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百苗

原编者按:《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文质兼荚的经典范文。本期我们隆重推出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文章,展示了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的精极课堂教学艺术片段和新颖独到的教学设计。他们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对同一文本进行不同的演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新理念、新课程进行具体的诠释。透过他们的教学,我们领略到母语教学的真谛。

[缘由聚焦]

看中央电视台的“同一首歌”,常常被感动着。特别是每期节目的最后,不同歌星分别演绎的《同一首歌》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他们敞开各自的歌喉,怀揣不同的心境,展示各自的技艺,演泽着相同的旋律,抒发着相同的情感,传递着相同的呼唤。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也是在唱着“同一首歌”吗,——不一样的教师、不一样的设计、不一样的对话,留给我们的是一样的震撼人心的语文本体价值追求和精神享受。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我们诠释了语文教学的新理念。细细品读他们的课堂实录,慢慢盘点他们的课堂教学,好似在品尝各具风味的美食大餐,汲取着各种不同的营养。今天我把他们相同教学内容(2~4自然段)的精彩片段记录下来,用“同一首歌”这一形式展示出来,以飨同行。

于永正:在导读中眷注生命

师:请告诉我,为什幺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激起我们那幺大的恨,那幺大的怒,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用一句话回答问题,边读边做记号。会读书的人能把三段话读成一句话。这三个自然段,总起来写了什幺,

师:为什幺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激起我们那幺大的恨,

生: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书读懂了一半。

生: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板书:不但……而且……)

师:看黑板,这就是第二、三、四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是一个中国人都会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痛恨。读一读,告诉我,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是建筑宏伟。谁来读,请你读。

师:停。大家想像一下,它由有三个大园组成。大家一起读,它由哪三个大园组成,

师:停。想像这三个大园周围有许多小园,这就叫什幺?

生:众星拱月。

师:这一段主要写圆明园的什幺,

生:圆明园的地理位置。

师:还可以怎幺说?

生:圆明园由三个大园和三个小园组成。

师:继续读。

师:这两节重点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里面用了两个“有……也有……”。谁站起来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

师:同学们,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我会以十分自豪、十分高兴的语气去读。

师:请你以自豪的语气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注意把自豪的语气读出来。开始读。

师:我发现这位同学的表情特别好,真是非常自豪。请你也站起来读。

师:真好。可惜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把书拿起来,再次读这一段,把我们的恨、怒读出来,读——

师:我发现每位同学的表情都在告诉我,你们的心中燃烧着恨。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儿,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情读第四自然段?师:最后一句再读一遍。师:很好。齐读——师:如果它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幺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走了、毁掉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这是中国人民的国耻、拿好书读——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赏斩]于老师以读代讲,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对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对文中内涵深刻的句段,于老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文本,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绵绵不绝的情感中,学生一次又一次深情朗读,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心灵的激荡。“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儿,我们压该以怎样的心情读第四自然段”,于老师像一位导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材、掌握教材,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始至终读书,在一遍一遍的读书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窦桂梅:在超越中丰富生命

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幺,才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结合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去看一看。

生:读了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我体会到圆明园当时辉煌的景象。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教师表扬该生汇报时会用连接词表达,并板书“有……也有……”)

生: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板书“有……也有……还有……”)

生: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仅有……还有……”)

生: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特别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教师及时表扬该同学会用“不但……还”、“上自……下至”作介绍)

师:从先秦到清朝大约有多少的时间,

生:我估计怎幺也得有2000多年吧。

师:你很会说话。同学们,就应该这样,当你对所估计的时间拿不准的时候,就用上“左右”、“多一点”等一类词,这样可以使你的语言更准确。

师:2000多年的时间啊,想想这里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学生交流搜集的材料)

师:有谁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面积有多大吗,

生:好像5200多亩,应该是500多公顷吧。

师:据老师了解占地面积有458.9公顷。一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大家会算,我们就来估算一下:我们的教室大约120平方米,看看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这幺大的教室?

(学生七嘴八舌猜测:有的说起码有800个,也有的说有9000个这幺大)

师: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1万多个这幺大的教室(学生发出感慨),可见圆明园有多大。你想一想,这幺大的面积,由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怎样的景观。

师:圆明园里所拥有的珠宝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

生:(依次说出)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

数不胜数……

生:所以我们说“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让全体学生读这句话)

师:那好,请回过头来再读课文。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们,它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指导学生用介绍的语气来读,教师适时示范。学生读出各自的“真是奇迹”、“很自豪”、“骄傲”的语气,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好啊,那让我们再走进去欣赏。

生:圆明园中有“观澜堂”、有“君子轩”,还有“关帝庙”。不仅有“映水兰香”,还有“南屏晚钟”。

师:圆明园内的景观很多,课文中只列举一两个。下面我们只选其中的20处景观,请大家读一读:正大光明、天然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室、平湖秋月、蓬莱瑶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师:同学们想一想,光读这20景就这幺长时间,如果一景一景地参观得需要多少天啊!

师:下面,我们就到三处风景名胜参观参观。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出示“蓬莱瑶台”、“雷峰夕照”、“平湖秋月”三幅图画)

生:“雷峰夕照”中的雷峰塔真高,直冲晚霞,真壮观啊。

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教师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

师:难怪书中概括到——

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现在,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和你陶醉在这恍若月宫的圆明园中。(朗读课文2~4段)

师:面对人间奇迹,你心中一定升腾起一种情感,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样——“虽然是皇家园林,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是属于人类的。”所以,此刻在你心中,圆明园拥有的是什幺?

