教学目标相符合,保证角色扮演活动一方面涵盖丰富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心理需求(史智慧 2017)。可操作性主要是指教师能够把握整个活动环节,作好前期的活动设计方案。高参与性指的是教师要结合班级整体学生的差异情况设计角色扮演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毫无压力地参与其中。

二、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教师摸索与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是知识的实践者与参与者,应用角色扮演法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凸显他们的主体地位。另外,对于学生来说,记忆海量的词汇、语法知识实属难事,角色扮演法的应用有助于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印象,巩固他们的记忆。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从教学质量的角度看,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热情澎湃,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而实际情况却往往是学生可能在课堂上睡觉、讲话、神游,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与预期教学目标差距较大。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并未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角色扮演法的应用能让学生与教师都真正地参与其中,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王娟 2015)。

(三)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语言类学科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口语交际和语言应用。应用角色扮演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在教材内容和故事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无论参与何种类型的角色扮演活动,都能运用已学的英语知识与同学甚至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这一过程能有效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三、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挖掘角色扮演素材

成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的前提是掌握优质的故事文本,因此教师应从多种渠道搜集角色扮演素材,并将其改编为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文本。挖掘角色扮演素材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挖掘教材内容中提供的角色扮演素材,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综合考量学生的英语基础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另一种是挖掘网络资源,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适当地为学生拓展教学内容,以实现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但应确保选定的网络资源与教材内容、学生的英语基础相符。

(二)明晰活动实施步骤

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展开角色扮演、作出教学评价是角色扮演法的基本实施步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英语基础合理展开。例如,在应用角色扮演法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时,首先,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将教学重点罗列出来,如“keep—v.—保持,keep+物+形容词;make—v.—使……变得,make+物+形容词;clean—adj.—干净的,整洁”,搜集与“环保”相关的网络资源。其次,教师将与“环保”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整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筛选,并将视频或资料信息整理成PPT,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再次,教师在课堂初始环节播放与“环保”相关的PPT,创设角色扮演情境。然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学生分发垃圾箱、香蕉皮等模具,以深化他们参与角色扮演活动的体验。接着,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教材内容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课文朗读,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How to keep our city clean?”,要求学生以公益者的身份为同伴普及环保知识,开展更深层次的角色扮演活动。最后,教师进行过程评价,对学生的课程表现进行点评,对他们英语表达中的词汇、语法等错误进行纠正,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

(三)利用道具优化角色扮演情境

教师应积极地利用实物道具和非实物道具优化角色扮演情境,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更好地揣摩角色人物形象,如上文提到的发垃圾箱、香蕉皮等实物模具。又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4Then and now课堂教学中,因为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还原过去的事物,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小视频等多媒体设备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可以板书重点句型,第一阶段组织学生扮演教材内容中的不同角色,合作朗读课文;第二阶段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过去和现在的区别进行英语口语表达,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先播放自己过去与现在的视频,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变化,向学生作示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将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独特感悟通过角色扮演表现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遵循角色扮演活动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的角色扮演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环节中尊重其个体差异,以角色扮演活动内容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向他们传递社会责任意识等价值观念。此外,教师还应强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借助网络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角色扮演活动,使其能充分参与,并乐于参与。总之,教师应在英语角色扮演教学实践中展开进一步的探索,以带给学生更多崭新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