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瑞锦小学 陈绍花

罗丹说过:“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2015年,我被任命为郑州市城郊一所拆迁合并而成的学校当校长。当时,新校舍还没建好,开学第一天,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羞涩的目光,我开始思索,怎样给他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后来,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我找到了答案。

打开美的窗户

“美——乃是善良和热忱之母。”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足见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的确,美是善良的源泉,是善良的根本。《道德经》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让每一个孩子在充满美的环境中感受美、体验美、表达美,就是我热切向往的学校教育。

于是,在全体教师会上,我以“美”为话题,与大家分享关于美的课程、美的环境、美的言行等。“让每一个生命与美好相遇”成了学校办学愿景最贴切的表达。有了这样的办学定位,我和全体师生一起动手,做出书签、衍纸作品,还有环保手工作品,这些作品最后都成了学校走廊、楼梯口、栏杆上精美的装饰。每天,师生们穿梭、流连于自身创造的美的“丛林”中,他们的眼睛里便多了一份光芒与欣喜。我想,我正在努力为大家打开一扇通向美的窗户。

传递美的力量

美是有力量的,如果运用得当,在教育中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让每一个孩子从入学的那刻起就感受到美的力量——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就早早地站在学校门口,精神抖擞地向每一个进校的学生、教师打招呼。刚开始,大家还不适应,有的孩子不敢看我,低着头就过去了,还有的把头扭到一边,我照样笑容可掬地说:“你好! ”“早上好! ”

就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都会问好了。有一次,一个以前反应有些“迟钝”的孩子专门跑到我的跟前,神气地说:“陈校长,早上好!我今天理发了!”这让我非常感动。校园里,孩子们互相问好,声音响亮,无论是对老师还是校外来访者,热情的问候已经成了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不知不觉中,礼貌、自信、阳光充溢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

开发美的课程

“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每个人心灵的财富,变为每个人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对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要打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壁垒,培养既有家国情怀、民族担当,又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成长的根,就成了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点。我们在征求了家长、老师、学生的建议之后,“明德如瑞 集美成锦”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培养“仁、义、智、勇、洁”的“瑞锦玉娃”也成了学校课程的目标。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学校“玉美”课程体系中的戏曲、足球、泥塑、剪纸、书法等成了重点课程,在不同的方面满足着孩子们对“美”的表达和追求。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也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结合学校的“玉美”课程,我们为孩子们搭建了很多成长的平台:社团展示、合唱比赛、戏曲擂台赛、课本剧表演、艺术节。每一项活动都基于孩子的成长需求,增加他们的成长体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美好的情感渐渐深入了孩子们的内心,美好的表达和创造也在助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着作,如同与一位智者相伴前行,如同和一位教育大师交流对话。关于学生,关于学校,关于课堂,他总在关键处指点迷津,在工作中领航引导。如果有人问我,从班主任到校长岗位,最大的收获是什幺?我的答案是,尊重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生命在“美”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