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勋

〔关键词〕 新课改;语文教学;教学任务;思想认识问题;

动手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55—01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把握住基本的方向和原则。

一、必须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任务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等性质,但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其他性质都是因为有了工具性才形成的。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学任务。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语文学科的其他性质,决定语文教学还有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包括语文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和历史社会生活知识等文化知识)的任务。总起来说,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传授是它的必要任务。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都是以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为基础和核心来进行的。因此可以归结为: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明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并根据基本性质与其他性质的关系,明确性质与任务的关系,明确基本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关系,这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就构成整个语文教学比较切合实际的理论认识框架。

二、迫切需要研讨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的两个思想认识问题

语文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在完成基本任务的过程中,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要注意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也就是教时代所当教,学时代所当学,能为时代所用。这里提出两个迫切需要研讨的问题:一是语文教学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待这个问题应当进行调查研究,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二是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当前整个社会生活信息化的需要。现在已处在信息化时代,学习和工作、开发和创业,都需要依靠一定的信息。语文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

三、教学方法力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前语文教法改革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这里以举例性质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①不要机械地搬用教学参考资料讲课,而应从班级学生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应当让学生着重学些什幺,怎样才容易学,怎样才学得有兴趣,怎样才学了有用,以及怎样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②增强信息观念,不作脱离语言文字的架空分析,不重复介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向学生提出不费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不把语文课教成毫无信息价值或者“炒冷饭”的“泡沫课”。③教学生朗读,不要一律采用“吃大锅饭”式的齐读方式,而应当多作指名朗读,让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提出意见。这样能使读与听说相结合,也便于教师指导。④鼓励学生对课文和教师讲解的内容质疑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作不同的理解和解答。应该把这些看作学生能独立思考和发表个人见解的可喜现象,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⑤学生作文中有独到见解、灵巧构思或者生动语言的,应大加表扬并评上高分。作文能力有明显进步的,乃至某一次有进步的,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适当加分。因为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往往成为学生热爱写作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当迎着新课改的浪潮,主动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转变教学行为。教师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重构教学行为与教学实践,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有效教学,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