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探讨如何在幼儿园班本课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以提升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人才。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幼儿园 班本课程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4.05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如何保持和弘扬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幼儿园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班本课程的建设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有效的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通过这一探索,有助于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自信的未来人才奠定基础。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以及诗歌、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民俗等艺术形式。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认识。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主张“仁爱”“礼义”“忠恕”等道德观念,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道家思想则以老子、庄子为代表,追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反对人为干预。而佛家思想则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与本土的儒家、道家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诗歌、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民俗等艺术形式更是异彩纷呈。其中,诗歌起源于先秦,兴盛于唐宋,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书法艺术则在汉字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书体,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书法家的作品更是堪称艺术瑰宝。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京剧、昆曲、黄梅戏等地方戏曲,以及唢呐、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则是民间风俗习惯的总称,包括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各地的方言、饮食习惯、民间故事等。这些民俗活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文学艺术成果,对于幼儿的人格塑造、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如儒家的仁爱、礼让,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慈悲、智慧等,有助于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思想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如孝道、忠义、诚信等,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道德修养。这些观念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让他们懂得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成果,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这些作品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总之,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幼儿的人格塑造、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2.幼儿园班本课程改革的需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面临着创新和转型的挑战。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本课程,有助于提高课程质量,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班本课程,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吸引力,还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本课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内容,注重趣味性和生活性。其次,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故事、游戏、手工制作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次,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与家长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推动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传承和发展。总之,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班本课程,不仅能够提高课程质量,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还能够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幼儿园和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3.培养幼儿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首先,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通过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其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教育,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对于幼儿的性格塑造和品德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民间艺术,这些素材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总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了解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应用

1.在“一日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实际上就是促进传统文化与生活结合,从而将诗词、故事、律动儿歌等落实在一日活动中,从而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下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日生活的游戏环节,开展角色扮演、经典诵读等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如通过诵读《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经典,让幼儿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韵味,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在游戏环节中,让幼儿通过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学习谦让、尊重、关爱、感恩等传统美德,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行。在一日生活的饮食环节,教育幼儿珍惜粮食、节约资源,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感恩之心。如在进餐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诵读《悯农》等古诗,让幼儿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培养幼儿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在进餐过程中,教育幼儿礼貌用餐、不浪费食物,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和感恩之心。在一日生活的午休环节,播放轻柔的古典音乐,帮助幼儿安静入睡,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如:播放《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经典古曲,让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中国古代音乐的韵味和意境,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在一日生活的户外活动环节,组织幼儿进行传统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如:开展踢毽子、跳皮筋、拔河等传统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一日生活即课程的教育方式,将传统文化与幼儿生活相结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让传统文化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主题活动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国幼儿园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以年级为单位,围绕“国技”“国艺”和“国学”等主题开展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得到线性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的提升,还能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在“国技”方面,幼儿园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木工、扎染、剪纸和刺绣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了解并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传统技艺,提升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同时也能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在“国艺”方面,幼儿园可以选择象棋、水墨画、布艺、青花瓷、戏曲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了解和体验各种传统艺术的特点,培养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国学”方面,幼儿园可以选择《三字经》《百家姓》或古诗词等内容进行教学。这些经典着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调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故事、实验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在区域活动中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1.投放传统文化元素区域材料

幼儿园可以在阅读区投放教师自制的二十四节气介绍册,让孩子们在操作和阅读中感受不同节气的特点和变化。在人文历史区,可以投放十二生肖玩具,让幼儿在学习十二生肖的排序和文字的同时,了解数字1至12。此外,教师还可以制作“西游记小剧场”,投放在表演区,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在科学区,可以投放七巧板、孔明锁、华容道等具有传统文化特质的教玩具,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提高智力和创造力。在表演区,可以投放锣鼓等传统乐器,让孩子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材料区域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幼儿园应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2.六一儿童节游园体验活动

在欢乐的六一儿童节,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游园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各种有趣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邀请了一些民间艺人前来展示他们的绝活,如竹竿舞、跳房子、踢毽子、挑花绳等传统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了身体,也感受到了传统游戏的乐趣。接下来,还设置了一些手工体验活动,如捏面人、编织、水墨画、皮影戏等。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亲手制作传统工艺品的过程中,了解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最后,为孩子们安排了古法造纸的体验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制作纸张,感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魅力。整个游园活动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家园蓄力品味传统文化魅力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的教育十分复杂,并不是家庭与幼儿园任何一方所能够胜任的,需要两方之间通力合作,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例如,邀请家长参与汉服日活动,让幼儿在穿着汉服、学习古礼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此外,还可以组织春游、秋游等户外活动,让家长带着孩子游览名胜古迹,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氛围。幼儿园还可以与社区合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项目。例如,与社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合作,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让幼儿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总之,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通过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班本课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者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共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石晶《将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到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究》,《天津教育》2023年第11期。

[2] 安倩、赵志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以岭南民间游戏课程为例》,《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2期。

[3] 李中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的价值意涵与实践进路》,《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年第5期。

[4] 沙书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新课程研究》2022年第3期。

[5] 赵一锦《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途径——以商丘市实验幼儿园为例》,《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6] 龙正渝、霍力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与教师培训课程的一体化实践探索》,《中国教师》2021年第1期。

[7] 王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方法研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79期。

[8] 陈多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及反思》,《新课程》2020年第30期。

[9] 黄爽、王岚、刘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及反思》,《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第24期。