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肃南县幼儿园

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都对教育这一造福全人类的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幼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培养,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蒙氏教育法是当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方法,蒙氏教育法针对儿童个体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述了儿童的个体特点,并且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帮助相关教育者实现更好的儿童教学。下面,笔者从蒙氏教育法的具体内涵出发,对蒙氏教育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在实践中进行蒙氏教育法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扩展,希望能够为幼儿数学教育的现实提供一些参考。

一、蒙氏教育法的具体含义

蒙氏教育法是由一位伟大的女性教育家蒙台梭利通过实践先行验证了自己教育方式的可行性,她从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采用了独特的针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她指出,儿童尽管个体尚未成熟,但自身已经具备了较为独立的思想,所以不应该以成人的观点来看待幼儿,而是应该将幼儿真正看成区分于成人的独立的个体,从幼儿的需要和欲望出发对幼儿进行培养;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刻意地教会幼儿某些知识或者技能,这样会被幼儿排斥,而是应该从日常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或者实践中出发,为幼儿构建一个合理的丰富的教学环境,使幼儿能够在这一教学情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1]。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具有相关的关键期,也被称为敏感期,抓住幼儿在这一阶段的迅速发展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帮助幼儿在这一阶段取得较好的发展,为此,教师应该注意自身角色的体现,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明白自己应该引导和辅助幼儿,而不是对幼儿发展的每一步都进行指导。值得一提的是,她提出的“混龄教学”的概念,由于幼儿模仿的意识是十分高涨的,这种模仿不仅仅出现在对教师、对家长的模仿,同时也会模仿自己身边的伙伴,而在这一阶段,模仿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所以应该将不同年龄的幼儿放在一起进行教育教学,这样能够帮助幼儿完成一些社会行为的建立,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并且使得幼儿在不断重复的相关操作之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并借此培养幼儿完整完善的人格。通过上述教育教学方法,幼儿能够遵循自身的发展速度,在合适的时间完成合适的事情,并最终在某一时期完成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这样不仅完成了智力的培养,而且提高了相关的道德素质。

二、蒙氏教育法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指导作用

通过上文的解释,我们能够发现,蒙氏教育法既指出了应该对幼儿采用怎样的教育态度这种较为抽象的整体式的教育思路,也指出了采用怎样的教育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这种具体的方法论式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在这一时期的关键发展期进行了界定,从较为全面的视角对幼儿的发展进行了指导,使得幼儿教育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能够促进幼儿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当下幼儿教育的相关教育宗旨大多以蒙氏教育法为教学指导[2]。这一现象也直观地体现出了蒙氏教育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指导作用。蒙氏教育法为进行幼儿教育的教学者提供了一个幼儿个体的基本概述,让相关的教育者可以科学有效地认识到幼儿个体的意义,以及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这些内容都可以引导相关的学者在教育设计时根据幼儿发展的普遍规律制定出最有效的教学大纲。此外,蒙氏教育还提供给相关学者许多教学技巧,比如“混龄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方法的积极作用,帮助幼儿实现更好的学习。蒙氏教育法还能让教师明白幼儿个体的自主性,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帮助幼儿实现更好的教育。

三、蒙氏教育法对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对幼儿来讲,这一阶段的思维形式仍旧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知识性的学习内容并不会产生特别的兴趣,但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学习效率又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好幼儿的形象思维,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使幼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断提高学习兴趣[3]。同时,将理论的知识丰富化、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让这些知识以幼儿能够轻易接受的形式呈现,从而实现对于该阶段学习者最有效的教学,帮助幼儿更有效地接受相关的知识,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之下完成更好的学习。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们年龄还小,心智发育不完全,对于一些数学知识很难理解,为此,教师们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编排一些适合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游戏。例如,在教授十以内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幼儿们自己带手指饼干或者其他零食到幼儿园里,让他们自己数,教师则在一边指导,数对了的话就可以和另一个数对了的同学交换零食,这样就利用了幼儿对零食的喜爱来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4]。又如,在教学除法的时候,可以把糖果分成几份,分给不同的幼儿,让幼儿自己把那份糖果平均分成几份。利用手里的零食作为教学工具,让幼儿们边做游戏边学习数学,一边自己动手操作,一边领会数学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们的兴趣,还能使教师们的教学更加轻松,一举两得。

2.让幼儿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与数学息息相关。比如,在进行午餐分配的时候,肉的数量是有限的,要平均分给班级里的所有人,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幼儿们动脑思考应该怎幺分配,每个人分配多少块[5]。如果幼儿们不能做到把食物进行平均分配,那幺教师就应该引导幼儿计算,让幼儿明白数学就存在于生活中,进而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数学,教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引导幼儿。例如,对幼儿们看动画片时间的计算,规定幼儿们每天看动画片一个小时,过了一段时间问问幼儿们看了多久了,还能看多久。通过幼儿们对动画片的喜爱,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让他们知道数学是存在生活各处的,从而提高幼儿们对数学的兴趣。

3.通过对幼儿们的夸奖,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学生是老师夸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运用激励的手段来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是幼儿们第一个接触的抽象学科,难免会有理解不到位的时候,这个时候教师们不应该去责怪幼儿,而是应该找到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加以鼓励。幼儿最关心的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看法,教师们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鼓励,就会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更愿意学习数学。例如,有的幼儿胆小、喜欢逃避困难,在遇到难一点的数学问题的时候就会选择不去做,这时教师们就要引导他们去做题,做对了的时候鼓励他;做错的时候,告诉他“不要怕,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失败了才会成功,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样将表扬和鼓励相结合,可以让幼儿对数学算数更加有兴趣,进而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4.采用丰富的教具进行教育。由于幼儿的发展阶段还不够高,对于许多较为抽象的知识都不能进行直接的思考,而通过丰富的教学工具,能够将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直观具体,帮助幼儿更加轻易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知识点难度降低之后,幼儿就能更轻易地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获得信息,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时,经常会用到自己的手指,比如“1+1=2”的时候,学生就会伸出一根手指头,再伸出一根手指头,在完成这个动作时,幼儿会数一下自己伸出的手指,这样才会得出这一等式等于二的结论,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教具,并为这些教具赋予不同的含义。例如,十以内的加减法,幼儿能够通过数自己的手指头进行计算,但超过十个,幼儿就没有办法进行计算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塑料棒,一个可以代表十个等,使幼儿能够通过自己完成对相关简单数学题目的运算。

总之,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教育应该以幼儿为主体,采用蒙氏教学法培养幼儿们对数学的兴趣,巧妙地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这样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主动,进而从培养幼儿对数学的一时兴趣开始,来培养幼儿们对数学的长久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