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萍

[摘           要]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护生胜任岗位必须具备的护理专业技能,为了适应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课程就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的课程设计以及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浅析,从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护理;护理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6-0146-0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对于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护理技能操作方面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教学的首要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由于技能操作在学习时并没有那么系统,老师在进行示范后,学生对护理的知识点很容易遗忘,将会严重影响实际教学成果。基于这样的现状,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确保护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成果与质量。

一、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的课程设计

对于教学内容,依据护理职业临床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和国家护士执业标准而设置,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任务,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发展职业能力。而教学设计就是以岗位能力的分析为依据,以护理工作的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由临床一线的护理专家与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建设与教学团队,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流程和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将工作项目进行归纳汇总,形成日常护理、无菌技术及特殊、危重护理三个工作项目(模块),按照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素质要求,形成整合后的子项目。每个项目依据实际工作情景和实践特性,设计典型的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对于学生的认知,要实现与临床相对接,为了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将临床已经运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课程中,通过知识拓展,帮助学生加深对护理基础课程的了解和掌握,让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由于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非常活跃,好奇心非常强,直观接受能力也非常强,因此教师还可以引入问题和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喜欢亲身实践,但临床思维能力却尚未建立,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护患沟通的技巧,还需要进行针对性指导。所以,课程设计的思路一定要以理论为基础,通过一些单元的检测,进行阶段的考核,最后进行知识竞赛,有利于学生全面且系统地掌握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以及总结,增强理解和记忆,并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进行细致的讲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完善知识储备;还要增加实训的课时,通过课上教师的示教、学生的实操,课下开放实验室等方式增强实训的效果,同时利用校内的模拟场景进行角色的扮演;还可以联系校外的一些实训基地开展护理技能大赛,以赛制的形式来促进教学,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艰苦训练以及赛场的拼搏看到自身的潜力,树立学生的信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

二、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对于课程的改革

课程的改革必须要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符合当今时代教学的实际要求,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始终坚持服务于学生的宗旨,将创新精神融入教学改革中,结合中职教育的教学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并完善课程指导的相关工作。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后进行全面的推广,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实用型的护理人才,不断提高学生的护理临床技能水平[1]。

(二)课程改革的关键步骤

针对课程改革的关键步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第一阶段,完成相关的调研准备工作,在教学改革之前,需要对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逐步提升教学成果。可以采取对比教学的方法,分别选择两个基础差不多的班作为实验班,一个班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另一个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对比差异,并以此作为参考进行反思以及改进。第二阶段,强化护理基础课程的学习。护理学基础是中职护生形成整体护理观念、掌握护理技能以及培养职业能力、形成良好职业素质的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教学的改革,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新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之形成系统化的能力体系。其中以各方面实践能力为原则,确立教学重心转移为实训的改革重点,重新修订课程的标准以及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对课程进行一定的调整。对于理论教学的改革,在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贯穿护理程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从多方面评估人的健康状况,分析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以及护理的专业操作等;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方法等多种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设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资源数据库,建立在线辅助操作系统,形成多种教学模式。对于实践教学,就是要改革护理实践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为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教学[2]。

(三)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创新

对于教学过程的改革,应构建适应我校护理专业特色的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关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修订教学课程的标准,其中要以护理技能大赛的比赛要求和评分标准为指南,以知识以及技能结构的要求为导向,引领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改革,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大胆引入行业的新标准,运用企业的新技术以及护理专业岗位的标准,使得各方面的教学内容与岗位相结合,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并且还要运用学校内的专业人员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完善实践操作,将比赛的要求融入教学过程,以护理工作任务作为驱动力量,形成一套新模式[3]。

教学中,运用比赛来进行教学成果的检验,采用几种模式合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在实训中引入竞赛式教学,定期开展组与组之间的操作比赛,并将比赛的结果计入考核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参与和竞争的意识,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组织课堂内阶段比赛和课堂外校护理技能的操作比赛,并且每个单元结束后,组织班级内部小组进行技能的比赛,建立校级比赛制度,定期举办护理技能操作的比赛,为学生搭建一定的平台,通过大赛的选拔,提高竞技能力,还可以成立一支指导学生参加护理技能比赛的教师队伍,通过筛选学生进行锻炼和培养,为各种护理技能操作比赛做好充足的准备,以此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四)对改革后的课程进行一定的讨论

在课程改革的后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临床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经历了各种技能的训练,对于各实训项目达到多实践、多应用以及进行反复实践的教学目标,锻炼了学生临床护理的能力,同时校外的实训让学生带着问题下临床,形成反思日记,作为教学素材。学校经过校内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模式,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临床问题,让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考以及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中职护理的教育培养目标为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并且学生容易忽视关注服务对象的生命价值以及深层需求。临床护理工作非常复杂,社会的期望度也非常高,所以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有扎实的护理操作能力以及过硬的专业素养,所以教师就要向学生传递人文关怀的理念和知识,使学生了解护理的真谛以及意义,引发学生对于职业的思考,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创新,对于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课堂的教学设计,学生的组织安排,对新的教学方法手段的探索与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和调整,这都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需要中职护理教师不断进行各方面的探索,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更多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劳斌章.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348-349.

[2]张艳.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269-270.

[3]刘佳,冷子花,于奎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6):26-27.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