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芮 杨诗雨

[摘           要]  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学语文是一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汉语言应用能力的课程,将课程思政元素在恰当时机融入大学语文的专业知识中,语文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增强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探究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现状及原因,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功能的对策,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引领学生不忘初心,传承文化,担当使命。

[关    键   词]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160-02

近年来,社会现代化进程速度加快,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程度不够、传承不足等现象频现,以及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不突出、定位不清晰,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当代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现状不容乐观。在多数高校中,大学语文属于公共选修课程,具有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汉语言应用能力,唤醒文化自觉,培养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等多方面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无论从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来说,大学语文课程都能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角色,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1]。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现状问题、原因及分析以及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功能的途径几个方面进行探究,提升课程思政元素在大学语文学科中的影响力。

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现状及原因分析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要求应该比初、高中更高。现实是目前高校部分大学生仍存在文章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的问题。由于语文素养不高,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时的文字表达,与人沟通时的语言表达等多方面仍有欠缺[2]。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旨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基础课,无论是在基础性文化教育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3],然而大学语文课程在众多高校学科中都处于“尴尬”地位。据调查,大多数高校将大学语文设置为公共选修课程。对于绝大多数高校学生来说,语文方面的知识接收以及语文思维训练在高考后形成了断崖式的下降,其知识的持续学习程度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应用程度。应对考试不再是大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学生高中及以前的语文知识足以应用于识记和理解两个方面,然而对于分析综合、鉴赏能力、表达应用和探究等方面,仍需要通过大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在上述提到的多数高校中具有课程选修人数有限制、学时有限制的特点。同时,大学语文课程量设置不足,会导致学生在大学语文学科的学习覆盖率偏低,课程课时太短会导致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教学效果不明显。部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专职教师较少,教学资源不足。上述各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当代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不容乐观的现状。

二、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功能的对策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其内容通常分为口语表达、阅读鉴赏及应用写作这三个板块,发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功能关键的一点就是以这三个板块为教育载体[4]。结合国家、社会、高校及学生本人实际,通过大学语文课程能够对学生深入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立“文化引领”机制,开展内容丰富的教学课堂和社团活动等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语文文化氛围,推进思政教育文化与思政教育环境共同进步。提出完善大学语文课程功能的对策,是为了提高大学语文课堂的质量,与课程思政更加高效的结合。

(一)加强德育、美育在大学语文中的体现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常识、历史典故、艺术知识等都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中,选择能代表优秀文化的篇目,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发自内心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本文以《大学语文》(第11版)为例,如东汉班固所着《苏武传》,书中描写了苏武去匈奴执行外交任务时,面对威胁和诱导依然完成使命的故事,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5]从德育的角度分析,通过对《苏武传》的学习研究,学生可以从班固精雕细琢的文风中深刻地感受和理解苏武的品格,他正直和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身的爱国热情。如苏轼的《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陶醉在缥缈的山水月色中,以柔美的景色抒发豪迈雄浑的气魄,给人巨大的效果反差。趁此美景,苏轼抒发了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从美育的角度来看,学生能通过感悟《赤壁赋》中壮丽的美景,正确地认识美、爱好美,学会欣赏美景,开阔心境,抒发情感,提升自我审美水平。美育的培养能够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在浮躁的学习生活中拥有良好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传递学生大学语文中所蕴含的德育育人功能,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高学生自身道德修养以及审美观。大学语文的德育育人功能和美育育人功能能够从国家、社会和个人需求层面进行思想引领,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激发强烈的时代精神。

(二)实施“社团融入”大学语文模式

高校社团应该积极引入诗词、经典诵读、阅读、优秀文化展演等元素,创办更多与大学语文相关的社团。大学语文衍生的学生社团应该是具有热爱文学知识、优秀传统文化等共同意愿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的社团。如剪纸艺术社团,学生从一裁一剪中感受传统艺术的熏陶。又如热门的汉文化社团,学生开展穿汉服、学礼仪、悟国学等富含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的社团生活,是优质的优秀文化传播载体。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社团跨学校、跨年级、跨专业的特点,以学生共同兴趣和爱好组建大学语文社团,营造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实现学生社团与学生语文学习活动常态化,汇聚学生进行交流,促使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知识丰富化、深度化。学校可以通过社团搭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语文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大学语文的学习中,从社团文化中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

(三)塑造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信念

如今在很多的高校中经常看到身穿汉服的学生,从某一层面来说他们成为他们热爱的汉文化的代言人,这个现象表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着年轻人。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的价值引导,培养学生主动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语文教师可以保持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和生活世界的观察,从课堂内外寻找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切入点,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精神、生活世界相联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鼓励学生自觉地把文化传承作为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背景下,结合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感受古往今来经典人物强烈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爱国信念,以学生个人发展期望,引导学生有更高的追求和目标,从小我扩展到大我,对国家社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通过学习文学中的经典故事,帮助他们制订学业计划与人生长远规划,调动学生奋发努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四)优化教学设计,创新课程模式

大学语文课程应结合调研与实际,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正确引导与思想引领,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语文学科的知识与当今社会实际相结合,合理地结合历史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建知识等,将主流思想引入学生的日常思考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解读社会问题。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创新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正确高效地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实现与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网络新媒体发布学习任务,与学生进行线上沟通交流,时间安排更加自由,线上教学相比于线下教学人数限制放宽,更多学生能够加入到语文学习课堂中,教学面更加广泛,能够营造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

高校要积极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将大学语文列为专业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课程中,给学生学习的自由选择权,在兴趣爱好和擅长的学科领域发光发热。教师应该切实从增强课堂吸引力出发,根据大学语文教材丰富的单元主题,设计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如主题演讲、情感朗诵、故事展演等。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交流和学生的深入参与,师生可以快速地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得到思想解放,在忙碌的学习压力下放松心情,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育人作用,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可以思考和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在塑造人的情感、性格和思想方面的作用,从众多作品中找寻与自己心灵契合的作品,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提供积极的实践指导。

大学语文作品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一个作品就可能反映出某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学习语文,也是学生不断认识历史的过程。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现状问题、原因分析进行探究,利用学科融合交叉的优势,加强德育、美育在大学语文中的体现,实施“社团融入”大学语文模式,从塑造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信念,优化教学设计,创新课程模式四个方面不断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功能的途径,提高理论教育的说服性和有效性,注重大学语文在高校中扮演的思政功能、文化引领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推进对学生自我发展、成才立志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是新时代课程思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焦明.如何实施“课程思政”[N].中国科学报,2019-09-04(4).

[2]吕效端.“大学语文”的教育现状和亟需解决的问题[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4):58.

[3]吕金娥.《大学语文》课程综合改革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5(8):151,163.

[4]李亚.大学语文教育:大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9):96-98,101.

[5]左慧青.人文精神的传承:浅析大学语文中古典文学的人文教育价值[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2):183-185.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