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菲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吴晓威(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副主任、英语教研员)

一、课例背景

本课例是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开展“云教研共同体”协同教研、“一对一”+“多对一”模式指导“云课堂”(英语)学科活动中的一堂阅读展示课,时长为45 分钟。该活动旨在提高线上教学质量,解决教师线上教学困惑。《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和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语言学习活动。

本堂课教学融合了信息技术应用,体现了线上教学的多样性,同时展示了教与学的结合、练与查的方式、师与生的互动,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分析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能理解与感悟中外优秀文化的内涵,领会所学简短语篇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劳动价值,感悟诚实、友善等中外社会生活中的传统美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有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初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英语阅读课是学生学习和巩固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其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阅读能力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有助于巩固和拓展词汇知识,丰富文化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加强阅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其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因此,阅读课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如何上好阅读课成为英语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英语阅读课教学通常可以分为三个环节: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阅读前活动为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主要目的;阅读中活动以剖析课文的方式展开,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阅读后活动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Section A(3a—3c)。本单元以“文学和音乐”为话题,不仅让学生了解文学和音乐作品的名称、内容及相关语言知识,而且通过与文学作品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会与人探讨和交流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提高其文学和文化素养。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的代表作,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作者通过这部着作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通过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把虚构的情境写得非常真实,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孙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着名的文学形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鲁滨孙漂流记》的节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及相关习题的练习,了解这部小说的内容,巩固对现在完成时的理解和运用,学习主人公鲁滨孙面对困境乐观、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本堂课涉及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学情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本班中等水平学生居多,“后进生”虽然不能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乐于表达,并能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表达不够严谨。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英语阅读技巧,让其学会分析并判断细节信息,形成信息链。在设计教学问题和任务时,教师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能够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节选内容,并掌握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体会already 和yet 的用法。

(2)学生能够使用常用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分析文章,利用课堂所学,生成新知,续写文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够表述文章背景,通过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2)学生能够通过同伴之间的反馈,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学生能够通过融入时间线和关键词的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完成对文章的整体建构,同时培养阅读、写作能力,生成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能够归纳从鲁滨孙身上得到的启示:永不放弃;只有在生活中保持善良、内心充满爱、乐于帮助他人,才会有更多的力量支持我们走向成功。

(2)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鲁滨孙漂流记》,对英美文学作品产生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希沃与钉钉交互使用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

英语阅读课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二是对文本的深层次拓展阅读。基于此,结合阅读内容,合理设置任务,考虑融入一些需要学生经过认真思索或请求他人点拨才能完成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拓展,引导其开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加深其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检验阅读成效,全面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课程的设计需由浅入深,梯度渐进,照顾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

Step 1:Warming up and lead in

Introduce the book Robinson Crusoe.

【设计说明】向学生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并请一名学生对小说的大致内容进行介绍。通过对图片的分析,生成对图片多模态语篇的呈现和运用,使学生对这部小说有一定的了解和联想,激发其阅读兴趣。

Step 2:Pre-reading

Enjoy a video.(《鲁滨孙漂流记》电影片段)

Q:What is Robinson’s life like on the island?

【设计说明】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问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对文章内容进行预判,引发其想象,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以最佳状态投入本堂课的学习。

Step 3:While-reading

1.初步阅读,了解主旨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速读找出文中的已知短语和生僻短语,运用阅读方法找出重点短语并体会其用法,想象鲁滨孙生活环境的艰苦及他在孤岛上发生的事情。

2.再读短文,回答教材上的两个问题

【设计说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再次阅读短文第一段、第二段,初步了解短文内容。

3.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设计说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注意细节,完成教材3b、3c 两道大题。3b 要求根据提示在文中找出意思相近的单词。教师借助线上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当“主播”,负责讲解习题。这样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3c 为改错题。教师利用钉钉黑板及时将学生的答案板书在屏幕上,体现了线上授课的互动性,并在检查的同时进行单词、短语讲解。本环节旨在获取细节信息和特定信息,在剖析文章的过程中融入skim reading、careful reading 等阅读技巧指导。同时,注重对重点单词、短语等目标语言知识的教学与练习。

Step 4:Post-reading

Retell the story with the help of the time line and the key words.

【设计说明】让学生参考时间线和关键词,在建构短文框架的基础上,尝试复述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融合本堂课所学知识点和自身语言知识储备进行输出,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其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旨在培养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Step 5:Summary

Think and say.

What do you think of Robinson Crusoe?Explain your reasons.(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im?)

【设计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学习他永不放弃的精神,在生活中做善良、内心充满爱、乐于帮助他人的人,促使其内化所学,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Step 6:Homework

A.Think and say

B.Write the end of the story

【设计说明】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实现分层教学。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文本节选自英美文学的代表作之一《鲁滨孙漂流记》,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英文文学作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了解《鲁滨孙漂流记》,掌握重点单词、短语、句型,体会already 和yet 的用法,并能够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任务,学习主人公永不放弃的精神。“Although I have lost everything,I have not lost my life.”鲁滨孙把流落荒岛的“幸”和“不幸”理解为: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极的东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还是幸运的,毕竟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所以应心存感激。这句话是鲁滨孙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体现。

鲁滨孙把希望和困难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处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本堂课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受到了感染,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鲁滨孙的境遇,佩服他面对重重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情感态度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是对本堂课亮点和不足的一些反思。

(一)亮点

1.通过视频片段导入,既切题,又激活了学生的已有背景知识,顺利把他们带入情境,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2.教学重点突出。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层层递进,并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对文章进行了深度解析。精读环节“时间线”和Think and say 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

3.促使学生观念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了解鲁宾孙的遭遇过渡到学习他善良、友好、有创造力、坚持不懈等优点,培养其情感态度。

4.考虑到线上教学的困难,做到熟练使用各种辅助工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积极的状态,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反馈学习。

5.各个环节的设置目标明确,最后环节输出有效。

(二)不足

1.问题的设计可以再多样化一些。

2.如果在课堂上先初步练习分层作业中的续写部分,再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选择完成,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