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盘林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7—0066—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这就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还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真正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人,必须改变观念,改进教法,把教与学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感性认识,笔者将在下文中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问题,提出两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设计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读写训练,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读写训练,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对课文感情的体会,并在创新性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教授《回声》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对文中的“小青蛙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一句,结合插图仔细观察,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语句描述美丽的景色。有位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青山环绕,树木茂盛,一阵风儿吹过,碧绿的小草向我们点头,盛开的鲜花向我们微笑,小青蛙和妈妈在清清的河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样让学生发挥想象,再现表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效地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由此看来,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悟、体验、内化的过程,才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2.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全方位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可塑性大,为此,应将生活中的事物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学生感官,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意志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而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己任,语文能力的形成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要实现这种转化,就得把语文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亲自参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体验,从而获得真知,提高素质。在学习了《蚕宝宝》一文后,教师可找来几只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和学生一起悉心喂养,并引导他们及时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这种充满情趣的实践活动,自然会把学生带进对课文的回味中,为他们抒发情感创造了条件,容易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这对巩固知识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学习了《坐井观天》一文后,笔者请学生扮演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看到了什幺?会说些什幺?学生兴趣大增,他们的表演充满童趣,想象出人意料,令人惊喜。在每一次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都大胆地加入自己的语言、动作和见解,一次次点燃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作为一名教师,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充分发挥、研究、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性思维因素,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同时强化教学重点,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智力,减轻课业负担。

1.抓住课文细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感人的写人叙事文章,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来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抓住文章中生动具体的叙述语句,启发学生去思考,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合理想象。例如,教授《一个苹果》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八个人只吃了半个苹果,那幺剩下的半个苹果又是怎样吃下去的呢?鼓励学生以《半个苹果》为题,进行演讲比赛,给文章写续写等。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个个跃跃欲试。

2.紧扣课文中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时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灵活多样地启发学生思维,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讲解《再见了,亲人》一文后,笔者问学生:“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气叙述的,那幺朝鲜大娘、大嫂会对志愿军战士说些什幺呢?”学生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踊跃发言,纷纷说大娘万分感激志愿军为她修房排水;说大嫂感谢志愿军帮她照顾孩子,替她挖野菜。总之,学生的发言都能围绕课文中心,紧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去充分地想象。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但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和发展,而且使他们对创造性的作业极感兴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3.依据课文特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在写法上和表达方式上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那幺,如何依据课文叙述的特点,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进行培养。如,《跳水》一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分;还可以根据地点的转换:甲板——桅杆——最高的横木——甲板来分;也可以根据事物的联系和变化:由人猴之间——孩猴之间——生死之间——父子之间来分。经常这样启发、引导、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二十一世纪呼唤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在创新教育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只要教师改变观念,通过探索,努力实践,创新之花就必将在语文教坛中灿烂盛开。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