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林,李永霞

(西藏农牧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2018年教育部提出了新农科概念。新农科是指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主的一系列新农科的建设事项与建设工作,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革现有的涉农专业,并且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1]。在此背景下,西藏农牧学院于2021年提出以“农、林、牧”相关专业构建新农牧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组合、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探索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调创新的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符合度,满足农林牧专业人才对社会的需求,为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新农牧背景下林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2],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森林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与作用。林学专业是我国最早、发展最为完整的农业科学领域专业之一,为我国“三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如何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一体贯通是林学专业教学改革面临和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西藏农牧学院新农牧背景下林学专业教学模式。

(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1.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是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因此,林学蕴含着大量的课程思政元素。

2.思政元素在专业教学中的构建。以知识内容为载体,融入思政元素,构建林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为培养具有“大国三农”情怀、“三个认同”“四个自信”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奠定基础[3-5]。以林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例,蕴含了爱国主义精神、科技强国理念、“三农”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劳动模范等思政元素。通过对思政元素的归类,初步形成专业课程思政体系(见表1):(1)精神命脉类(爱国主义、劳动模范、“三农”情怀、民族精神、塞罕坝精神、援藏精神等);(2)科技强国类(航天大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3)扎根边疆类(稳定、固边、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等);(4)心系全球类(社会责任、合作共赢、同呼吸共命运、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双碳”目标等)。

表1 林学专业核心课程思政元素一览表

(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西藏农牧学院林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自治区一流专业,拥有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森林培育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林学专业结合高原林业特点,设置了具有高寒地方特色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理念是侧重于相关产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强化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基础,以植物学、树木学、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智慧林业为课程设置主线;以专业核心课程为特色;以将现代林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等学科深度交叉和融合的现代农科专业为基础,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具体做法如下。

1.课程体系优化组合。对标现行农牧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选择学生需要的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专业的课程设置。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由学习空间,增加现代农牧林业需要的信息与生物领域的特色课程,体现新农牧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学分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

2.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更新教学观念,课堂引入5分钟思政教育。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媒体+网络,课件PPT、视频、MOOC课程等,优化配置教学资源。组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授课、实验、生产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等教学环节结合起来,实现创新型人才转化。

3.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质量考核可反映教学结果,对新农牧专业教学模式效果开展正确评价。包括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教学效果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学生能力、综合素质的测评与评价,促进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建立。

(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西藏农牧学院林学专业毕业要求为18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69学分,专业基础课52学分,专业核心课15学分;专业必修课170学分,专业选修课1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8.25学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是构成农科人才素质能力体系的核心,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数的比例,要求学生在实习基地从事实践与实践教学的时间达到一个完整的植物生长季。

2.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开展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林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西藏农牧学院林学专业拥有较强的实践平台和实习基地,能够保证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达到课程(环节)的要求。(1)产学研融合模式。利用科研平台和企业平台,安排学生进科研团队,进实验室参加实践,设置本科生导师制,完成11周分散式的基础科研训练,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推动完善产、学、研教育培养模式。(2)构建实验室、温室、田间三级试验实训平台。完成集中加分散的森林培育综合大实验主要依靠林学科研、实验平台、温室和苗木田间管理实训平台为模式识别与数据分析、大数据统计与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提供支撑,完成土壤温度水分养分监测、苗木生长监测、苗木移栽精准管理等一系列实践课程。(3)开展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利用科研、教学平台开展专业竞赛,利用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同时积极创办各种创新技能专业竞赛、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创新研究项目,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拓宽了学生学术视野,促进了学生自主钻研,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实习基地建设。为推进研究、生产、学研教育培养,西藏农牧学院林学专业与地方林业部门共同建设“林学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邀请林业科研工作者为林学专业学生做专题讲座,讲述西藏林业发生的沧桑巨变,激励广大学生传承老西藏精神,担当时代责任,鼓励林业专业学子勇于奉献、干事创业、服务乡村振兴,在青藏高原上勇于作为。

二、新农牧背景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实践

(一)以新农科、新农牧建设为引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新农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需要、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任务要求[3]。从专业群建设入手,通过建设特色课程、引进现代林业技术两项措施,形成了“本土专业知识促落地、现代林业技术促发展”的知识体系,形成了“2高4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林业类应用型专业人才[6]。既推进了新发展理念在西藏落地生根,又保障了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修复的人才需求,达成了培养扎根基层、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林业类技术人才的目标[7]。

(二)立足西藏生源特点,构建林业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

专业立足西藏生源基础知识薄弱但勤奋活泼的特点,构建了由基础课、专业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组成的理论和实验课程模块;同时明确了实践环节的培养要求,形成了“大一基础性实验训练基本操作能力,大二专业性实验训练专业运用能力,大三综合性实验训练研究分析能力,大四创新性实验训练创新创业实施能力”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三)启动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内涵建设

按照本科教学“371”工程总体部署和专业认证工作方案,西藏农牧学院对接教育部相关专业认证标准,启动林学专业的国家专业认证工作,并将专业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即树立“学生中心”的教育观、确立“产出导向”的培养观和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观贯穿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启动2021级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结语

作为地方高校,西藏农牧学院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区域发展和农业科技引领创新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将思政元素融入林学专业的日常教学中,不仅将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一体贯通,还解决了立德树人和“培养什幺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面向未来,高等农业院校要始终瞄准国家社会重大战略需求,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和高素质的人才支持,以实际行动助力区域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