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名

〔关键词〕 教育软投入;综合政策投入;劳动者积极性投入;综合科技投入

〔中图分类号〕 4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3—0020—01

投入是指能供人利用的一切条件。具有物质形态的投入称作硬投入,硬投入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计量的。软投入是相对于硬投入而言的,不具备物质形态的投入即为软投入。李国璋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软投入理论,指出:“综合政策投入、劳动者积极性投入和综合科技投入是软投入三大要素,也是产出的三个放大器。”

教育过程是两个主体进行软投入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知识。物质是不能直接强加给人的,而是要通过人将其转化为知识被人所掌握和吸收才能产生作用,例如,实验设备是不能直接被学生吸收的,而是要通过老师的演示启发和学生自身的努力,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教育其实是物质知识化的一个过程,在外部基础条件既定的情况下,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软投入。

综合政策投入是指体制机制、政策、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具体在教育中,是指教育制度、政策等方面的投入。制度的因素对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教育体制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有效的管理体制和适当的激励机制都能够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者、老师和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进步和发展。在制度因素中,宏观教育政策对教育的影响最大,决定着整个教育的走向。其次是办学机制,对教育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如,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恢复了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高考制度的恢复使我国的人才培养重新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综合政策在教育的宏观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劳动者积极性投入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具体在教育中,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创造精神和努力程度等。情感投入对于教师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喜爱和职业的热爱,对于学生则表现为对教师的尊重和对学习的热爱;创造精神表现为教师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和改进以及学生对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努力程度是指教师和学生对各自职业的时间投入以及责任心和上进心。情感投入、创造精神和努力程度是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教授的知识也无法量化,而且教学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劳动者积极性投入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一个学生厌学,即使客观物质条件再怎幺好,知识还是无法被他所掌握。

综合科技投入是指物质投入的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方面的投入。具体在教育中,是指领导者和教师的素质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仪器的科技含量等。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客观性。教育不断推动着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不断的改变教学手段和教育理念,随着新技术新设备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学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科技投入在教育的宏观和微观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软投入是矢量。在教育投入要素中的科技投入和劳动者积极性投入具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它们都是矢量。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硬投入要素有大小和方向,它们是矢量很容易理解。教育科技投入主要以教育硬投入为载体,作为其载体的硬投入的方向即为科技投入的方向。教育科技投入的“大小”可以有描述其水平和强度的指标来表示。教育积极性投入以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为载体,教育积极性投入的方向就是作为其载体的投入的方向。教育积极性投入的大小可以用描述其水平高低的指标来表示。因此,教育软投入中科技投入和积极性投入也是矢量。教育软投入要素无法通过物质量化,在教育过程中,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发挥作用,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形成教育软投入组合。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软投入组合的具体作用是:①决定教育硬投入的方向和数量,即决定教育硬投入的结构;②决定教育科技投入的方向和强度,教育科技投入的方向即作为其载体的硬投入的方向;③决定劳动者积极性的方向和强度,积极性的方向即作为其载体的投入的方向。教育软投入组合也是一个矢量,有数量和方向,作用于教育硬投入,形成教育投入组合。由于教育投入组合不同导致的产出不同,因此,教育产出是投入组合的函数。在教育硬投入既定的情况下,教育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是由软投入组合的质量决定的。

综上所述,硬投入对教育发展的作用自然不可忽视,但不是决定性的,在硬投入既定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软投入的作用,提高教育质量。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