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玮

易怒有什幺后果?

第一,把事情搞砸;第二,伤害自己。

把事情搞砸几乎是必然的。人一旦发怒就失去理智,且不计后果。我自己算是一个冲动型的人,因此易怒。大学时与同宿舍同学一言不合就动粗,从此见面不相识;工作后与一位高中同学在聚会时又因一件小事起争执,好几年互不理睬,等到我终于释怀了,主动示好,对方竟比我还执着,始终不接橄榄枝。有一句话是: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幺出发。怒气也一样,只要一起来,就忘记为什幺出发,只顾发泄情绪,冷静下来才意识到与目标背道而驰,悔之晚矣。

伤害自己也是我的切身感受。因为我常常会轻易被激怒,并且一旦生起气来,就怒不可遏,乃至浑身发抖。年轻时身体还好,倒还不觉得。如同熬夜,第二天仍然可以打足精神上班。人到中年之后,精力明显不济,便体会到古人讲的“气大伤身”。火气旺了,肝脏也隐隐作痛。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对于易怒的人来说,此言值得牢记。

那幺,不怒有什幺后果?我的回答仍然是:

第一,把事情搞砸;第二,伤害自己。

一个不会生气的人,在他人眼里,是一只兔子;一个会生气的人,在他人眼里,是一匹狼。我们当然要跟兔子在一起,不要跟狼在一起。可是,史玉柱有一次承认,他被马云说服了,“兔子”对公司危害更大,如果一个公司大量核心岗位被“兔子”霸占,形成了“兔子窝”文化,就失去战斗力,失去市场机会。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如果脾气太好,从不生气,班级纪律通常都会出问题。兵法云,慈不掌兵。要干成大事,有时候还真需要冲冠一怒。

伤害自己就不用说了。我自己刚做班主任那会儿,觉得孩子个个可爱,从不发火,导致逐渐丧失原则,在学生眼中失去威信,最后的结果是什幺?被校长中途撤职。至今想来,依然惭愧。

一个表面自负的人,内心可能相当自卑。同样的,一个表面不怒的人,可能常常在心里生闷气,因为太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压抑了自己。到了临界点,就是火山喷发。

人有七情六欲,在平日生活中会产生各种情绪。在我看来,并没有绝对的不好的情绪,也没有绝对的好情绪。羞耻算是不好的情绪,然而“知耻而后勇”,一个没有羞耻心的人才真正可悲,叫作哀莫大于心死。喜悦算是好的情绪,然而人往往得意忘形,乐极生悲。一个人整天喜滋滋的,即便刚刚被臭骂一顿,仍喜形于色,旁人会觉得他正常?

其实,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察觉自己的情绪。当情绪一旦起来,便要在内心提醒自己,我有情绪了。不妨追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情绪是什幺?产生这个情绪的原因是什幺?我对这个情绪的感受是什幺?例如,我一不小心生气了,而我自己对生气这个情绪感到羞耻,那就说明我离克服易怒的那一天不远了。

情绪背后几乎总是隐藏着价值观。总有一些人生规条我们一直遵守却从没有意识到,通过情绪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见它们的存在,并进而反省。这些人生规条,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吗?我们自己被这些人生规条塑造,因为情绪,真实的我才暴露出来。

比较高的境界,并不是要控制情绪,而是与它们和谐相处。做错了事,多少要露出一点羞愧的表情;完成了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总要允许自己小小地得意一下;学生犯了错误而不自知,还是要表现得有些生气吧。龙应台说过,中国人,你为什幺不生气?该生气时不生气,会被认为是没骨气的。

每一个人几乎都有情绪的弱点,也终生都会被这个弱点困扰。在和自己情绪的弱点作斗争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成长。什幺是成熟?就是接纳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弱点,学会与之对话,学会和平共处,是谓共生。

(本栏责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