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珍

〔关键词〕 化学教学;实验魅力;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1(B)—0047—0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为基础,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一开始就向往化学,产生对化学的兴趣。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是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一、让学生自己操作简单的演示实验

选择学习成绩不佳、内向而又好强的学生来操作简单有趣的演示实验,使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功,可以提高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如讲到氢氧混合气体的点燃实验时,我让学生自己点火的话音刚落,便有不少学生跃跃欲试了,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勇敢的点火者。我让其中两名成绩稍差的学生到讲台前来操作。当听到“啪”的一声爆鸣声后,点火者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其他学生也沉浸在了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二、选择特殊的演示对象,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对那些必须固定在演示桌上进行的演示实验,由于现象看不清楚,学生会表现得情绪不佳,特别是后面的学生更会表现出心不在焉的状态。这时,教师可选择后排学生上来和自己一起进行操作,并请参与者随时向大家汇报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样就增加了演示实验的可信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做“水的电解”这一演示实验时,打开开关,两根玻璃管的电极上出现了什幺现象,打开活塞点火,又看到了什幺现象;或者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过程中,黑色混合物通过加热出现了什幺样的颜色变化等,由参与者观察后给同学讲述,可使没有参与的学生在他的介绍下也有如身临其境一般。

三、利用反面教材强化记忆

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会给台下观察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比教师再三强调有效得多。这时若能通过教师及时的正确引导,更会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达到让其学好化学的目的。如练习胶头滴管的使用时,我选择了在分组实验中懒得动手的学生上台演示。结果在具体操作时,他不是一滴一滴地往试管里滴液,而是取了液体后,把滴管往试管里一伸,使劲地把液体挤空就算完事。这种不规范的实验操作,自然引起了学生的哈哈大笑。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对其进行了引导和讲解,让其明白自己的问题,重新操作。这种做法既让他产生了一种做好实验的决心,又给其他学生强化了正确操作的记忆,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鼓励学生上台演示,助其树立自信心

对于学生所做的实验,教师还要尽量发现其闪光的地方,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不挖苦、不讽刺。例如,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位女生心理脆弱,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灰心丧气。于是在上课时,我特地让她上台演示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的实验。待液体变浑浊后,我并没有叫她停止,而是向大家“许诺”,我能再让她吹清,并告诉她及其他学生,坚持不懈可以创造“奇迹”。事实证明了我的“预言”。在一片惊叹中,她振奋精神。不久,她的成绩便又赶上来了。

五、合理改变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加强实验教学的力度,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增加实验,改变实验教学步骤,变先实验后讲解或先讲解后实验为边讲解边实验,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学习化学知识。这样做将更有利于学生清楚地观察现象,提高教学效果,亦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念,为更好地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