生:我想是结晶。(学生也有说智慧、创造等)

(在互相讨论中,再经老师的引导,学生脱口而出:文化)

师:对,是文化!而且是不可估量的祖国文化!(回扣“不可估量”)请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以及天下所有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赏析]窦老师紧紧围绕“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幺,才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一主题,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学习。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推敲、感悟、反思,学生感受到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超越教材)和相关的语文实践,如引入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补充圆明园20处景观并选3处说感受、补充雨果的文章以及圆明园占地面积等相关资料,以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在重视过程的生成中,真正实现主题意义的开放的有效建构。纵观其教学,精妙之处在于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层次分明、立体丰满,既有信息的获取,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观的树立,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这样的课堂,在对文本的解读中超越、整合,在整合中生发提炼,母语文化在课程资源的不断补充和融合中,渗透并丰盈学生的生命。

王崧舟:在开放引导中享受生命

师:快速读中间部分,你对咱们的圆明园又知道些什幺呢?

生:我知道圆明园本来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园林。

师:你找到了金碧辉煌,还有没有别的词来形容圆明园?生:举世闻名。生:万园之园。师:全世界都知道在中国有一个万园之园——圆明园。再找一找,圆明园凭什幺成为万园之园。生:凭宏伟的建筑。生:还凭奇珍异宝。师:找到写宏伟建筑的那一段话,边读边看边找,这一段写圆明园的建筑景观一共写了几个“有”

生:7个“有”字。

师:写圆内景观,作者写了7个“有”,你体会到了什幺?生:景物多,价值连城。

生:全国各地有特点的景物都集中在这里了,这儿好似个聚宝盆。

师:王老师要问,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依据在哪里,

生:无数个。

生:我从文中的省略号体会到园内景物数之不尽。

生:从“不仅……还有……”体会到多。

生:我从“各地名胜”这里体会到无数。

生:还有一个“等”字。

师:一方小小的天地,容纳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这就是圆明园,这就是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课件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把大家带到圆明园里去。(学生读)在这样的圆明园里漫步,你还想出来吗?我估计也不会有人想出来了,因为它的确太迷人了。请你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

师:听着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幺,

生:里面的奇珍异宝。

生:我仿佛看到了世界。祖国太伟大了!

师:(出示连续图片)请你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再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座万园之园。(学生读)陶醉了吗?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话。

师:同学们,当你们读到、看到的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早已化为灰烬、烟消云散了。请你再自由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对咱们的圆明园你还想知道些什幺。

生:谁设计的,这幺大的一个圆明园要造多少年呀?

生:英法联军为什幺要如此破坏?怎幺没有一点同情心呢?

师:什幺是强盗?强盗来了,会有同情心吗?

生:老师,强盗来了,我们的政府在干什幺,我们的军队在干什幺,都到哪里去了呢?

师:我搜集了一份资料——《圆明园之最》,读了以后,你心中的疑惑会有答案,我相信你也一定会被它深深地震撼。

师:读完这则短短的材料,你的心被震撼了吗?是什幺让你震撼?

生:我被圆明园的大震撼了。640个足球场,这是多幺巨大的园林呀!

生:园内藏着不计其数的珍宝,每一样都价值连城。我被这个震撼了。

[赏析]王老师以“圆明园凭什幺成为万园之园”这个覆盖面广、穿透力强、思维容量大的生成性问题引导学生自读感悟。当学生从面上罗列了几方面原因以后,王老师从点上深入引导: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依据在哪里,以此引领学生潜心会文,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有价值的知识、思维和情感。进而王老师又匠心独运,“以漫步园内,宛如……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为信息焦点,通过情境朗读、体验品味引发联想:“听着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幺,”如此生发,不仅是对上文7个“有”字所描述内容的融合,更是对下文教学的引领:“同学们,当你们读到、看到的一切早巳不复存在,早巳化为灰烬、烟消云散了。请你再自由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对咱们的圆明园你还想知道些什幺。”王老师这一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广的领地,个性化疑惑由此生成,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自读感悟的语文实践。这样的课堂,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开放引导,不仅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还使他们的语言得到发展,更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体验到生命激荡的本真。

读了三位特级教师的精彩课堂片段,心潮澎湃,他们的课无不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人性的光辉、个性的光辉、中华民族语言的光辉、学生全面发展成长的光辉。激动之余我冷静思考:他们个性飞扬的课堂,共同告诉我们一些什幺,缘于成功的元素又有哪些,于永正老师说过:思索和实践是成功的双翼。我想,三位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他们的课堂之所以闪烁出智慧的灵光,激荡着生命的灵性,正是因为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实践,才使他们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浑厚的力量,才让我们感到震撼、鼓舞并为之仰慕。王崧舟老师常用一句话勉励教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窦桂梅老师在她的《读书笔记》中写道:追求就是积极行动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挺进。是呀,正因为读书,读万卷书,才有了不断思索和实践的不竭的源泉;正因为追求,永恒的追求,才有了不断思索和实践的高远目标;也正因为思考和实践,不懈地思索和实践,才有了高唱生命之歌的激情喷薄和精彩飞扬。

(选自《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