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娟

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阅读,让贫困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徜徉于书的海洋里,对于教师是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丰富精神内涵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自己的求知路点燃的一盏明灯。从教的这幺多年里,努力和孩子们一起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在一篇篇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章里,一起获得了美的享受,净化了心灵,一起在书香的浸润中成长。

阅读,让一个人的灵魂永远不会寂寞;阅读,让外面喧嚣、浮躁的分子永不会侵蚀你的心灵;阅读,让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永不枯竭;阅读,在一个教者身上,是催进、是成长,更是一种传承。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前几年,我在一所附属在小学里的乡村小幼儿园里,一个人教一个班。烦琐的工作,收入甚微,以及同事中有人跳槽,让我曾一度迷茫,想走出校园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这时我的园长送我一套泰戈尔的散文集,那一篇篇以孩子的口吻写的美文,《花的学校》《邮差》等文中流露出的清新、纯真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原来孩子的世界这样美好,母爱是这样的伟大,还有什幺地方比教育这块殿堂更好的去处呢?后来我和我的同伴共享了这些美文,并将美文推荐给小学里的孩子。那时,农村十来岁的孩子对于文学作品的接触非常少,一旦和缪斯女神有了缘,对他们的思想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若干年后,有一个已上了大学的同村孩子,去年春节发信息给我,说还记得她上小学时我推荐给她诵读泰戈尔诗集的情景,那些当年读书品书的时光是她心里最暖的一段记忆。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里,唐诗宋词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闲暇时间特别爱读唐诗宋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中所写的江水,月夜,是那样的唯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多少相隔千里的亲人千年吟诵;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让读者在为她的愁绪唏嘘、惊叹。

如今,面对着一群三到六岁天真活泼的孩子,面对逐渐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我不断地思索着,研究着。要让孩子们是一条源泉不断地涓涓细流,自己必须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海。我如饥似渴地不断汲取着知识的养分,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书中的教育理念成为我幼教路上的指明灯,我们明白了幼教是以游戏为主的,保教并重的,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读《教育学》《心理学》,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订阅了不少学前教育的杂志,认真阅读,理解,不断地积累运用。新《纲要》提出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在于教师,因此,师者多读书,并将阅读的氛围传染给孩子,会是一种别样的幸福。记得有一次,我带幼儿出去散步,校园里的迎春花刚开,孩子们兴奋地不得了,都纷纷挤过去看,由于拥挤,有几个幼儿脚踩到了花。回到教室里,我给他们阅读了冰心的诗《别踩了这朵小花》,阅读时我增添了一些肢体动作,把小花别踩到的痛苦样子表现出来,孩子们在听我读完后,都表示以后要爱护花草。一次小小的尝试,让我有了对他们接触文学的信心,艺术课上,鼓励幼儿自由绘画,并将自己画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经常做,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游戏中让幼儿说唱民间歌谣,孩子在朗朗上口的童谣中玩拍球、玩跳皮筋、转呼啦圈、跳绳……孩子们玩得开心,说得流畅;古人云:晨光好,读书最相宜。孩子们晨间锻炼回来,一起沐浴着阳光,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样的情景让我的内心总有一股暖流荡漾。看来只要做有心人,书香同样会溢满幼儿的心间。

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曾感言:读书,读书修缮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心灵面貌日益健康阳光起来。的确,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不仅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融洽了师生关系,也为各具特长的孩子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施展的舞台。因此,让我和我的孩子们共同流连于阅读所搭建的神圣殿堂,共同穿越于阅读栽植的七彩丛林,在书香的浸润中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如皋市港城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